首页 理论教育 中美高校图书馆比较:美国实现全国联网,中国起步较晚

中美高校图书馆比较:美国实现全国联网,中国起步较晚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馆界试图创建一种新的图书馆网——ON,ON中包括各类图书馆、电信企业、计算机公司等,力图使图书馆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物质部门。目前,美国图书馆界已真正实现了全国联网,TCPl/P协议下,所有图书馆均与Internet相连,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相对于美国来讲,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计算机网络建设只是近十几年来才开始着力研究开发的。

中美高校图书馆比较:美国实现全国联网,中国起步较晚

美国图书馆界早在50年代就引入了计算机,60年代以来,开始了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网络的研究。我们所知的OCLC就是由俄亥俄州54所图书馆组成的计算机中心,该中心于1967年创立,成为美国图书馆间自动化网络技术的肇端。1978年,RLIN(研究图书馆情报网Research of Library Information Network)也开始了地区间及全国性的合作服务。到了90年代,随着美国政府对信息传输网络建设的日益重视,以及1993年克林顿、戈尔均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基础的讲话之后,美国的计算机网络化工作进一步深化。目前,Internet广为普及,各州、地区,乃至全国的图书馆(当然包括高校图书馆),均组成联合体,如OhioIink(俄亥俄联通网),进行图书馆间业务及情报服务等工作。9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馆界试图创建一种新的图书馆网——ON(Organizational Network),ON中包括各类图书馆、电信企业、计算机公司等,力图使图书馆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物质部门。目前,美国图书馆界已真正实现了全国联网,TCPl/P协议下,所有图书馆均与Internet相连,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

相对于美国来讲,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计算机网络建设只是近十几年来才开始着力研究开发的。起步时间虽晚,但我国信息网络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有:PSPDN网(公用分组交换网)、ISDN(综合信息服务网)、卫星网、广播电视有线网等,以上是基础公共信息网络设施。此外,还开通了数百个与Internet相连的信息高速公路终端结点,诸如中国科技信息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均与高校图书馆相联通。这些网络建设的成就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正是在这种有限的网络基础之上,我国高校开始了高校间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计算机网络建设。(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