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国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中美高校图书馆比较

美国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中美高校图书馆比较

时间:2023-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文化是实用主义文化,美国人重视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美国文化还具有创新性,以美国硅谷文化为例。美国文化多元化的这种优势,深刻影响着美国社会发展,并给美国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尽管许多人对奥巴马当选总统是证明有色人种在美国的地位迅猛提升的标志持有异议,但这一事实已经在证明世界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正在不断刺激美国的社会体系向着消除歧视、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美国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中美高校图书馆比较

(一)实用主义文化的影响

美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美国实用主义,美国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对美国实用主义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追求实际利益的新教伦理,培养了美国人的务实精神,实用主义思想的形成也受到英国经验主义和近代德国的影响。实用主义具有行动、实效、进取的特点,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竞争的产物,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哲学。美国人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因为美国人有其思想基础和制度保障。竞争作为一种价值观,影响了美国人各方面的生活。竞争活动渗透到经济领域、政治生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乃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创新是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美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变化中求发展。硅谷文化的一条重要经验、首要战略就是“创新”。美国企业都把创新视为最紧迫的问题,在硅谷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这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营造了创新的制度和环境,而且在硅谷企业里从老板到员工都奉行一种平等宽松的理念——“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我们今天的企业也应该建立一种创新文化,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不断寻找创新的机会,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在生活方式上也应该像美国人一样,求新求变。美国文化是实用主义文化,美国人重视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国家,康马杰说,美国人“对很多问题都是讲实际的,虽然不是对所有的问题”。美国人对商务往往带有浪漫色彩,但康马杰认为美国人“对政治、宗教、文化和科学却讲求实际”[16]

实用主义哲学强调的一条原则——“效用原则,积极求索”。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虽然不能照搬美国的实用主义,但可以借鉴其中的某些合理成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扩大开放,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做出不懈的努力。美国人乐于开拓进取,自力更生。美国人在拓殖过程中充满了自信和乐观,西部开发也熔铸了美国人的开拓精神,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又进行了太空探索。不断开拓、进取,成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二)文化多元化影响

文化多元化是美国文化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进取性和创新性的内容。所谓文化的开放性,其一是以知识信息、精神产品的交换为主体的开放;其二是科学理性文化的开放;其三是思想道德文化的开放。美国文化开放,促进了美国和世界其他民族的相互了解,丰富了美国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美国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美国后来居上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美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这种包容性表现在各种政治思想可以在美国存在,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且各种文化互相渗透、彼此交融,美国文化也具有宽容兼纳的一面。美国文化具有进取性的特征,进取性的第一层面是指美国人敢于冒险;进取性的第二层面是,美国人对权利和优越的追求。美国文化还具有创新性,以美国硅谷文化为例。硅谷文化是美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硅谷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一种“凡事都有可能”的态度。硅谷文化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创新。

美国文化多元化的这种优势,深刻影响着美国社会发展,并给美国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例如对美国科技影响:当今美国的科技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而此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美国本土的创造者。除了受纳粹迫害而避难于美国的伟大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航空航天之父冯·卡门和冯·布劳恩等人外,被美国推崇为在各领域的“开创者”还有: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苏格兰裔;电报之父——萨缪尔·摩尔斯,英格兰裔;电视之父——戴维·萨尔诺夫,俄裔;汽车之父——兰松·奥尔德兹,英格兰裔;无轨电车之父——卡雷尔·范德波尔,比利时裔;直升机之父——伊戈尔·西科尔斯基,俄裔;原子弹之父——J.罗伯特·奥本海姆,德裔;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匈牙利裔;现代火箭之父——威尔纳·布劳恩,德裔;核海军之父——海曼·里科弗,波兰裔;空间医学之父——胡伯图斯·斯特劳格霍尔德,德裔;小儿医科之父——亚伯拉罕·雅各比,德裔;现代新闻事业之父——约瑟夫·普利策,匈牙利裔。大批的外来科技人才对美国的贡献让美国政府尝尽甜头,因此,战后他们出台了《1952年移民法》,该法中规定“全部移民限额中的50%用于引进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突出才能的各类人才”。如今美国除了各种族土著外还包括欧洲移民(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德国、瑞典)非洲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和亚洲移民,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种族结构为:白人80.1%、拉美裔15.1%、非洲裔12.8%、亚洲裔4.4%、印第安及阿拉斯加土著人1.0%、夏威夷土著民及太平洋岛民0.2%、多种族(两个以上种族)1.6%。其中美国黑人、拉美裔和亚洲裔等少数民族裔总人口已达到1.007亿人[17]。(www.xing528.com)

多元文化让美国社会更具多样性和更加注重平等、民主。首先,美国就是一个由各国移民组成的集体,虽然种族偶发丑闻,但大体上安然相处。以黑人为例,虽然迄今美国黑人的社会待遇仍无法与同国白人并论(仅为白人所受待遇的73%),但在长期的权利斗争中,一方面黑人团体内部产生了独具个性的文化产物,尤其在艺术领域,如美国的爵士音乐和Hip-Hop街舞文化,另一方面白人和黑人也在争斗中融合。第二,随着社会的发着,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不断涌入美国以及他们所获得的成就,逐渐打破了白人在美国社会中的霸权。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开始提升。近十几年来,黑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黑人中产阶级已真正成长起来。1996年,有44%的就业黑人担任(白领)职位——从事管理、专业和行政工作而非服务或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同年,有23%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黑人进入大学,而1983年仅有15%。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虽未彻底戒弃,但也逐渐淡化。从2001年迈克当选美国国务卿,2005年前康多莉扎·赖斯,到2008年美国大选,肯尼亚裔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获选美国总统,2009年华裔候选人骆家辉出任美国商务部长。尽管许多人对奥巴马当选总统是证明有色人种在美国的地位迅猛提升的标志持有异议,但这一事实已经在证明世界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正在不断刺激美国的社会体系向着消除歧视、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三)个人主义文化影响

作为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个人主义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其他任何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的外在因素。同时,个人主义又是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甚至成了对某种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一种态度和倾向。在英语世界里首先使用“个人主义”一词的是美国哲学家爱默生,他对个人主义大加渲染和推崇,认为它有益于个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没有政治者的政府才是牢不可破的政府”的观点,早已渗透到美国民众的思想意识之中。如今,美国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典型代表,这种植根于早期殖民时期及在开拓边疆时期得到发扬光大的自立精神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认为,一切都和个人发生联系,强调个人独立、个人尊严、个人自由、个人机会均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个性特征,个人的存在应该得到承认与尊重。个人的自我被看成是与其他人、与整个世界相分离的独立整体。美国人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和责任心,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一个人才不负作为人而受到尊重。个人应当具有自己内部的重心,具有一整套准则和对于个人价值的深刻信仰。因此,美国人对个人成就和成功给予很高的评价。那些固定不变的、世袭的社会阶层生来所具有的地位受到轻视,而那些经自主动机和辛勤的工作所取得的地位受到赞赏。个人主义为美国民族增添了许多的活力,当然,也强化了他们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代表美国文化模式基本特征的个人主义是最直接、真实地涵盖了美国思想。个人主义成了美国人的最高理想及社会理想和世界观。对美国人来说,个人主义等于其生命攸关的身份认同。基督精神、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共同构成美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个人主义源自基督精神的理性原则及对个人自主的追求。在美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个人主义成了美国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构成美国文化的精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