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民俗舞蹈的形式与特征

汉族民俗舞蹈的形式与特征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古代视龙为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物,因此,龙舞在当时是汉族普遍流行的一种民俗舞蹈形式。早在我国汉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龙舞这种舞蹈形式。因此,龙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加舞龙的除青壮年外,还有妇女和儿童。布龙在舞动时动作较快,幅度大。(二)狮舞1.狮舞的特征狮舞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喜爱的民俗舞蹈形式之一,流传于我国广大地区。灯舞是汉族民俗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泛指以各类灯彩为道具的舞蹈。

汉族民俗舞蹈的形式与特征

(一)龙舞

1.龙舞的特征

“龙”在我国的流传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它最初的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氏族的图腾崇拜。由于古代视龙为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物,因此,龙舞在当时是汉族普遍流行的一种民俗舞蹈形式。这种舞蹈形式不但能表达出入民欢庆喜悦的心情,而且还反映了人民渴望过上五谷丰收、人畜平安的幸福生活,寓意着龙舞能除害、祈福、迎接吉祥之意。

早在我国汉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龙舞这种舞蹈形式。据《后汉书·礼仪志》注中记载,当时人们在举行祈雨等祭祀仪式时,老少儿童穿着各色彩衣,舞起长达数丈的青、赤、黄、黑等各色大龙,场面十分热烈。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表现形式也极为丰富多彩。因此,龙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加舞龙的除青壮年外,还有妇女和儿童。从龙的造型看,有龙灯、布龙、草龙、游花龙、纸龙、肉龙、板龙、板凳龙、苍龙等百种之多。从耍龙的人数看,少者一人舞双龙,多者百人舞一龙。

2.龙舞的分类

现今流传较广的龙舞有龙灯和布龙。

(1)龙灯

龙灯有的地方也称为“火龙”。它一般由竹木、布、彩纸等扎成,用竹篾分别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在上面糊纸,再用彩色画成龙的形象。这种连龙一般由三节到几十节组成,但大多为单数。且节与节之间用彩布缝成筒形相连,下面装有木柄,舞者手持木柄挥舞。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跟随其后的人则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柄,使整条龙在乐声中欢快地奔跑。而在龙头前有一人持着“龙珠”,引龙戏舞。舞龙灯的动作也丰富多变,如较为常见的有“龙摆尾”“龙打滚”“波浪浮”“龙串柱”等。这种形式的龙舞特点是气魄雄伟,舞姿生动,一般都在节日的夜晚耍舞。

(2)布龙

布龙也称“彩龙”。它的龙身节内一般不燃烛,长度在十节左右。布龙在舞动时动作较快,幅度大。舞龙人有时站着舞,有时蹬着、躺着、立在板凳上“耍”,故其表演形式多样,以队形变化多、造型多著称。

春节期间龙舞的共同点是都以龙为吉祥之神物,用以贺喜、驱邪、祝福等。

(二)狮舞

1.狮舞的特征

狮舞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喜爱的民俗舞蹈形式之一,流传于我国广大地区。在人们心目中,狮子象征着勇敢和力量,因而人们便认为狮子是吉祥的化身,能驱魔、辟邪,能保人、畜四季平安。于是人们用艺术夸张手法,创作了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狮舞,反映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狮舞,又称“舞狮”“五方狮子”,它一般由两人共披一假狮皮,前者扮头,后者扮尾,俗称“太狮”;而由一人扮狮者,则称“少狮”。引狮作舞的人手持绣球、拂尘、蒲扇等不同道具,在大锣大鼓及唢呐笙管等乐器的伴奏下引狮起舞。经过长期发展,狮舞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与特色。

板凳狮、火狮子、提线狮、高竿狮子等,并有本地区的风格和特色。

2.狮舞的分类

狮舞的表演按风格分文、武两类。

(1)文狮

文狮比较注重于表演,动作有抢球、戏球、打滚、舔毛、搔痒、洗耳等。着重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

(2)武狮

武狮比较注重于武功和技巧,动作有爬高、踩球、过跷板、走梅花桩等,表演者在腾、闪、跃、扑、翻、滚等默契配合中表演许多传统态势,如“狮子踩球”“二狮抢球”等套路。例如,流传于安徽的青狮注重翻滚、跌扑,气势勇猛刚健;流传于广东的醒狮,矫健、稳重、勇猛,另有一套传统的表演形式,叫“采青”。

(三)高跷

1.高跷的特征

高跷,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在舞者的脚上绑上长长的木跷进行表演的民间古老艺术。演员踩跷在人群中可以远近观赏,流动方便不拘束,而且技艺性强,形式多样,因而受群众的喜爱。

高跷并不是一开始就称之为“高跷”。据有关记载,晋代人称之为“乔人”,在唐代称之为“长跷技”,而宋代则称之为“踏跷”,到了清末时期才有“高跷”之称。

多数学者认为高跷的起源与原始氏族图腾以及沿海地区渔民常年的捕鱼生活相关。从历史学家的考证得出,在尧舜时期,丹朱氏族以鹤作为图腾,在祭礼中他们通常要踩着高跷来模仿鹤进行舞蹈表演(见孙作云《说丹朱》)。在古文献中,根据《山海经》中关于“长股国”的记述,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息息相关。“长脚人常负长臂人海中捕鱼也”描绘了脚绑着长木跷,手拿着木制的原始捕鱼工具的渔民在浅海中捕鱼的场景。这和今日广西防城沿海京族渔民的习俗——踩着长跷在海浅撒网捕鱼是如此相似。

2.高跷的分类

高跷根据表演形式可分为两种:双跷和单跷。两者的区别在于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而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同时,高跷表演又可以分为“文”“武”,“文跷”则重扮相扭逗,“武跷”重技巧与招活,每个地方高跷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山东的高跷时常叠三层扮演戏曲中的人物。整体看来就是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进行表演。通常在表演的时候,最底层的舞者踩着木跷,一起用肩扛起两根木棍,中层的舞者可以不用踩跷站在木棍上,但是他们的肩上有时还站着《白蛇传》的三位演员,有时是站着一名舞弄小花伞的儿童,最下层的演员在这个时候还能缓步向前移动。

在北京、天津一带的高跷演员时常还会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动作,有的是用单脚表演,在四张高桌上一起一跃而下等绝招。

(四)灯舞

1.灯舞的特征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这一天的重要活动是张灯、点灯、玩灯和看灯,所以又称“灯节”。伴随灯节的发展兴起了灯舞。

灯舞是汉族民俗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泛指以各类灯彩为道具的舞蹈。灯舞多以群舞来表现,且通常在夜晚表演,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灯彩缤纷,场面宏大。

2.灯舞的分类(www.xing528.com)

灯舞以灯为主要表现手段,按舞法的不同可分举灯舞、提灯舞、持灯舞、盘灯舞等。

(五)云南花灯

1.云南花灯的特征

云南花灯以昆明为中心,广泛流传在嵩明、罗平、玉溪、建水、弥渡、蒙自和姚安等汉族地区。它有着秀美、清新、活泼、悠然、富有荡漾感的特色。云南花灯虽产生于云南边陲,却深受中原及南方地区舞蹈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融进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云南花灯的音乐源于山歌小调,节奏欢快、活泼,旋律朴实、隽秀、委婉、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男性舞蹈则展现出奔放洒脱的美感,女性舞蹈淡雅、内秀,具有南国的清新风格和恬静的心理特征。它的主要动律为“崴”,身体自然摇动,如柳丝飘曳;自然抬起悠出,脚不勾不绷。

2.云南花灯的分类

云南花灯的传统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型歌舞和团场等类型:小型歌舞是带有简单情节的花灯,以舞为主,歌为辅;团场是在广场上表演的集体歌舞,表演时男持彩灯,女持花扇,载歌载舞,气氛热烈欢快,队形变化极为丰富。

(六)花鼓

1.花鼓的特征

花鼓与花灯近似,或指民俗歌舞、技艺表演;或指民俗小戏,或泛指各种民俗艺术。花鼓又称“花鼓子”“打花鼓”“地花鼓”“花鼓小锣”等,主要流行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东等地。在各地的花鼓中,安徽的凤阳花鼓最有名。凤阳花鼓常采用两人对舞的形式表演,多为一男一女,男的拿小镗锣,女的挎小花鼓,边歌边击,相对而舞。

花鼓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以鼓调剂田间劳作的风习,明、清文献中所载的“系鼓互歌”“蒋鼓”“秧鼓”等,都是这种古风的遗存,后来,花鼓一方面向戏曲过渡,另一方面仍保持歌舞形式在民间流传。明代,打花鼓这种民间歌舞已被戏曲吸收,如周朝俊《红梅记》第十九二十出中,就是以“打花鼓”作为该戏的插科,清代以后成为普遍演出的剧目。

有关明代打花鼓的形式与图绘,据李家瑞《北平俗曲略》的说法,当时北平的打花鼓有戏台上唱的、落子馆唱的以及随地集人围看的三种形式;至于图绘,明人曾绘有一幅这种打花鼓内容的画,现保存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清代,有关打花鼓的图绘已比较多,如原北京文物队(今北京博物馆)藏有一幅着色的《打花鼓图》,画面上是,庭院内有三个人物,一公子手持折扇,在观看旦角打花鼓的表演(又像是在调戏),一丑持小锣,用锣槌指着两人像在说些什么。画上人物的服饰较精致,旦角所背的花鼓,鼓身为绿色,并有丝穗缀于鼓边。此画似受《红梅记》打花鼓故事的影响,也许是当时在庭院内演出打花鼓的实况。另外,江苏崇川县(今南通地区)民间艺人所绘《崇川三十六行风俗图》中,也有“打花鼓”的形象,人物是一旦、一丑的对舞。清代打花鼓的图绘,说明此类表演已极盛行,不仅京都,连城镇、乡村都有表演,而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2.花鼓的分类

(1)湖南花鼓

湖南花鼓形式繁多,并有打花鼓、花鼓戏、地花鼓等不同名称,习惯上,前两者多指小戏为主的民间戏曲,后者多指歌舞与技艺表演。地花鼓这一名称的“地”字,有非舞台演出的含义,说明一直是在民间广场、庭院、堂屋内演出的,演员以“两小”(小生、小旦)为主。如衡阳地区衡山县的地花鼓中,有一种叫作“板凳堂子花鼓”的表演形式,即融歌舞、杂技于一体进行表演,并有较高的技艺水平。

“板凳堂子花鼓”,因是在堂屋内由一旦一丑表演的,而且各种技艺全在一条长板凳上进行,故有此名称。过去的旦角都是男子扮演的,很多高难动作也能在条凳上完成,而且每组表演都有一定套路与名称,如“鹊雀架桥”“凤凰展翅”“鸾凤和鸣”等,约有二三十种之多。其中的“鹊雀架桥”,是将板凳翻置于地,旦角两手、两脚反撑于板凳的四腿下腰成拱桥状,丑角从“桥上”用“高毛”穿越而过。“双栽树”,是两人在板凳的两端作拿顶等技巧;“鸳鸯戏水”“荷花吐蕊”等,则是两人互相配合,互为衬托,在板凳上表演不同造型。

湖南是以花鼓戏著称的,戏中的舞蹈成分很多,并且多是从劳动生活中提炼加工的舞蹈动作。如脍炙人口的《刘海砍樵》,其中的砍柴、捆扎、行路等舞蹈动作都很优美。舞剧《鱼美人》初创时,其中猎人的舞蹈,就曾从中吸取了许多作为再创作的素材

湖南花鼓戏因地区不同,有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据湖南当地戏剧工作室有关人员的研究,认为各种花鼓戏都源于地花鼓和当地的民歌演唱,可见花鼓与花鼓戏两者关系之密切。

(2)江苏花鼓

江苏花鼓名称繁多,或是冠以地名,如“泰兴花鼓”“邗江花鼓”“江都花鼓”;或根据道具与形式特点而名为“渔篮花鼓”“对子花鼓”“四人花鼓”·,或与其他民间形式一同表演而名为“莲湘花鼓”“洛子花鼓”。乃至本属于高跷的艺术形式,也称之为“高跷花鼓”(太仓县)、“花鼓跷扑蝶”(淮安县径口)等。这说明江苏地区花鼓一词的概念,常是泛指各种民间表演,而且其表演内容也极为丰富。

江苏花鼓的表演形式以歌舞为主,基本上是两小、三小戏的模式。一男、一女演唱一些简单的情节,并常常即兴编词,各种节目都充满生活情趣。“对子花鼓”“邗江花鼓”就是这种类型,后者虽也是两人表演,旦丑持小锣,旦打竹板(四块瓦)在广场或堂屋内演出。“浒浦花鼓”“海安花鼓”演员为三人,扮生、旦、丑或两旦一丑进行表演,除表演生、旦谈情,丑打岔等一般情节外,“海安花鼓”还表演民间传说的“李三保花鼓救驾”,叙述李三保(李岩)和红娘子苏鸾娇曾救李自成冲出重围的故事。另外,“泰兴花鼓”的演员人数多至8人,所持道具有红灯、莲湘、竹板(四块瓦)、小锣等。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到江苏花鼓由双人到多人,由一种形式向几种形式融合演出的过渡。

(3)安徽花鼓

地理上来划分,安徽花鼓灯盛行的淮河地区地处中国的南北方之间,因此它是兼有南北风情的民间舞蹈,既热烈又含蓄,既豪放又活泼,它采用民间锣鼓作为伴奏,动作敏捷,气氛火热。其舞蹈的风格特色被老艺人归纳为“脚下梗着走,上身风摆柳,拐弯靠着旋,亮相三道弯”。

传统的安徽花鼓灯包括对歌、对舞两种表演形式,内容主要是表现农村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充满了青春活力,带有委婉柔媚的色彩,充分地体现出淮北人民性格和生活审美,是淮河两岸的劳动人民在继承汉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创作发展的。

在历史的传承中,安徽花鼓灯在形式上有了较固定的演出程序:“开场锣”即未演锣鼓先响,后由“伞把子”或“丑鼓”出场,唱“上了场子不敢走,四边都是亲朋友,我见朋友难抬头,初学乍练拿不出手”之类表谦恭的开场白后才开始表演节目。待到中间一段舞罢“伞把子”或“丑鼓”飞奔到上场门高喊一声“唉……”之后,群舞演员快速进入“大花场”,伴随着锣鼓声,多个“兰花”(女角)站在“鼓架子”(男角)肩上陆续出场,在“伞把子”的指挥下形成变化多端的队形,先跳“走四门”,其他如“五朵梅”“蛇蜕壳”“两堵墙”“卷菜心”“倒卸莲”等20余种陆续演出。“大花场”结束后,有“转场歌”的对歌继而会表演“小花场”,这主要是以“鼓架子”和“兰花”的双人情节舞为主要,表达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恋、欢悦和逗趣等。在小花场里,男女传情非常讲究,特有的手段有“三点头”“三挡腿”“三回头”等,可称之为精华。

安徽花鼓灯的音乐主要是打击乐,常用乐器有背鼓(胯鼓)、大锣、小镲、小锣(又称“脆锣”),称为四大件。后来又增加了唢呐、笛子、笙等吹奏乐器。

安徽花鼓灯的打击乐采用口诀谱和代字谱两种记谱方法。口诀谱是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通用的记谱法,而代字谱则是北京舞蹈学院王文汉、王泽南等在向安徽怀远县著名鼓师常春学习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

(七)采茶舞

“采茶”主要流行在我国南方的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南部和广东北部等茶叶产区。“采茶”在不同地区有“采茶灯”“茶灯”“茶灯闹春”“茶篮灯”“茶花灯”“茶箩灯”等不同的称呼,是从茶农劳动时唱的“茶歌”演变而来的一种歌舞形式。

茶歌,顾名思义,也就是专为茶农量身制作的歌曲。根据歌的体裁,茶歌大概可以分为山歌、民间小调、劳动号子等。同时,两个或者四个乐句的结构组成使它更适合茶农。

“茶灯”也就是茶农将在劳动中的一些典型动作稍做修改,并且伴之以茶歌,歌舞一起。在南方,各地骨架音大多相似,为3216的四声羽调式。采茶与当地流行的民歌、歌舞相合形成了各地的特色。

由于结合了花灯曲调的特色,云南区域的采茶歌一般适于唱的节奏;湖南采茶曲调活泼跳跃在于其吸收了当地花鼓戏七度大跳等跳跃性的音乐特色;福建采茶灯则通过结合其他地区采茶灯的特色,调性、调式,文艺,欢快相结合,使音乐更具有一定比较性。

我们的茶歌可分为“正”与“倒”两种。在唱词上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一至十二月顺序的倒转变化,而在音乐上两者则形成对比和发展的差异。通常来说,“正采茶”歌唱性较强,是一种抒情、平稳的曲调;相反,倒采茶通过大量运用衬字、衬词,正常均衡的音乐结构被打破,歌词曲调欢快、跳跃,富有生活气息。

在采茶歌舞的基础上,赣南采茶戏发展形成,它是一种板腔体音乐,保留了大量的采茶山歌、茶灯的曲调,因此富有茶歌的特点一“茶腔”“灯腔”,同时吸收了当地曲牌,广西的彩调、湖南的花鼓戏等,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小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