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幸福回忆:20岁的教育历程,献给小学教育事业

幸福回忆:20岁的教育历程,献给小学教育事业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岁的我秉持着上师范时根植于心的信念:这35年是快乐的35年,是幸福的35年,值得终生回忆的35年!我秉持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宗旨,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贡献给了蓝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业——小学教育。自己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好老师,回报党和国家。由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学环境秩序逐步恢复了正常。被省建总公司团委评为“创造性活动”,再次为学校捧回一块奖牌。

幸福回忆:20岁的教育历程,献给小学教育事业

王淑明

我叫王淑明,1955年出生于甘肃省甘谷县六峰乡苍耳王村。1970年从六峰乡总门中学初中毕业,回乡劳动锻炼。1973年至1975年在渭南师范上学,1975年中师毕业分配到省建工局安装公司子弟学校任教(现更名为兰州市西固区临洮街第二小学)。2010年从教35年后,光荣退休。

20岁的我秉持着上师范时根植于心的信念:这35年是快乐的35年,是幸福的35年,值得终生回忆的35年!我秉持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宗旨,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贡献给了蓝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业——小学教育。是安装公司子弟学校这块肥沃的土地,这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以及历届老同志老领导的培养帮助,成就了我终身从教的梦想!

回想起上师范时,家里很穷,国家也不富裕,但国家每学期给每个学生20元生活费,33斤供应粮,学费书本费全免。自己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好老师,回报党和国家。但事情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光有知识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沟通技巧,与同事的交流、合作、磨合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尤其从事教育与教学的人,必须在日常实践中长期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总结成败,才能成熟,才能成长为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曾记得到学校报到后,当时校革委会主任袁印安给我安排的是五年级三个班的数学课,上课的第一个星期我就被五一班的严某同学放了鸽子。我去上课,教室里就剩下几个学生,一问才知道班主任母亲住院请假时被严某同学听见了,他说:“要给这个黄毛丫头一个下马威,再还敢给我要作业。”我一看这么多学生没来上课,这还得了,我赶紧报告给年级组长工宣队的王春山,我们三个人立即上山找回他们。工宣队长狠狠批评了严某同学,又安慰我说,教育的事不能急,急也没有用,慢慢来。这是我走上讲台热身阶段遇上的一件非常让人尴尬的事情。那时候我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在一个校园,学生多教师多,如果哪个老师批评了学生,老师家的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被打,教师家里窗户的玻璃被砸,或者家里门锁眼被堵。老师们唯唯诺诺,畏首畏尾。政治学习也不少,批判会也不少,业务学习却很少。教育的寒冬让我褪掉了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涩。

1977年恢复了高考,迎来了教育的春天,令人心潮澎湃,兴奋不已。1981年我校撤销了高中部,1982年又撤销了初中部,后来幼儿园也被撤销了,只保留了小学部。由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学环境秩序逐步恢复了正常。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为了尽快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之间互相听课,西固区青年教师互联互通,建工局属学校之间互相学习,听公开课,讲公开课,我都积极参加。那时候大纲要求是传授知识,以老师为主体,十几年一直用的是老人教版本的教材,教法基本是前五分钟复习旧知,为讲新课做铺垫,抓住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十几分钟讲新课,后二十分钟巩固练习写作业,尽量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不留重复性作业,精讲多练,除了大家这一统一的做法外,我让学生帮家长记生活流水账,当家庭会计,因为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和学生一起做几何图形模型,做“数学智力报”等,通过动手获得直接的认识。还有一个经常性的做法是抓两头带中间。一是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反应快的学生早早写完作业,就没有事情了,我就每天设计一两道拓展题,让动脑筋快的同学带头做,做对了有奖励。其目的是让优生更优,所以每次小升初前一、二、三名总能有我班学生的名字。再比如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赛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张文倩获得第二名,也不用临时抓、临时突击。二是抓反应慢的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我家一直在学校校园里居住,学生也愿意往我家里跑,他们不管什么时候来我都像接待客人一样,先让他们吃糖、水果瓜子或豆子,给他们倒水,和他们说话聊天玩一会儿,他们便主动写作业,亲其师才信其道啊。多提问多辅导抓基本运算和一般应用题,确保及格率和平均分的达标。三是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生活有困难的孩子多给一些关照和温暖。比如我曾教过的学生庞静,父亲工伤去世,母亲没有工作,给这些有困难的孩子做些好吃的,买副手套小发卡学习用品等。庞静毕业时在自制的留言卡上是这样说的:“六年来对我们关心爱护的妈妈——王老师,我永远爱着您,王老师您千万别忘记我,想我的时候看看我的照片。王老师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您的学生庞静。”孩子的一声妈妈多么温暖,专心教学,慈心做事,不求回报,做好自我就行,问心无愧就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爱学习的老师,才能教出爱学习的学生。我先后自学了《教育学》《教学心理学》、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苏沃莉科娃著作《家庭教育与教师工作》,还有《信誉管理》《科学发展与人文管理》等,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裨益。1987年2月拿到了全国辅导员进修学校的结业证书。1990年获全国少先队百题知识竞赛优秀奖证书。1988年9月经评审获得小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1993年12月经评审获得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1997年兰州市教育局认定特授于小学教师资格。2001年兰州市教委评定为兰州市市级骨干教师。(www.xing528.com)

1982年我自己有了孩子,对母爱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从1982年到2008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工作。1986年我辅导的中队活动“小百科医生大会诊”,队员扮成心理医生,帮同学和老师寻找快乐,被建工局团委评为最佳活动,为学校捧回了一块奖牌。1988年我辅导的中队活动“‘改革开放十年我十岁’小记者招待会”,通过采访特邀嘉宾、工人、干部、个体户、校长等,让学生了解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企业和学校的巨大变化。被省建总公司团委评为“创造性活动”,再次为学校捧回一块奖牌。我还经常利用班会队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评“我班十佳”,通过讲自己名字的含义,为实现家长的希望努力学习。“名人名言激励我成长”,把自己最喜欢的格言写在课本的扉页,给自己写评语,给学生和老师提希望。还开展了“每事问”等活动。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生做拼盘、拌凉菜、包饺子、上山野炊、烧烤、烤洋芋、烤红薯等。动手做风筝放风筝。每次搞这样的活动,我都从家里拿上食材,从不给家长和学生增加负担。20世纪80年代没有收活动费班费这个词。从1995年安装公司经济效益不好,就不给职工报销医药费,1996年老师工资发放75%,后来一直60%发工资,这时候家庭经济虽然有些紧张,但从来没有私自收过学生的辅导费,也从来没有在外面办班搞创收的想法。甘守寂寞、甘愿清贫是老师的本分。我认为教师应该淡泊名利,太功利会适得其反。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新课改亲自参与学习,2003年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参加师德培训等。退休之前学校移交西固区政府管理,工资提升了,学校也有了多媒体教室,是青年教师达选俊手把手地教我做课件,我也能利用多媒体工具在多媒体教室上新课改的新教材了。平时也向其他年轻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比如:打考试卷时有个数学符号找不出来还是请教了李营步老师。多媒体的应用,让教师如虎添翼,使得教学更为灵活、直观、便捷。这以后还学习国学经典,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内涵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子曰:“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勤奋学习,默默地努力,踏实地工作,我曾六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其中1994年教师节我被评为兰州市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西固区优秀教师。1986年被评为省建总公司优秀教师。曾先后八次被评为省建总公司的优秀辅导员。面对荣誉我曾经很忐忑,每次获奖我都很惶恐。大家都干得那么好,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于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才使自己的心里好受些。

很庆幸从教35年,我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大家庭里。曾经我和老党员刘玉杰老师配班时,四年级来了一位插班生,这个大女生一个字都不会写,为了解情况,刘老师打着手电筒陪我去修配厂(省建一机厂)家属院家访。这个学生家里满墙挂的是各种镜框装的奖状。还有毛主席接见时的合影,我很震撼,敬畏又敬佩。原来其父是解放兰州时的一级战斗英雄张宝英,是原省建修配厂的第一任荣誉厂长,他不住楼房要住平房,自己扫树叶烧火炕,多么简朴的人啊!这孩子从山区来,没上过学,我和刘老师就一对一地教,结果小学毕业时成绩合格了。我年轻时老教师带着我,帮着我。2005年学校安排我带张秀萍、樊小凤、张成龙三位年轻教师,我给他们上示范课,我听他们的课并指导他们。我校传帮带的作风一代一代传承。大家给我的评价是:教学作风扎实,带班有方,人缘好,为人平和,勤劳朴实,学生喜爱,家长认可。我为此评价自豪。

2010年暑假,我女儿怕我退休后寂寞,接我去了北京和她一起居住。刚退休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2010年9月10日,我都忘了是教师节了,女儿女婿把我带到北京的西餐厅,让我吃西餐给我过教师节。高兴之余,我告诫他们:“人间亲情是清欢。”

2011年8月底,我又回到了兰州,还是住在学校操场边上的家里好,能听见学校的广播,从窗户能看见学生在操场上追逐嬉戏。我在家看书、绣花之余听着学校广播在家做眼保健操、广播操,听着学生读书唱歌,我心里很踏实。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了安享晚年守望学校也是一种幸福。

回想起2011年的教师节更为特殊,谁能想到毕业整整20年的学生,在班长李宝泽的召集下,聚集在学校的操场上。我和王淑华书记及语文老师郭改珍被邀请和学生们一起照相录像欢聚。国家一级建筑师从西宁工地赶回来了,市政设计院的设计师正在银川出差也赶来了,有房有车扎根北京的学生从北京急匆匆赶到了学校。他们中有中学老师,有警察,有在银行工作的职员,有开饭店的,有经商的,有建筑工人……我们还与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作的胡海,北京大唐通讯科技公司的李建华,还有深圳的医生付靖芳,西安某中学教师杨月霞等通了电话。从学校移步到银滩港,“安装公司小学1991届毕业生聚会祝老师节日快乐”一条大横幅展现在我们眼前。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幸福的童年。有现编小品的、脑筋急转弯、谜语等。大家合唱《二十年后来相会》,郭颖朗诵了《又见校园》:“昨晚我在梦里,又见到了久违的校园,而今天我真的来到了校园,虽然已时值秋天,可梦中的校园,依然桃红柳绿春意正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