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好教育,幸福远航-美好教育 幸福远航

美好教育,幸福远航-美好教育 幸福远航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成为势在必行的使命,从而为课程、教学、教育服务,也为生命的发展服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我也应尽可能地使“时时处处”皆为课程资源,促进更丰富、更广阔的课程资源“为我所用”。优势学科,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美好教育,幸福远航-美好教育 幸福远航

如果说课程是滋养生命成长的“有机土壤”,那么课程资源就是生命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维生素”,这种“维生素”能够为生命提供丰富的能量,拓宽成长的舞台。在课程中,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整合、目标设定和具体实施的必要载体和支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需要我们重视。

潜心追求,发掘价值。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提升教师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全面的素养。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课程资源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最直接“亲近”的。可以说,课程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式、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那么,课程资源的开发就要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征、学习需求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受益者”,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的美好发展服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可否认的是,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不仅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借鉴与利用,而且需要对课程资源不断地进行整合、拓展与补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深层次价值,使课程资源成为适合学生学习、满足学生需求的有益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发现课程资源的敏锐力,提升自己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对课程资源的运用力,进而提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也是教学有效进行的有力支撑和必要途径。课程资源能够使课内外的教学资源有机整合,进一步改变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和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倾向,并在教学中建立起各个学科的关联性和综合性。同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能增加教学的信息容量,促进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成为势在必行的使命,从而为课程、教学、教育服务,也为生命的发展服务。

激情探索,付诸实践。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我也应尽可能地使“时时处处”皆为课程资源,促进更丰富、更广阔的课程资源“为我所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们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不难看出,整合校内外的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服务于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www.xing528.com)

在这里,我仅就学校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这一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教育视野,建设共享平台,探索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育人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和积累等,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高水平发挥。

国际理解课程开启了培养“中国情怀、世界视野”学生的新思考;3D 打印创客、Scratch 课程开启了科学素养培养的新路径;跨学科课程融合开启了全学科塑人、全学科汲养的新探索;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开启了“做中学”的新尝试;德语进课堂、西班牙语进校园,开启了分层施教、分类教学的新尝试;智慧阅读的研发,开启了全感官阅读的新探索,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写着四季的诗歌,探讨名著的收获,研究科幻电影,创作初微型小说。“人生远足”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们感受到世界的广博,而课堂开阔,走进孔庙国子监,学习古诗吟诵,悟儒家仁心修德。

科技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获得多项荣誉,捧回数座奖杯。孩子们走进鸟巢参加全国科普日,伴随着《天地之间的歌》翩翩起舞,享受着科技带给他们的荣耀。在机器人的搭建中、在乐高玩具的摸索中,感受科学的魅力,享受科技带给他们的乐趣。优势学科,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于是,我开始探索科学性探究活动与课程教材的融合,将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缩写)教育理论运用到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在各类课程的教材中,尤其是科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生物等学科,挖掘有关科技教育的因素。

就这样,学科知识因人文的设计而有了温度,学科边界因文化的融汇而增加了宽度。学校课程建设展示的是学校的内涵,提升的是学校的品质,诠释的是学校的文化。因为无数学子的人生经历证明:学生走出校园之后,他们记忆中最深刻乃至影响终生的,不是哪门具体的学科或知识,而是镌刻着学校文化的价值认同、人格修养、行为习惯和人生追求。

可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有限的教育空间变成了无限的发展平台。当然,学生对教育效果最有发言权,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后,学生们是这样评价学校“美好课程”的:学习辩论技能的学生说,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更加敏捷,更能说服别人,而且能够把自己学习的知识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学习素描的学生说,我不仅提高了绘画能力,而且养成了勤动脑、多观察的习惯。学习航模制作的学生说,通过参加比赛,我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也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品味着孩子们的话语,感受着课程的丰富多彩,我是欣喜的,因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师生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我也是坚定的,因为在这个社会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呈“几何式增长”的时代,若想让孩子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就必须丰富教育的资源,使他们的知识范围更广、活动层面更广、生活体验更广,以满足生命美好成长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