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好教育:幸福远航!

美好教育:幸福远航!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我将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通过优质的课程,实现美好立人的使命,让每个生命都能收获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次,“美好教育”的育人目标丰富课程的内涵。再次,踏实力行保障“美好课程”的落实。在课程建设中,学校以课程为载体,以立人为目标,建立健全课程开发机制,建设精品课程,提升课程的管理能力,致力于提升美好课程的品质。

美好教育:幸福远航!

课程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生命的发展。为此,我将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通过优质的课程,实现美好立人的使命,让每个生命都能收获最大限度的发展。

但是,如何在立人思想以及学校的整个体系中,进一步落实完整意义的课程立人呢?我不断优化学校的课程品质,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构建的方向。而这就需要校长紧密依托自身实际,不断努力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使学校的课程释放生命与文化活力,以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首先,“美好教育”的追求指引课程的方向。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学校落实教育思想的有机载体。因此,我认为,课程体系只有体现学校的价值观念、围绕学校的文化内涵,才能具有可持续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那么,实现课程育人,就要根植于学校的教育理想。基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学会方法、发展能力、打造品质、塑造人格、形成思想”的“美好教育”理念。我想,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要素主要有“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品质、人格”。为此,学校在课程架构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各学科的教师都以不同的学科知识为载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和训练学生,为学生激发兴趣、养成习惯、讲究方法、提升能力、健全人格等,促进学生的美好成长。

实现课程育人,也要贴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我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三条路径:第一条是让每个孩子喜欢学习,这是焕发孩子学习生命活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个孩子学习的起点;第二条是让孩子回到选择性学习上来,尊重每个孩子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需求,这是打开学生生命之门,调动他们生命活力的必由之路;第三条是让孩子创造性地学习,释放他们的创新潜能,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要实现以上三条路径,仅靠教师讲、学生听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在课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发现”的学习方式,感悟到发现与创造的快乐,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主发展。

当课程以办学理想和教育理念为引领,课程就会满足学校的发展实际,突出学校的特色,让师生自然而然地沉浸于课程中,咀嚼课程带来的营养,享受课程带来的满足。

其次,“美好教育”的育人目标丰富课程的内涵。学校的本质就是发展人和培养人,集中体现在学校的育人目标上,而课程发挥着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的课程必须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将育人目标作为原动力和大方向。

以课程来落实育人目标,也就是通过课程具体表达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追求。围绕国家教育方针,围绕办学理想、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充分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确保国家课程在开足开齐高质量实施的前提下,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整合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以为学生美好幸福的发展奠基为目标,构建了“美好课程”体系。“美好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形式丰富、多维度和多领域的课程资源,既有确保国家课程开足开齐的基础类课程,也有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和个性发展的拓展类课程,还有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发展类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指向与育人目标的实现,这并不是简单易行的过程,而是需要通过先进的理念来指导,通过科学的机制来保障,通过有效的课堂来实施,通过高素质的队伍来推动……让课程成为实现育人目标的最重要、最关键部分,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有兴趣地学习、选择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进而实现以“美好课程”文化孕育学校独特的育人氛围,让每一个生命拥有美好成长的“基因”。(www.xing528.com)

我相信,能够服务于实现育人目标的课程,才是真正育人的课程,才是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课程,这样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健康发展,而这也正是课程的价值所在。

再次,踏实力行保障“美好课程”的落实。让生命在课程中发展,这不应只是呼喊的口号、空洞的幻想,而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才能让课程融入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办学体系,进一步保障课程的落实与运行。

为了构建学校的立人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育人的思想,作为校长,我始终在探索、在思考、在实践。为此,学校形成和完善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其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在探索尝试阶段,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和优秀学校的先进经验,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自身的境界。学校充分挖掘教师资源,以国家课程的课堂改革为切入点,研究课堂改革,同时开设多门校本选修课程。

在稳定发展阶段,主要是理顺管理体制。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建设中心”,负责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优化了课程的研发、管理机制。学校课程稳步发展,并呈现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在体系建设阶段,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进一步梳理,整合各种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发支撑育人目标实现的优质课程,打造精品课程,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学生活动课程化,推进学校三级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学校涌现出一批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各项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为学校课程的体系建构提供了机制保障。

承前才能启后,审视才能前瞻,系统才能科学,课程建设亦是如此。在课程建设中,学校以课程为载体,以立人为目标,建立健全课程开发机制,建设精品课程,提升课程的管理能力,致力于提升美好课程的品质。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品质,有什么样的学校品质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结构多元的课程体系,正是以为学生美好幸福的发展奠基为目标,形成“美好课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