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州教育史话: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兰州教育史话: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墙面全是棉麻布蒙起来的磁性黑板,能随时展示孩子的作品。“假期别人游山玩水时,张园长带着我们参观省博、市博、秦腔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大地湾彩陶博物馆、和政县恐龙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各地的各类博物馆,我们看布局,学知识,研究制作。”幼儿园的获奖证书(部分)民族风,甘肃情,热烈浓郁。你若就此以为总院幼儿园只有古老传统与乡土特色,可就大错特错了。

兰州教育史话: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

进了楼便目不暇接。走廊墙上,麻绳绑吊着的一个个洁净的玻璃瓶里探出一枝枝鲜嫩的绿萝。不到一米高的地方,透明有机玻璃的一个个小书架里,是翻开的色彩鲜艳的幼儿图书,这里是“新书推荐”栏:孩子、家长和老师随时把自己喜欢的书翻开放在这里,供大家看。

楼梯扶手旁,绑着粗绳结成的网,网上挂着孩子们的美术作品,是安全网,又是展示台。

二楼走廊简直是民俗文化博物馆。高处墙面上,粘着古色古香的半面陶罐,上面贴着孩子们的陶器画,蹲下来往上看,画上的陶罐也渐渐鼓成了立体的。低处的墙面上,是可以任意组合的七巧板和粮食画、水彩画等。原来墙面全是棉麻布蒙起来的磁性黑板,能随时展示孩子的作品。廊顶挂着无数白里透红的“吊灯”,是把剪纸贴进塑料卷筒做成的,好一派喜气洋洋!走廊一头的土炕上,乳白细密的苇席,红花绿叶的棉被,火红闪亮的柿子……我们穿越到了20世纪初的北方农家小屋。

“21世纪,外来文化铺天盖地,城市小朋友们对外来的卡通人物等耳熟能详,对老祖宗的宝贝却知之甚少,因为他们已经远离了民间工艺美术生长的土壤。如何把古老民间文化的元素发掘出来转化为幼儿能够接受的东西?如何创出自己的幼教品牌?”张园长说,“抓园本课程建设幼儿园课程也要传承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幼儿喜欢堆积木,捏泥巴,涂涂画画,剪剪贴贴,我们就选择民间美术小制作,让孩子们从依葫芦画瓢中感知和实践。2008年,我们申报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甘肃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的开发和运用研究’。”

“假期别人游山玩水时,张园长带着我们参观省博、市博、秦腔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大地湾彩陶博物馆、和政县恐龙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各地的各类博物馆,我们看布局,学知识,研究制作。”保教主任刘寅说,“课程建设中,我们不仅重视学习环境的设计,更重视有意义的探究体验活动,关注个别化和协作化的学习过程。”

是啊,走廊的墙上和门上,有彩绘的硕大绚丽的临夏牡丹,有亭亭玉立、香远益清的小西湖荷花。民间美术展览室里有:表演环县皮影戏的小戏台,巨大的庆阳香包,陇东的刺绣,庆阳的剪纸,各种民族服饰青花瓷图案的“吊灯”,孩子们制作的各种材质的傩面,嵌在墙上的秦砖……

你看:泥巴屋里,孩子们捏出朴拙的陶罐;刺绣坊里,孩子们头戴小方巾专心致志地刺绣;全体师生参观水车博览园、秦腔博物馆和各种亲子活动的照片;《陇原娃娃》等园本教材;《学前教育》杂志整栏目全方位介绍的课题成果;2010年,课题“甘肃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的开展和运用研究”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十二五”全国课题“西北地区幼儿园科学的膳食管理研究”和全军课题“部队示范性幼儿园职能作用的有效性研究”相继结题;十多个幼儿舞蹈在省级(军区)及全国获奖,2012年《奔驰》在全国“小荷风采”舞蹈大赛中获得四个单项一等奖和综合金奖;孩子们在历届“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中获得钻石奖、金奖、银奖、铜奖和多个集体一、二等奖……

幼儿园的获奖证书(部分)

民族风,甘肃情,热烈浓郁。根植于民间文化肥沃土壤的美术之花越开越艳。

你若就此以为总院幼儿园只有古老传统与乡土特色,可就大错特错了。一上三楼,楼梯旁的窗口里伸出了长颈鹿长长的橘黄色脖子,墙上的绿草地里恐龙拖着长长的尾巴,碧蓝的海水里海豚噘着嘴来吻孩子。啊!它们都是3D画,怪不得这么活灵活现!(www.xing528.com)

四楼墙上,有破墙而出的3D赛车画,有实实在在的汽车发动机、方向盘、链条、各种零件以及自行车……

生活即教育。幼儿园是孩子走向世界的第一站。我们要带他认识世界。所以我们园里重视环境创设,一处一个主题:室外是植物世界和活动场地,一楼是阅读天地,二楼是民俗展示,三楼是动物世界,四楼是‘认识交通工具,遵守交通规则’。”张园长说,“我们有美国产的Nabipad3D教学软件,其中有零污染不怕摔的儿童专用平板电脑,有孩子手拿的能与屏幕互动的活动小板,比如孩子手拿的小板上是肉,老虎会来吃,猴子则会转头走开,孩子就会区别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我们还有会说话的机器人、智能小舞台……”

说着,一架红木屏风立在眼前,中间是双面刺绣的富贵牡丹。近看,针脚好大,不似苏绣精致,不似蜀绣细密,而透着粗犷豪放。远看,色彩明艳,栩栩如生,国色天香,视觉冲击力特别强。“这是陇绣,双面刺绣的,非常珍贵。”

“啊?那装修这么大的展厅得多少钱哪?”

“总院在军人后勤保障方面做得非常好,定期为老师和幼儿免费体检,舍得在教学、厨房设备等方面投资,我们从不在外面买现成的食品,糕点豆腐都是自己做的,要绝对保证食品卫生。

“我们坚持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软装修材料,都是师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傩面、各种艺术画是孩子们上课做的手工,庆阳香包,彩陶,墙上所有的3D画,美术工作坊里花盘做底、彩绘纸箱纸卷做身、布艺做顶的圆凳,白纱台布的灯罩,吊在空中的树皮鱼、墙边探出身子的树枝……所有东西都是老师们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做的。我们的美术工作坊是零投入。房顶上的木格窗也是我们将拆下的旧窗挂上去的,既做装饰品,又能在上面挂东西。”

的确,连张园长办公室那特别有艺术特质的一束香槟金的莲蓬,也是从院里荷塘采来晾干刷上金粉做成的。

时时见创意,处处有灵感。寻常物件甚至垃圾,经过她们的巧手,都成了艺术品

这里,大气与节俭牵手,古老与现代接轨,朴拙与时尚联姻。一句套话自然涌出: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