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创造力:打造有感觉的学校环境

孩子创造力:打造有感觉的学校环境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艳丽特别强调“让孩子有感觉”,在她看来,就孩子的成长而言,感觉是超越一切的,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来源于感觉。西下池小学引入这种形式,让学生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意象的创造中,把无形的心理事实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获得疗愈、人格获得发展。李艳丽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和艺术家。只要给儿童感觉,他就能创造自己。

孩子创造力:打造有感觉的学校环境

“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源自感觉。”李艳丽特别强调“让孩子有感觉”,在她看来,就孩子的成长而言,感觉是超越一切的,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来源于感觉。

西下池小学的星光长廊是用俄罗斯红松木和云杉木两种板材建成的,耗资11万元。当初建造这个长廊时,很多人不理解:建个长廊,为什么要用实木的,而不用成本低、更牢固、更美观的合成材料?李艳丽的理由是,实木材料才有生命的感觉。

在西下池小学,除了遍布校园的树木花草,你还可以看到多种庄稼、瓜果和蔬菜玉米大豆、花生、南瓜、西红柿、辣椒向日葵……按班级划区分片种植,这就是西下池小学的生态园。生态园里洋溢着多姿多彩的生命气息,也理所当然地成了“露天教室”。

程鑫悦是从外校转来的学生,他“每次看到生态园里的植物心里都暖暖的”。他说:“有一天走进学校后,感到特别兴奋,因为我发现那棵细小的并不繁茂的梨树上结出了三个梨。看着这三个梨,我欣喜地感受到生命的神奇、生命的可贵。我更加喜欢生态园了。渐渐地梨长大了,细小的梨枝被压弯了腰。每天来看看梨树一家人,我特别高兴,希望梨树妈妈和她的宝宝健康成长。”

西下池小学校园的东南角有两个沙池:一池黑沙,是湿的;一池黄沙,是干的。建沙池,是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学上有“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利用意象的创造性治疗形式。西下池小学引入这种形式,让学生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在意象的创造中,把无形的心理事实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方式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获得疗愈、人格获得发展。

学校还将沙盘建到室外,进行了更具实效性的改造。孩子在沙池中自由挖掘、堆砌、塑形,有的挖地道,有的垒城堡,有的修公路,有的挖池塘……孩子们在玩沙的过程中构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内在的感觉和情绪得以流动、宣泄、抒发。(www.xing528.com)

对于沙池,四(1)班的张露露同学写下了这样一段与其年龄有点不相称的话:“一粒沙是一个世界,沙盘中展现出美妙的心灵花园。我们在这个心灵花园中将自己全部展现,开心也好,失落也罢,对着这万千世界,对着这圣洁的心灵,还有什么是我解决不了的呢?让沙子慢慢地从手指中流过,仿佛我们的生命之泉在流淌。在这里,我找回了力量。一沙一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我的生命、我的感觉、我的喜悦、我的悲伤、我的无奈……我们将在这心灵花园中成长起来。”

星光长廊、生态园、沙池只是西下池小学19道校园景观中的3个。起源于洛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阵游戏、洛阳民间游艺活动“地棋”、洛阳民间童谣、古老的少儿游戏、石榴校树、教学楼楼梯间内的心灵氧吧、厕所里的莲花鱼塘、树上的美丽鸟巢……这些景观让学校成了一个儿童的乐园。

李艳丽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和艺术家。真正的教育,不过是让儿童天性自然发展。只要给儿童感觉,他就能创造自己。“我们要给孩子创建‘有感觉’的环境和空间,让他的感觉出来。小学教育就应该落实在这个层面,学习则是‘顺手’的事情。我们建设生态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教育的根本。孩子生活在万事万物中,但这些事物只是一种存在,不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孩子成长的根本在于这些事物引发其内在感觉并最终上升为精神力量。”

对于学校爱与自由的教育环境,王钰欣同学的体验和理解显得更为深刻:“我常常觉得有些力量在慢慢靠近我,帮助我成长,帮助我学习。一天天过去了,我知道了这是爱和自由,也是这些力量激发我在生活中做一个懂得爱、渴望自由的孩子。我感谢这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