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明心学传播者钱德洪年表

阳明心学传播者钱德洪年表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钱绪山本名钱宽,字德洪,为避先世讳,而以字行,改字洪甫。钱家世居余姚郑巷,遭遇火灾,租居莫氏之楼。正德二年,丁卯,12岁阳明先生36岁,将赴龙场。七月,徐爱“以明德有为之体,出为(祁)州守”。王阳明39岁,在吉安府任庐陵知县。八月,宦官刘瑾被处死,凡刘瑾专政期间遭受打击者,均得到平反。正德六年,辛未,16岁王阳明40岁,在京师。

阳明心学传播者钱德洪年表

弘治九年(1496),丙辰,1岁

十二月二十二日,钱绪山出生于余姚龙泉山北麓之瑞云楼。钱绪山本名钱宽,字德洪,为避先世讳,而以字行,改字洪甫。龙泉山古名绪山,又名灵绪山,上有绪山庙。钱绪山曾读《易》于山中,故自号“绪山居士”;又因其为吴越武肃王的第十九代孙,故自诩“王公贤圣之后”。学者称其为“绪山先生”。

钱绪山父亲钱蒙,字希明,三岁瞽目,号心渔,博古能文章。母亲马氏。钱家世居余姚郑巷,遭遇火灾,租居莫氏之楼。此楼曾被王阳明之父王华所租住,王阳明即降生于此楼。王阳明降生前,其祖母岑老夫人梦云彩中送来一儿。故王阳明降生后,取名王云。后来王阳明发达以后,此楼被称为“瑞云楼”。相传钱绪山出生的前夕,其母马氏梦见空中飞来一片祥云,云中有声音呼认“太乙”,警醒过来时,钱绪山便降生(《三祠传辑》)。

阳明先生25岁,第二次参加会试,被忌者所抑而失败。太学里同是上舍生中有人以落第为耻,阳明先生安慰他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王阳明全集·年谱》)后来,阳明先生回到余姚,组建诗社。

这一年,王艮14岁,聂豹10岁,黄省曾7岁,魏良弼5岁,欧阳德(1496—1554)出生。

弘治十年(1497),丁巳,2岁

阳明先生26岁,寓于京师,开始学习兵法。

秋后,阳明先生全家由余姚移至绍兴光相坊,自号为阳明山人(束景南《王阳明年谱长编》)。

程文德(1497—1559)生。

弘治十一年(1498),戊午,3岁

阳明先生27岁,寓京师,“沉郁既久,旧疾复作,益委圣贤有分。偶闻道士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王阳明全集·年谱》)。

万表(1498—1556)、王畿(1498—1583)出生。

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4岁

阳明先生28岁,第三次参加会试,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在工部做实习生,被派去督造威宁伯王越墓(《王阳明全集·年谱》)。

邹守益9岁,跟随父亲来到南大理官邸。罗钦顺见而奇之,邹守益父亲的那些同僚们,均相庆“署中有颜子”(俞樟华《王学编年》)。

弘治十三年(1500),庚申,5岁

王阳明29岁,在京师,工部实习期满,正式被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陈献章(1428—1500)辞世。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广东新会白沙里人,学者称“白沙先生”。

湛若水因为陈献章辞世,“为之制斩衰之服,庐墓三年不入室,如丧父然”。曰:“道义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俞樟华《王学编年》)

弘治十四年(1501),辛酉,6岁

阳明先生30岁,在京师,奉命审录江北,录囚多因此而平反。

薛侃这一年19岁,听人讲解《中庸》,于是便有志于圣贤之学。

南大吉这一年15岁,赋诗抒怀。

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7岁

阳明先生31岁,在京师,八月因患肺病,请假回余姚老家养病。

钱薇(1502—1554)、张元冲(1502—1563)出生。

弘治十六年(1503),癸亥,8岁

阳明先生32岁,在钱塘西湖养病,有心归隐,转念又想积极用世。徐爱16岁,娶阳明先生的妹妹为妻,居住于山阴

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9岁

阳明先生33岁,在京师,秋天主考山东乡试。

欧阳德9岁,以奇童见称,邑尹延见,进退如成人。

罗洪先(1504—1564)、吕本(1504—1587)、颜钧(1504—1596)出生。

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10岁

阳明先生34岁,开始授徒讲学,与湛若水共同倡明圣学(《王阳明全集·年谱》)。王阳明称赞湛若水:“吾求友于天下,三十年来,未见此人。”(《明史·湛若水传》)焦竑记载:“乙丑会试,(湛甘泉)拔第二名,赐进士高等。选为翰林庶吉士,擢编修。时阳明王公在吏部,相与倡道京师。”(焦竑《献征录》卷43《南京兵部尚书湛公若水传》)

阳明先生的弟子郑一初、陈鼎中进士。

武宗正德元年(1506),丙寅,11岁

阳明先生35岁,在京师。十二月,阳明先生上封事,下诏狱,谪龙场驿驿丞(俞樟华《王学编年》)。

南大吉这一年20岁,以古文鸣于世。

正德二年(1507),丁卯,12岁

阳明先生36岁,将赴龙场。

春天,20岁的徐爱因阳明先生“将赴龙场,纳贽北面,奋然有志于学”,正式拜阳明先生为师,是第一个拜阳明为师之人(《王阳明全集·年谱》)。徐爱说:“某于丁卯春,始得以家君命,执弟子礼焉。一时门下亦莫有予先者也。”(《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56页)

秋天,与徐爱同乡举贡的蔡希颜、朱守中,也来拜阳明先生为师。阳明先生作《别三子序》以赠之(《王阳明全集·年谱》)。

阳明先生路过常德时,蒋信与冀元亨拜阳明为师。

正德三年(1508),戊辰,13岁

阳明先生37岁,春天来到龙场,始悟“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年谱》)。

秋,徐爱22岁,举进士二甲第六。

正德四年(1509),己巳,14岁

王阳明38岁,接受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聘请,在贵阳文明书院,开始宣讲“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年谱》)。

七月,徐爱“以明德有为之体,出为(祁)州守”(《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00页)。

十二月,王阳明被任命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从此结束三年的贬谪生涯。

正德五年(1510),庚午,15岁

钱绪山走出家门,“出就里师”(王畿《刑部陕西司员外郎特诏进阶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君行状》,《王龙溪先生全集》卷20。后文凡出此文均注《行状》)。

王阳明39岁,在吉安府任庐陵知县。

八月,宦官刘瑾被处死,凡刘瑾专政期间遭受打击者,均得到平反。

九月,王阳明离开庐陵,赴京“朝觐”。

正德六年(1511),辛未,16岁

王阳明40岁,在京师。时有《答徐成之书》,论朱、陆同异。

南大吉这一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

正德七年(1512),壬申,17岁

钱德洪自小便立志参加科举考试以博取功名,主要看朱子《集注》、《或问》等书;十七岁时读王阳明《传习录》,感觉与自己平时所学不一样,于是对朱子之学产生怀疑(《瀛山三贤祠记》)。

笔者按:说钱德洪十七岁时读《传习录》,应有误。这一年十二月,阳明先生升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徐爱也升为南京工部员外郎,师生二人同舟归省。途中阳明先生给徐爱讲授《大学》宗旨,徐将自己所闻辑为《传习录》三卷(《王阳明全集·年谱》)。取名《传习录》,目的是要“诚诸践履之实”。阳明先生与徐爱谈话在十二月,徐爱将其整理成文,此文传到钱德洪手中,应该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年。

王阳明41岁,在京师。

冬,徐爱升南京兵部车驾清吏司员外郎,应诏陈言“上下同心以更化善治”(《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81—88页)。

正德八年(1513),癸酉,18岁

王阳明42岁,在余姚。

春,徐爱陪王阳明自北来南,检查阳明先生的书信箧子,发现同门“多未识者,乃重为感焉”,于是作《同志考》(《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56页)。

正德九年(1514),甲戌,19岁

王阳明43岁,在滁州

徐爱在南京,阳明先生为南鸿胪卿。徐爱与黄绾等日夕聚于师门,大家砥砺不懈,同志益亲(周汝登《圣学宗传》卷13)。

正德十年(1515),乙亥,20岁

阳明先生44岁,立从子正宪为后(《王阳明全集·年谱》)。

徐爱升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尝“以南曹督逋”(徐爱《横山遗集》卷上《洗心轩记》)。

陈九川在江西九江拜访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3)。

正德十一年(1516),丙子,21岁

王阳明45岁,在南京。

秋,徐爱考绩便道归省,“与陆澄等同谋买田霅上(今湖州),为诸友久聚之计”(周汝登《圣学宗传》卷13)。

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22岁

阳明先生46岁,正月至赣,二月平漳寇,十月平横水、桶冈诸寇(《王阳明全集》卷33)。

阳明先生写《与希颜台仲明德尚谦原静》,称“闻诸友皆登第,喜不自胜”(《王阳明全集》卷4)。

五月十七日,徐爱因得痢疾,暴卒于山阴寓馆,年仅三十一。王阳明为之恸哭。

宁王朱宸濠派心腹刘养正,企图说服王阳明依附于宁王,王阳明派弟子冀元亨随刘养正去南昌宁王府讲学,意于打消宁王谋反之心。

江西何廷仁、黄弘纲放弃举业,相继拜师于王阳明(《黄氏三修族谱·黄公洛村老先生行状》)。

正德十三年(1518),戊寅,23岁

七月,阳明先生刻古本《大学》和《朱子晚年定论》(《王阳明全集》卷33)。

八月,薛侃将徐爱、陆澄及自己所记阳明语录共一百二十九条,仍以《传习录》为题,刻于江西虔州(即今赣州)为三卷(《王阳明全集》卷33),这是《首刻〈传习录〉》,即今之《传习录》上卷,简称为“薛本”。此本只采用了徐爱《传习录》中的阳明语录十四条及徐爱的序、跋、引言。“传习”一词语出《论语·学而》,徐爱序中已点明此意,薛侃即是沿用徐爱之旧名。

有感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在赣州修复六所书院。其中义泉、正蒙、富安、镇宁、龙池五书院是社学性质,以教民化俗为主,濂溪书院则主要是传播心学

正德十四年(1519),己卯,24岁

钱绪山被余姚县学录取,每次考试,常常夺得头名,同学不敢望其项背。钱绪山在科举方面越来越被人看好。但是第一次参与乡试却没有成功,钱绪山也因此看淡科举上的得失,专心以追求学问为事(《行状》)。

阳明先生48岁,平朱宸濠叛乱(《王阳明全集》卷34)。

正德十五年(1520),庚未,25岁

阳明先生49岁。平叛后险象环生,游池州九华山、齐山等地。

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26岁

阳明先生五十岁。正月,居南昌,始揭“致良知”之教(《王阳明全集》卷34)。

五月,王阳明亲临白鹿洞书院,召集同门讲学(邓红波《王阳明的书院实践与书院观》,《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六月,阳明先生平定朱宸濠叛乱之后,遭权奸排斥,离职回到绍兴,在绍兴讲授“良知”之学。钱绪山“昔闻先生讲学江右,久思及门”(《王阳明全集》卷34)。

九月,阳明先生回到余姚祭扫祖坟。“乡中故老犹执先生往迹为疑”,钱德洪“潜伺动支,深信之,乃排众议,请亲命,率二侄大经、应扬及郑寅、俞大本,因王正心通贽请见。明日,夏淳、范引年、吴仁、柴凤、孙应奎、诸阳、徐珊、管州、谷钟秀、黄文涣、周于德、杨珂等凡七十四人。”(《王阳明全集》卷34)并且请阳明先生在龙绪山中天阁升坛讲学,中天阁从此便成为余姚王学的研习之地。

钱绪山说“昔者德洪事先生八年”(《王阳明全集》卷38),此时至阳明死去正好八年。

阳明先生这次返回故里,钱绪山与王龙溪是最先入门者,他俩戴着玉台巾,穿着小中衣,周围人都看着他们,议论纷纷,指责他们是“异言异服”,而他们“毅然弗顾”(过庭训《圣学嫡派》卷4)。

嘉靖元年(1522),壬午,27岁

二月,阳明先生的父亲海日翁王华辞世,阳明“门人弟子纪丧,因才任使”。仙居人金克厚为人小心谨慎,阳明先生便派他监厨。金克厚“出纳品物惟谨,有不慎者追还之,内外井井”(《王阳明全集》卷34)。

钱绪山获得乡里的推荐,考中了举人。同时中举的还有徐珊、诸阳、王正思等。

七月,钱绪山赴京城参加会试,向阳明先生辞行,并请求先生教诲。阳明先生说:“胸中须常有舜、禹有天下不与气象。”钱绪山进一步请问。阳明先生说:“舜、禹有天下而身不与,又何得丧介于其中?”(《王阳明全集》卷35)

礼科给事中章侨等上疏,要求禁革伪学,矛头直指阳明心学。经过礼部复议,被当权者采纳(《明世宗实录》卷19嘉靖元年条)。

刘两峰、刘师泉“买舟趋越中,见王公,执守门墙,往复三历寒暑”(王时槐《友庆堂合稿》卷3《两峰刘先生志铭》)。

南谯书院建立(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录》卷7《南谯书院记》)。南谯是滁州的古称。南谯书院在滁州全椒县,后为阳明弟子戚南玄的讲学之地,也是王门讲学活动一个重要场所。

嘉靖二年(1523),癸未,28岁

钱绪山参加会试。策问试题含有阴诋阳明之意。阳明门人徐珊不答而出,欧阳南野、王臣、魏良弼等直书不讳而及第,钱绪山落第(《王阳明全集》卷35)。

钱绪山铩羽而归,感到时事多与愿违,去见阳明先生。阳明先生高兴地迎接他,说:“圣学从兹大明矣。”钱绪山说:“时事如此,何见大明?”阳明先生说:“吾学恶遍语天下士?今会试录,虽穷乡深谷无不到矣。吾学既非,天下必有起而求其真者。”(《王阳明全集》卷35)

此时阳明先生在绍兴阳明书院讲学,门人越来越多。钱绪山说:“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未年以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刹,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刹,徙足所到,无非同志游寓所在。”(《王阳明全集》卷3)

钱绪山与王龙溪到绍兴正式拜阳明先生为师,欲以阳明先生高弟徐爱为楷模。

春,邹东廓来向王阳明问学。《传习录》卷下:“癸未春,邹谦之来越问学,居数日。先生送别于浮峰。”(《王阳明全集》卷3)

王龙溪在魏良器的劝导下师从阳明先生。《明儒学案》卷19《处士魏药湖先生良器》:“良器,字师颜,号药湖。洪都从学之后,随阳明至越。时龙溪为诸生,落魄不羁,每见方巾中衣往来讲学者窃骂之,居与阳明邻,不见也。先生多方诱之。”《明儒学案》卷12《郎中王龙溪先生畿》:“王畿,字汝中,别号龙溪,浙之山阴人。弱冠举于乡,嘉靖癸未下第,归而受业于文成。”

徐珊为阳明先生刻《居夷集》(《王阳明全集》卷37)。

嘉靖三年(1524),甲申,29岁

王阳明门人、绍兴府知府南大吉为稽山书院增建明德堂、尊经阁、瑞泉精舍(乾隆《绍兴府志》卷20《学校二·书院》“旧稽山书院条”)。“聚八邑彦士,(阳明)身率讲习以督之。”(《王阳明全集》卷35)

钱德洪携二弟钱德周追随王阳明,读书于绍兴之城南(《王阳明全集》卷32)。笔者按:吕本所作的《明故刑部陕西司员外郎特诏进阶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公墓志铭》(吕本《期斋吕先生文集》卷12,以下凡出自该文者均注《墓志铭》)说钱德洪:“家事悉属于弟周甫,惟率季弟充甫专意续学。”(《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6页)似乎钱德洪所携的应是三弟钱德充,而非二弟钱德周。或是《阳明年谱》记载有误。

钱德洪的父亲心渔翁不放心,特地跟着到绍兴来看一看。钱德洪大约与父亲闹别扭,是魏良政、魏良器辈陪同心渔翁游玩近十日。心渔翁问曰:“得无妨课业乎?”阳明先生晓之以“圣学无妨于举业”(《王阳明全集》卷32)。

阳明先生作《心渔歌为钱翁希明别号题》(《王阳明全集》卷12)。程文德的《心渔小引》曰:“嘉靖甲申,阳明先生尝为翁赋之,问对数言,尽心渔之义。”(《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4页)

董萝石以六十八岁高龄,拜入阳明门下(《王阳明全集》卷7)。

八月中秋节,阳明先生宴门人于天泉桥(《王阳明全集》卷35)。

十月,阳明先生门人南大吉在绍兴续刻《传习录》(《王阳明全集》卷35)。这次续刻的《传习录》是在“薛本”《传习录》(即今《传习录》上卷)的基础上,增加五卷阳明先生的论学之书(即今《传习录》中卷)。

邹东廓被贬为广德判官,公务闲暇,宣讲“良知”之学(耿定向《邹东廓先生祠碑记》,清光绪六年《广德州志》卷55)。

嘉靖四年(1525),乙酉,30岁

阳明先生五十四岁,九月,回到余姚祭扫祖墓,“定会于龙泉寺之中天阁,每月以朔望初八廿三为期”,并在墙壁上题《书中天阁勉诸生》(《王阳明全集》卷35)。阳明先生在余姚的弟子,有姓名可考者约有53人。中天阁讲会在阳明学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陈来先生认为:“这应是阳明学中最早的‘会’。而阳明的《书中天阁勉诸生》可谓阳明学最早的‘会约’。”

万松书院得以增修,王阳明作《万松书院记》(《王阳明全集》卷7)。

十月,阳明门人建阳明书院于绍兴(《王阳明全集》卷35)。

十月,孙蒙泉拜入阳明先生门下,王阳明授之以《传习录》。吴震先生说:“《阳明年谱》正德十六年九月条,记孙蒙泉于该年入阳明门下。今据孙蒙泉自述(孙应奎《燕诒录引》),可正《年谱》之误。”(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之系年》,第19页)

嘉靖五年(1526),丙戌,31岁

钱绪山与王龙溪、金克厚同时参加会试,三人考试成绩均合格。钱绪山与王龙溪说:“吾斯未信。”二人请了病假,不参加殿试,回来接着向阳明先生学习。金克厚对钱德洪说:“吾学得司厨而大益,且私之以取科第。先生常谓学必操事而后实,诚至教也。”(《王阳明全集》卷35)

这次一同参加会试的有黄正之、张叔谦、钱绪山、王龙溪、金克厚,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宣扬阳明心学,听者有相信者,有不相信者。阳明先生对他们说:“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王阳明全集》卷3)

当时四面八方来学习王学的人很多,凡是入门弟子,阳明先生总是派钱绪山与王龙溪先加以引导,等到新来者对王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引见于阳明先生(何乔远《名山藏》卷13《儒林记》)。

在阳明初入门弟子中流传“江有何黄,浙有钱王”。李晓方、郭晓慧《论“江有何黄,浙有钱王”》(《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由此推论,‘江有何黄,浙有钱王’之语,大致是在嘉靖三年至嘉靖七年之间,在初入门者之中流传开来,以表达对相当于启蒙老师的‘何、黄、钱、王’四人的尊重。”

七月,邹东廓在广德建复初书院(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4《广德州新作复初书院记》)。邹东廓聘请王心斋来主讲复初书院(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聂双江以御史巡按福建,渡钱塘来拜见阳明先生,相与讲良知之学(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卷11《双江聂公行状》)。

阳明先生五十五岁。十一月,王正亿出生,阳明先生喜得贵子(《王阳明全集》卷35)。

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刘晓创建惜阴会。《阳明年谱》嘉靖五年丙戌条载:“刘邦采合安福同志为会,名曰惜阴。”《阳明年谱》附录嘉靖十三年甲午条:“师在越时,刘邦采首创惜阴会于安福,间月为会五日。”《明儒学案》卷19《江右学案四·县令刘梅源先生晓》:“刘晓,字伯光,号梅源,安福人。乡举,为新宁令。见阳明于南京,遂禀受焉。阳明赠诗:‘谩道六经皆注脚,还谁一语悟真机。’归集同志为惜阴会。吉安之多学者,先生为之五丁也。”康熙《安福县志》卷3《人物志·理学传》:“刘晓,字伯光,南乡三舍人。以乡举为新宁令。初阳明先生为南鸿胪,吉郡士未有及门者,惟晓先受学,与徐曰仁、薛侃辈切磋。……至归,以语狮泉、两峰、三五三君,是先生之门多吉州士矣。晓合诸同志岁时讲谈,而题其端曰惜阴。安成惜阴之会,自晓始。”刘晓《惜阴会约引》:“晓之事夫子也最早,愧无以为诸君子倡,因念生也异方,不能往受教。在乡也,又势各有不便,不能聚一。惧夫离群索居,固有因而怠焉者矣。乃与诸同志立为惜阴会,期以各双月望日轮有志者若干人主供应,择地之雅胜居焉,互相切磋,各殚厥心,尽五日而散。与会者非有大故,不得辄免。”(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第214页)据以上资料,陈时龙博士认为,惜阴会创始人应为刘晓,而非刘邦采(见陈时龙博士论文《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6—1626》,第54页)。吕妙芬先生判断惜阴会是“第一个成立的地方讲会,它成为王阳明去世后传播阳明学最重要的组织模式”(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第303页)。

十二月,阳明先生作《惜阴说》,说:“同志之在安成者,间月为会五日,谓之‘惜阴’,其志笃矣;然五日之外,孰非惜阴时乎?离群而索居,志不能无少懈,故五日之会,所以相稽切焉耳。……知良知之运无一息之或停者,则知惜阴矣;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王阳明全集》卷7)

嘉靖六年(1527),丁亥,32岁

四月,邹守益被贬谪安徽广德,收录阳明先生文字,请求刊刻。阳明先生自己给文稿标明年月,令钱绪山负责选编,并且写信强调:“所录以年月为次,不复分别体类,盖专以讲学明道为事,不在文辞体制间也。”钱绪山要将选编剩下的文字刊刻,阳明先生不许。钱绪山一再说明情况,阳明先生方才同意。钱绪山将所剩下的文字作为附录一卷,置于邹守益所辑的《阳明文稿》后,共四册,世称广德版(《王阳明全集》卷41)。

八月,阳明先生起征两广将发之时,应门人之请,口授《大学或问》,由钱绪山笔录成文。阳明先生嘱咐勿公开刊刻。

九月初八日,钱绪山与王龙溪一同去拜访在船上的张元冲,因为谈及为学宗旨,两人产生了分歧,于是向阳明先生请教。阳明先生受命赴两广,便在会稽天泉桥上向两位大弟子解释他晚年讲学宗旨及教义,史称“天泉证道”。

九月初九日,钱绪山与王龙溪送阳明先生到严滩(今浙江省桐庐县西)而别,阳明先生在严滩“复申前说”,并有严滩问答,进一步提出了“究极之说”(《行状》)。

十一月,阳明先生至肇庆,寄书给钱绪山与王龙溪,说:“绍兴书院,德洪、汝中既任其责,余姚又得应元诸友鼓舞。老夫虽出山林,每以自慰。”(邵廷采《邵廷采全集》,第860页)此时,余姚中天阁讲会由吴仁主持。与此同时,余姚还有其他的阳明学讲会,应元等人成为新生力量(施长海《王阳明在余姚的讲学及其学术传承》)。

阳明先生门人在江西安福举办“惜阴会”,阳明先生作《寄安福诸同志》(《王阳明全集》卷6)。

嘉靖七年(1528),戊子,33岁

阳明先生在广西平乱后,行驻广东,聚友讲学。黄泰泉与之相见(《庸言》卷9)。

九月,阳明先生寄书与钱绪山、王龙溪,说:“近有人自家乡来,闻龙山之讲至今不废,亦殊可喜。书到,益相与勉之。”(邵廷采《邵廷采全集》,第860页)

九华山阳明书院落成(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4《九华山阳明书院记》)。

聂双江巡抚福建,与陈明水校刻《传习录》(《双江聂先生文集》卷2《重刻传习录序》)。

王心斋与同门诸友会讲于会稽书院,心斋申“百姓日用之学”(王艮《王心斋先生全集》卷1《年谱》嘉靖戊子七年条)。

十一月二十九日午时,阳明先生卒于江西南安。

十二月十九日,钱绪山与王龙溪西渡钱塘,将要入京参加廷试。二十二日,听人说阳明先生“以病告,将还庾岭”,即日就乘船迎接至兰溪。又听说阳明先生已去世,不敢相信。日夜兼程到龙游驿,确知阳明先生死去的噩耗。钱绪山与王龙溪“闻之昏殒愦绝,不知所答”,“日夜痛哭,病不能兴”。除夕,他们到了常山(《王阳明全集》卷38)。

罗念庵计划寻找几位友人共同北上参加科考,第一次听到“阳明之门所评乎‘江有何黄,浙有钱王’”(罗洪先《念庵文集》卷15《南京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善山何公墓志铭》)。

嘉靖八年(1529),己丑,34岁

正月三日,钱绪山与王龙溪到达广信(今江西上饶),他们与邵竹峰商量为师服丧之礼。于是“成丧于广信,讣告同门”,“约三年收录遗言”(《王阳明全集》卷3)。这一天,阳明先生的继子王正宪也赶到,共同扶丧回越。六日到达弋阳,十日经过玉山,阳明先生的弟兄王守俭、王守文,门人范引年、柴凤等先后到达。

在此期间,钱绪山写了《遇丧于遗溪书哀感》、《谢江广诸当道》、《再谢汪诚斋书》,对前期为阳明先生丧事操劳的江西、广东诸位地方官员表示感谢(《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218—221页)。

阳明先生“丧归越,内讧外侮并作”,钱绪山于是“与龙溪相与保孤宁家,日夕不相离,且筑室于场,妥绥灵爽,约同志数人,轮守文成庐室,以备不虞,暇则与四方同志往来聚会,以广师门遗教”(过庭训《圣学嫡派》卷4)。

二月四日,阳明先生之灵柩奠于堂(《再谢汪诚斋书》、《再谢储谷泉书》,《王阳明全集》卷37《世德纪》)。

二月,吏部尚书桂萼召开吏部会议,召集廷臣议论阳明先生的功罪问题,结论是:王阳明的学术诚不足取,宜加严禁,世爵恤典等也应该免夺(《明世宗实录》卷98嘉靖八年二月条)。黄绾知道后,上疏为阳明先生申辩,请求例行恤典赠谥,“并开学禁”,但没有成功(《王阳明全集》卷36)。

阳明先生的弟子王在庵、薛中离、欧阳南野、罗念庵、程松溪、柯双华等,利用在京城应试机会,相聚讲学(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0《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御史在庵王公墓表》)。

薛中离写信给钱绪山、王龙溪,希望大家共同承担传播阳明心学的重任。信中有“得读讣告词”,可知此信写在看到钱绪山所写的“讣告同门”之后(薛侃《薛中离先生全集》卷15《奉钱德弘、王汝中》)。

嘉靖九年(1530),庚寅,35岁

五月,王门弟子薛中离为聚集王门人心,拟在杭州城南天真山建天真精舍,纪念阳明先生。薛中离特地给钱绪山写了《书院成请钱德宏兄》,邀请钱绪山前来天真书院传授阳明心学(薛侃《薛中离先生全集》卷13)。

钱绪山与王龙溪闻讯以后,联合同志,集资建起书院,而且负责春、秋两季的祭祀(《行状》)。自此以后,天真书院成为阳明后学讲学活动的一个核心基地(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52页)。

与此同时,钱绪山在杭州胜果寺刻印《阳明先生诗录》。

钱绪山曾对罗念庵说:“良知者,无善无恶者也。吾安得执以为有而为之?而又去之?”(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念庵论学书·赠钱绪山》)

万鹿园、邹东廓、王心斋、欧阳南野等聚会于南京鸡鸣寺讲学(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5《鹿园语要》)。

万枫潭、熊一鸣、程宗洛、龚北沙前往白鹿洞讲学,与吴悌、何谏等相会(万枫潭《枫潭集钞》附录《行年状略》)。

嘉靖十年(1531),辛卯,36岁

五月,钱绪山与王龙溪奔赴金陵,为王正亿向黄绾“问名”。黄绾说:“老母家居,未得命,不敢专。”钱绪山于是与王龙溪又走向天台,“得太夫人命,于是同门王艮遂行聘礼焉”。

十月,聂双江丁父忧,回到家乡,开始授徒讲学(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卷11《双江聂公行状》)。直到1541年起复补平阳守为止,聂双江一直居乡讲学(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52页)。

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37岁

钱绪山与王龙溪一同参加廷试,“倡道京师,兴起多士”,“乐取诸人以为善”,与“诸君相处益密,且众至六七十人,每会舆马塞道,至不能行,乃分处为四会,而江右同志居多”。“观政吏曹,时与台谏部院同志,举月会商究旧学,动以数十。旧会以官为序,绪山与龙溪告众曰:‘同志为道而来,须以齿序为宜。’众曰:‘然。’至今相会以齿,二人倡之也。”(过庭训《圣学嫡派》卷4)“后八年壬辰,洪甫就廷试来京师,以告甘泉先生。先生亦为赋之。”(《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4页)

“十一年壬辰正月,门人方献夫合同志会于京师。自师没,学禁方严,薛侃等既遭罪,京师讳言学。至是年,编修欧阳德、程文德、杨名在翰林,侍郎黄宗明在兵部,戚贤、魏良弼、沈谧等在科,与大学士方献夫俱主会。于是,黄绾以进表入,洪、畿以廷对入,与林春、林大钦、徐樾、朱衡、王惟贤、傅颐等四十余人始定日会之期,聚于庆寿山房。”(《阳明全书》卷36)

钱绪山与王龙溪同登进士第。王龙溪为南京兵部主事。钱绪山因为要照顾家中老人,主动请求出任苏州教授。经过金陵时,与黄绾、闻人诠商议刻《王子文录》之事。为此,钱绪山再作《购遗文疏》,在江、浙、闽、广、南直隶大范围内搜集王阳明的作品(邵廷采《邵廷采全集》,第860页)。

钱绪山在苏州,制订祀典,重申学规,修废举坠,捐俸助贫,黜乡饮之滥与者若干人(《墓志铭》)。每日在道山亭里讲学,吴地读书之风因此翕然而兴,当时人们说吴地有“东鲁沂水遗风”(周汝登《圣学宗传》卷14)。

钱绪山将阳明先生的存稿带到苏州,与黄省曾“校定篇类”,分《正录》、《外集》和《别录》,共二十四卷(《王阳明全集》卷41)。

钱绪山以进士身份授职,按例可以享受八品俸禄和杂役服务,吏部主管部门也照例给予这些待遇。钱绪山全都推辞掉,在当时尤其难得(《行状》)。

秋天,钱绪山向湛甘泉请教教学之道,湛甘泉为其写《赠掌教钱君之姑苏序》(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11)。

六年前,聂豹见阳明先生,自称晚生。此时他出守益州,见钱绪山、王龙溪,说:“吾学诚得诸先生,尚冀再见称贽,今不及矣。兹以二君为证,具香案拜先生。”遂称门人(《王阳明全集》卷35)。

欧阳南野出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在南京国子监宣讲阳明心学(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卷6《南野欧阳公墓志铭》)。

嘉靖十二年(1533),癸巳,38岁

“欧阳德、季本、许相卿、何廷仁、刘旸、莆弘纲嗣讲东南,洪亦假事入金陵,或讲城南诸刹,或讲于国子监。”(《王阳明全集》卷36)

王心斋与黄洛村等王门弟子在南京相聚讲学(王艮《王心斋全集》卷1《年谱》嘉靖十二年条)。

七月,邹东廓等人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举行“青原会”(《东廓邹先生文集》卷3《青原会语》)。在王门讲学运动史上,“青原会”是最为著名的讲会组织之一(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58页)。

罗念庵因病回乡,参与了由周钦之倡议,继由刘亮主盟的“玉虚之会”(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2《与王龙溪》)。

嘉靖十三年(1534),甲午,39岁

钱绪山主考广东乡试,当时监督考试事务的戴侍御,与钱绪山是同一年被录取的进士,对钱绪山特别信任,将考试事务全权托付给钱绪山。这次考试,钱绪山为国家选拔了梁津等七十余人(《行状》)。

此时薛中离前来与钱绪山讨论学问(薛侃《中离集》卷12《寄钱绪山》)。

钱绪山在广东主持乡试期间,发现自己私录的阳明先生语录已在当地流行(《王阳明全集》卷37)。

主持广东乡试回来时,钱绪山“道经江西,访问龙光,始获《间书》、《间牌》诸稿,并所闻于同门者,归以附录”(《王阳明全集》卷38《世德纪·附录》)。钱绪山又“偕访双江子,聚诸友于崇玄、丽泽,讲乾乾惕若之功”。

三月,“李遂建精舍于衢麓,……洪、畿乃与(王)玑、应典等定每岁会期。……诸生柴惟道、徐天民、王之弼等又分为龙游水南会;徐用检、唐汝礼、赵时崇、赵志皋等为兰西会。”(《王阳明全集》卷36)有外国研究者特别指出,有一所祭祀王守仁的书院建于通衢大道之上,“在这个自宋以来一直在偏僻的群山或河间小岛中成长的运动中,这些建于通衢大道的会所反映了在吸引成员方面的新兴趣”,而这样做,阳明学才能发展出一个更广泛的组织(转引自陈时龙博士论文《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6—1626》,第50页)。

仲春,邹东廓、聂双江等在青原山举行“九邑大会”(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卷5《永宁重修儒学记》)。

甘莲平、李俨等率诸生在永新兴文阁举办“惜阴大会”(明万历十三年刻本《吉安县志》卷35邹守益《永新重修兴文阁记》)。

仲春,李南屏合禾邑南乡十四姓举办“葛泉会”(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2《乡会祝言》)。

八月,油田彭氏一族在广法寺举办“惜阴会”(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8《书广法文会题名》)。

罗东川批评邹东廓、罗念庵等居丧期间讲学“不应古礼”(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13《东川先生行状》)。

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40岁

二月,闻人诠在苏州首刻由钱绪山编辑的《阳明先生文录》,世称姑苏版(《王阳明全集》卷41)。

三月朔日,闻人诠、王鸿渐、朱廷臣、贺府将阳明先生所书写《太极图说》及《中庸修道说》,摹刻于姑苏学宫之六经阁。钱绪山作《太极图说》按语,记其事(《王阳明全集》卷32)。

八月,钱绪山于姑苏郡学撰《征宸濠反间遗事》(《王阳明全集》卷38《世德纪·附录》)。

冬天,钱绪山丁内艰(其母马孺人逝世),回到余姚守孝三年。在守孝期间,与同门一起重修了中天阁,并恢复中天阁之会(《行状》)。

王龙溪为南京兵部职方主事,戚补之、贡玄略、周顺之、沈思畏、梅纯甫等拜其门下(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0《补之戚君墓志铭》)。

万枫潭会试下第,当时欧阳南野为南国子司业,从学于欧阳南野,并因此见到王心斋、王龙溪(万枫潭《枫潭集钞》附录《行年状略》)。

春,邹东廓、甘莲坪、李南屏等举办“永新会”;九月,在永新县昊天观举办“九邑大会”(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8《书永新文会约》)。

夏,徐芝南在扬州建维扬书院(欧阳德《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卷8《维扬书院记·乙未》)。

嘉靖十五年(1536),丙申,41岁

安福县县令程文德与邹守益倡建复古书院,九月始建,十二月建成。书院建成,惜阴会“春秋举于复古,而四乡各间月举之”(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6《简复董生平甫君和》)。

新安本来有紫阳书院,与当时的福山、斗山为三大书院,其中供奉有湛甘泉先生的画像。嘉靖丙申(1536),钱绪山自礼乡北上,过新安,当时的读书人视钱绪山如泰山北斗,大家聚会于紫阳书院,一起探讨性命之学。邹东廓、钱绪山、刘狮泉等诸位君子也先后来到紫阳书院(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32)。

张景、徐阶重修天真书院,建立祀田。黄久庵撰《天真书院田记》(黄绾《石龙集》卷14)。

王龙溪在南京做官,与欧阳南野等大兴讲学,贡玄略带领同乡戚补之、周顺之、俞允升、吴从本、梅纯甫、吴伯甫、张士仪、沈思畏等来跟随学习(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9《祭贡玄略文》)。

洪觉山为王心斋建“东淘精舍数十楹”(王艮《王心斋先生全集》卷1《年谱》嘉靖丙申十五年条)。

陈儒在南京,与薛中离、钱绪山、戚南玄、欧阳野等人相与讨论,始终不能理解阳明心学,后作《求正录》,驳斥《传习录》。陈儒(1488—1561),字懋学,号芹山,世出交南,嘉靖二年(1523)进士,出任两浙提学,尊信朱子学,见有异说者,辄加面斥(陈儒《芹山集》卷8《求正录序》)。

嘉靖十六年(1537),丁酉,42岁

钱绪山服母丧期满,补选为国子监丞。到了国子监,钱绪山建立省衍堂,教诸生以悔吉吝凶之道,以明《大易》之训(《行状》)。

夏,聂双江病居翠微山中数月,钻研《大学》古本,若有所悟,并与季彭山、邹东廓等合举讲会,讨论“戒慎恐惧”、“致知格物”等问题(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卷13《括言》)。翠微山在江西赣州宁都。

徐阶出任江西提学,王在庵出任江西参议,与赋闲在家的江西阳明众多弟子联合举办讲会,参会者有魏水洲、王瑶湖、裘鲁江、邹东廓、刘师泉、罗念庵等(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0《在庵王公墓表》)。

王龙溪与薛中离在杭州天真书院讲学(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0《梅岭周君墓志铭》)。

十月,周汝员在绍兴建新伯祠,每年春秋祭祀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36)。

十一月,沈谧在秀水县文湖建书院(《王阳明全集》卷36)。

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43岁

钱绪山升任刑部湖广司主事。当时有一个大理丞的缺,林文春与钱绪山关系好,私下里对钱绪山说:“你去见一见当政者,就可以得到这个位置。”钱绪山感叹说:“我难道为了官位而去请托吗?”后来循着惯例,转为陕西司员外郎(《行状》)。

春,季彭山在江西庐陵,建立怀德祠祭祀王阳明。祭祀完毕,举办会讲,邹东廓、伍南溪、郭松崖、甘莲坪、王雨崖、曾华山等人参与(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卷13《括言》)。

邹东廓起复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徐阶邀他至贡院,为诸生讲学(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傅凤翔在龙泉寺中天阁建阳明祠(《王阳明全集》卷36《年谱附录一》)。

嘉靖十八年(1539),己亥,44岁

邹东廓被召入京为司经洗马,不久改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在京期间,与徐阶、罗念庵、赵时春、唐荆川、毛介川、张浮峰、胡宗宪等相从讲学(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江西提学副使除阶在南昌建仰止祠,祭祀王阳明。同门的吉安邹东廓、刘师泉、罗念庵,南昌魏水洲、李遂、良贵、王臣、裘衍,抚州陈明道、傅默、吴悌、陈介等,与各郡县的诸生都来汇合,并设“龙沙会”(《王阳明全集》卷36《年谱附录一》)。

嘉靖十九年(1540),庚子,45岁

罗念庵与钱绪山“会于京师”。钱绪山曰:“吾恶夫言之者淆也。无善无恶者见也,非良知也。吾惟即吾所知,以为善者而行之,以为恶者而去之,此吾所能为者也。其不出于此者,非吾所能为,亦非吾之所当闻也。”(黄宗羲《明儒学案》卷18《念庵论学书·赠钱绪山》)据胡庐山《念庵罗先生行状》,去年冬,罗念庵得补“宫僚”,年初罗念庵抵京,冬,即因疏忤旨,夺职为民(罗洪先《念庵集》卷24)。又据《绪山行状》(王畿《龙溪集》卷20)及《墓志铭》(吕本《期斋吕先生文集》卷12),此时钱绪山在京任刑部郎中。故系于此。

秋,颜山农在江西南昌同仁祠讲学,提出“急救心火”,罗近溪听后,当下有悟,于是拜入颜山农门下(颜均《颜均集》卷5《著回何敢死事》)。

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46岁

武定侯郭勋在明世宗朱厚熜做蕃王时,就服侍左右,后被加封翌国公。他势倾中外,恃宠恣骄。这次明世宗夜游西山,召见他,竟然不往,于是被下狱,移到刑部定罪。郭勋是明世宗面前的红人,明世宗只想对他略有惩戒,不是真的要他死。但是钱绪山根据狱词,拟定他死罪,触犯了明世宗。钱绪山被以抗旨之罪投进监狱。

这年的冬天,严冰坼地,积雪盈圜,钱绪山身上戴着沉重的刑具,自以为必死无疑,只是想念着家里的亲人,不能做最后的诀别,魂飞荧荧,遍照圜宇,于是想道:“吾在柙中,四肢且不能保,思亲数千里外,不亦幻乎?”这样一想,便洒然一空,鼾声彻旦。钱绪山狱中给王龙溪写信说:“亲蹈生死真境,身世尽空,独留一念荧魂。耿耿中夜,豁然若省。”(《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53页)

在监狱中,钱绪山与侍郎杨爵、都督赵白楼讲说《周易》不止,还与杨爵谈论无善无恶之旨(《行状》)。杨爵(1493—1549),字伯修,号斛山,陕西富平人。自幼家贫,发愤自学,以学行有名。明世宗沉迷斋醮,经年不朝。杨爵极谏,于嘉靖二十年(1541)二月初一日被投入监狱,严刑拷打,九死一生。嘉靖二十四年(1545)八月被放出,到家才十日,又被追捕进监狱,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一月获释,居家二年,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十月九日逝世。

王艮卒。王艮(1483—1541),字汝止,号心斋,出生于泰州的一个“灶户”家庭(以烧盐为生),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有《奉绪山先生书》,与钱绪山讨论心学上的问题(《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26—427页)。

四月“九庙灾”,戚南玄作《上进贤退不肖疏》,推荐王龙溪等人,结果戚南玄被撤职,王龙溪也请求离职,“士风自是遂一变矣”(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0《南玄戚君墓志铭》)。王龙溪被当朝斥为“伪学小人”(谈迁《国榷》卷57嘉靖二十年四月甲戌条)。

“九庙灾”,邹东廓陈疏,被解职回家,在家乡无日不讲学(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嘉靖二十一年(1542),壬寅,47岁

徐珊(1487—1548),字汝佩,号三溪,浙江余姚人。嘉靖壬午浙江亚魁。仕至湖广辰州同知。嘉靖间,徐珊以庙工采木于盘顺中里之卯洞,凡居二年。著有《卯洞集》四卷。与钱德洪是同乡,二人一同拜到阳明先生门下,同一年中举人。两人交情深厚,见钱绪山入狱,徐珊写《春日江行怀钱洪甫系狱作》(徐珊《卯洞集》卷4)。

钱绪山与杨爵、赵白楼在狱中,“取六经三史、诸子百家,数相论难,情兴感触,发为诗歌,古风近体,各有所得,岁月既久,总成一帙”(杨爵《杨忠介集》卷2《狱中诗集序》),名曰《困学录》。

钱绪山在狱中拿出自己所编父亲心渔翁所著《雪夜吟集》,请杨爵写《雪夜吟集序》(杨爵《杨忠介集》卷2)。

邹东廓、聂双江、罗念庵等在江西吉安府举办“九邑大会”(胡直《衡庐精舍藏稿》卷24《欧阳乾江先生行状》)。

邹东廓在江西安福县之东山讲堂讲学,每月举行二次,称为“东山会”(王时槐《友庆堂合稿》卷3《东山会田记·甲辰》)。

罗念庵到复古书院拜访邹东廓,“至则邑之诸乡先生咸在,门人弟子从而列坐者又若干人,相与问难,必数日乃能去”(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8《答复古问》)。

春夏间,欧阳南野居丧,与罗念庵、邹东廓多次相会于青原(欧阳德《欧阳南野先生文集》卷3《答魏水洲》)。

季秋,王龙溪拜访黄久庵,并在石龙书院讲学,同游雁山(王棻《台学统》卷45《游雁山记》)。

欧阳南野居家讲学,胡庐山拜入门下(胡直《衡庐精舍藏稿》卷24《欧阳乾江先生行状》)。

阳明门人范引年,字兆期,余姚人,“壬寅,以经师为有司延主青田教事,从游甚众。范子于讲艺中,时发师旨,诸生于青田县治纠村作宇,为混元书院,祠曰仰止,肖王子像于中堂”(邵廷采《邵廷采集》,第863页)。

嘉靖二十二年(1543),癸卯,48岁

郭勋死,同党树倒猢狲散。钱绪山提出请求:“我罪当死,但父亲年老,我希望能让我活着尽孝。”皇帝下诏,钱绪山被革去一切官职,贬斥为民。

在钱绪山出狱之前,赵白楼已出狱。杨爵有《送钱绪山》诗,其中言道:“寤寐今犹怀赵子,眼看钱子又将行。”(杨爵《杨忠介集》卷2《送钱绪山》)钱绪山出狱时,杨爵写了多首道别怀念的诗(《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4—456页)。

钱绪山与杨爵临别时,赠言曰:“静中收摄精神,勿使游放,则心体湛一,高明广大,可驯致矣,作圣之功,其在此乎!”(《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39页)

之前,钱绪山的母亲马氏死于苏州,钱绪山因为母亲未跻中寿,哀毁成疾。此时,他能活着回来,跪拜在父亲脚下,恍然有隔世之感。他与两个弟弟早晚侍奉在父亲身边,委曲承欢。

聂双江回到家乡,邹东廓到永丰拜访他。聂双江与乡大夫出资,商量修永丰县学之事,当时江西巡抚张净峰主持其议(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4《永丰县重修县学记》)。

邹东廓游南岳,在金仙洞讲学,申明“庸德庸言”之旨(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秋,顾应祥、唐一庵等结社于湖州岘山,名为“岘山社会”。自癸卯秋,迄丁未春,举办八次集会(顾应祥《崇雅堂文集》卷12《岘山逸老堂铭》)。(www.xing528.com)

冬,阳明弟子邹龙井辞官回家,在江西永丰县建龙冈书院,与故友旧朋讲学谈道于其中。当时聂双江、邹东廓、罗念庵每年举行青原、雪浪之会,邹龙井参与讨论(曾同亨《泉湖山房稿》卷20《沧州知州龙邹公墓表》)。

吉安知府何其高重建白鹭洲书院,召集九县的读书人于其中讲学,罗念庵、邹东廓、聂双江、欧阳南野分别为此撰写记文(清同治十年刊本《白鹭洲书院志》卷5罗整庵《城南白鹭书院记》)。

罗近溪中乡举,与胡庐山、周洞岩大会于滕王阁数日(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49岁

钱绪山为父亲到广南向湛甘泉索墓志铭,向江右邹东廓索记,向罗念庵索表,将父母合葬于胜归山(《墓志铭》)。

邹东廓在北里举办讲会,讲《易》学(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阳明弟子曾才汉在茶陵之洣江书院刊刻《诸儒理学语要》(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1《诸儒理学语要序》)。

罗近溪到北京参加会试,与徐波石、颜中农、王西石、敖梦坡、谭二华等人举办“灵济宫大会”(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秋,颜山农会讲于京师,携罗近溪赴泰州心斋祠,在泰州等处讲学三年(颜均《颜均集》卷3《自传》)。

刘两峰在郡西之西塔寺设馆,王塘南执弟子礼。刘两峰教以程朱之学,王塘南“依其说体诸心而行之,久之,竟窒碍无所得”(王时槐《王塘南先生自考录》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条)。

王阳明门人徐汝佩任辰州同知。阳明先生从龙场返回时,曾与冀元亨等在辰州的隆兴寺讲学。此时徐汝佩“请于当道,于寺之北,大作祠宇,为虎溪精舍,置赡田”(邵廷采《邵廷采全集》,第861页)。

嘉靖二十四年(1545),乙巳,先生50岁

钱绪山撰写《慈湖书院记》,“窃叹(慈湖)先生之学直超上悟者乎”(《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72页)。

皇帝下诏恢复钱绪山的冠带,等待任用。

薛侃卒。薛侃(1468—1545),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阳龙溪都(今属潮州市)人,是岭南王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薛中离对钱绪山传播阳明心学有着极大的期望,与钱德洪有多次书信往返(《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28—431页)。

夏,邹东廓“与诸同志聚梅陂,历古城,纵言及于风俗”(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1《古城寿言》)。

邹东廓举办“富池会”(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罗近溪在家乡“建从姑山房,以待四方游学之士。矢心天日,接引来学,日与诸友论驳明道、象山、阳明、心斋义旨,足不入城市”(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51岁

钱绪山到江西安福,游复古书院。张石盘携带他的儿子与众人相会于此(《王阳明全集》卷37)。

季夏,钱绪山到西湖禅舍,同年友钱薇也来到这个地方。钱绪山将自己所编的心渔翁诗集《云夜吟》,赠给钱薇,并向其索序(钱薇《承启堂稿》卷17《云夜吟序》)。钱薇称心渔翁诗集为《云夜吟》,还特地解释“云”之含意。杨爵《雪夜吟集序》和邹守益《四然翁赞》(邹守益《东廓邹先生遗稿》卷10)皆称心渔翁诗集为《雪夜吟》。不知谁为是。

初春,陈明水到绍兴拜谒王阳明墓,游雁荡山,访见王阳明的儿子王龙阳,并与黄久庵见面(陈九川《明水陈先生文集》卷1《简湛甘泉先生》)。

春,罗念庵到昆陵拜访戚南玄,与王龙溪、唐荆川、万鹿园、陈明水、吕沃洲等相聚十多日,在一起讲学。秋,罗念庵送儿子参加考试。当时,程松溪为南祭酒,吕巾石为司业,邀请罗念庵住在南雍,与博士弟子数百人聚讲旬余(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0《刑科都给事中南玄戚君墓志铭》)。

十月,罗念庵静坐石莲洞(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录》卷9《送王西石序》)。

邹东廓举办“青原大会”,又举办“白鹭会”(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52岁

钱绪山在嘉义书院完成了自王阳明出生到被贬龙场的一段年谱(《王阳明全集》卷41)。

钱绪山之父心渔翁去世。心渔翁临死时,问长儿何在。碰巧钱绪山外出,急忙赶回来。心渔翁说:“儿在,吾喜。”说完逝世。钱绪山将父母合葬于余姚胜归山。

元夕,罗念庵与邹东廓在恩江相会(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10《跋郑少谷与傅丁戊畅叙幽情卷》)。

邹东廓游庐山,开讲于白鹿洞(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正月,聂双江六十寿庆,邹东廓等人聚会于青原(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2《双江聂子寿言》)。

十月,王塘南在南京,与裘鲁江、刘两江、欧阳三溪等人,在工作之余相从论学(王时槐《王塘南先生自考录》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条)。

欧阳南野为礼部侍郎,“与诸同志为会,辩论切磨,至日晐不暇休”(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卷2《赠大理右少卿吕公迁南光禄卿序》)。

冬,刘晴川获释归乡澄江,修建其先祖的云津书院(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4《复修云津书院记》)。

冬,胡庐山随王有训到石莲洞拜访罗念庵,住了一个多月,于是北面禀学(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2《胡直墓志铭》)。

嘉靖二十七年(1548),戊申,53岁

钱绪山与王龙溪相约会于安徽宁国府泾县的水西,以每年的春秋为期举办会讲(王畿《龙溪会语》卷1《水西会约题词》)。

六月,钱绪山与王龙溪、罗念庵聚合于丰城。罗念庵提出“破除私欲”,钱绪山说:“此件工夫零碎,但依良知运用,安事破除!”王龙溪则说:“不然!此倒巢搜贼之法也,勿谓尽无益也。”(罗洪先《念庵集》卷5《夏游记》)

夏,钱绪山与王龙溪、罗念庵等相会于庐山天池,并同赴青原会。大家讨论修订《阳明年谱》之事,认为“先生事业多在江右,而直笔不阿,莫洪先若,遂举丁丑以后五年相属”(《王阳明全集》卷37)。钱绪山此次顺便为其死去的父亲向邹东廓、罗念庵求索祭文。会后同游龙虎山,选择冲元观为江浙同志大会会所(罗洪先《念庵集》卷5《夏游记》)。

八月,朱衡等邀请钱绪山到精修观讲学,诸生在座者一百五十多人。大家让钱绪山负责制定计划,置办材料,修建云兴书院(《王阳明全集》卷36)。

九月,钱绪山到广东韶州拜见湛甘泉,相互之间讨论学术(湛若水《甘泉集》卷23《天关语通录》)。后因陈大伦之邀,留明经书院讲学,因尚在服丧期间离家远游,引起湛甘泉、胡庐山等人的不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2)。

冬,钱绪山翻过庾岭,与郑鲁等诸生谒阳明祠,相与入南华二贤阁,以共阐师说(《王阳明全集》卷36)。

钱绪山后应“俞尹迎请”,赴吉安,“会于永和,同志胥集”,名声大振。

春,唐一庵与邹东廓、刘师泉、彭石屋聚会于“青原会”,一庵作《青原易著》(唐枢《木钟台集》初集贞卷《辖圜窝杂著·青原易著》)。

王塘南与郡中诸友每月订会于神冈(王时槐《王塘南先生自考录》嘉靖二十七年戊申条)。

邹东廓、刘师泉在永和县青都观讲学,王塘南的哥哥王时松去听课。刘师泉问王时松有关王塘南最近的学问情况,王时松以杨慈湖的“不起意”来回答。刘师泉认为杨慈湖的“不起意”包裹着世情。王塘南认为切中自己的毛病,于是放弃“不起意”修身方法,每日只是静坐(王时槐《王塘南先生自考录》嘉靖二十七年戊申条)。

九月,邹东廓在吉水县龙华与罗念庵等人见面(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仲冬,吉安府吉水县县令王西石聚集九邑志同道合之人,来到吉水的龙华,举办“龙华会”(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8《书龙华会语后》)。

嘉靖二十八年(1549),己酉,54岁

初春,钱绪山自广东乘船返回家乡,经过螺川的时候,王塘南停船等候,向绪山先生请教学问。他们到了南浦才分别。有一天,王塘南向钱绪山请教“何谓心无内外”这样的问题(《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1页)。

钱绪山参加南浦大会,到会者有数百人,大家留连十多日(王宗沐《敬所王先生集》卷10《与成井居年兄》)。

参加南浦讲会期间,钱绪山等人相聚永和,为张元冲的母亲唐太恭人祝寿。

五月,钱绪山与王龙溪同赴宁国府泾县的水西会,与会者达二百三十余人(王畿《龙溪会语》卷1《水西会约题词》)。

仲秋八月,钱绪山、王龙溪偕徽、浙诸友前往江西,与邹东廓等在江浙交界处的贵溪县龙虎山冲玄观,共举“江浙同志大会”(王畿《龙溪会语》卷1《冲元会纪》)。陈来先生对于冲元讲会有比较详细的描述,他指出:王龙溪等人先期一年约定以冲元观为会址,次年与会者约七十余人,包括了当时全部的王学精英,讨论问题相当广泛,涉及寂感、心体自然、《大学》诸条目、博约、著善掩恶、二氏、良知意见、戒惧慎独等名目(陈来《明嘉靖时期王学知识人的会讲活动》,第24—26页)。

钱绪山与王龙溪、邹东廓等在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共同举办复古大会。邹东廓起草《惜阴申约》,列出赏罚细则。会后大聚于青原(邹守益《东廓集》卷7《惜阴申约》)。

十月九日,钱绪山狱中难友杨爵逝世。杨爵著有《周易辨说》、《中庸解》,又有《斛山遗稿》传世。杨爵有不少与钱绪山唱和的诗及怀念钱绪山的诗(《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52—456页)。

聂双江开始对王门会讲有所不满,罗念庵劝其应当虚心听取(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156页)。

胡庐山在家乡泰和县,与曾思健、罗东之、萧天宠、王有训、欧阳文朝为会,“颇有兴发”(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2)。

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55岁

正月,史际在溧阳建立嘉义书院,延请钱绪山主持教事(《王阳明全集》卷36)。钱绪山主祭阳明子与甘泉子于嘉义书院,并撰《天成篇》,揭嘉义堂示诸生,并增刻《朱子晚年定论》二卷和重刻《山东甲子乡试录》于嘉义书院。

钱绪山谋修《王子年谱》于嘉义书院,“分年得王子始生至谪龙场,越十年,接续其后,得三分之一,以丁丑以后五年属罗子洪先”(《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

四月,吕怀等建大同楼于新泉精舍,合讲阳明学与甘泉学。此时钱绪山送王亿入冑监,到了金山。钱绪山受邀到金陵去参加新泉大会(《王阳明全集》卷36)。

罗近溪约钱绪山、王龙溪“大会于留都天坛道观,竟不果行”(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邹东廓与周戒之、黄朝周、彭国矩、张道甫等人,游洪阳、石乳二洞,登上春台,仿照《惜阴大会》,订大会于春台,每年仲春为期,每月各就近一小会,目的是为了规过劝善(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8《题春台会录》)。

邹东廓与刘师泉及朱调、王一峰、朱震等,游齐云、九华等地(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2《寿莲坪甘郡侯先生七十序》)。

邹东廓与刘师泉等游新安,访问斗山书院,新安六县的志同道合者都聚集而来(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7《斗山书院题六邑会簿》)。

宣州诸同志将水西丛林订为六邑聚讲之所,钱绪山、王龙溪、邹东廓被邀请前来主会,相聚至者达二百余人(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7《书水西同志聚讲会约》)。

祁门的汪希文、谢惟仁,参加冲玄会回来,率领全县的同志聚集在常清宫,制定了祁门县的会讲。邹东廓游齐云,拜谒紫阳书院,王大中、方汝修请邹东廓登台讲座(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7《书祁门同志会约》)。

邹东廓给聂双江写信,驳斥他的“归寂”说(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邹东廓年届六十,一千多人聚集于复古书院,为邹东廓祝寿,大家再次游青原山(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卷11《东廓行状》)。

去年,罗念庵未赴“冲玄会”,王龙溪先后去两封信责怪他。罗念庵回信申辩,指出会讲之弊说:“诸公诚为己矣,何地不可托宿,必欲近城市,劳官府,力犯人言,果敢何益乎?”(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3《寄王龙溪》)

罗近溪到扬州,约王龙溪、钱绪山来南京参加天坛道观会讲,二人竟然没有来(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秋,罗近溪参加江西省城大会,并且参加了“九邑大会”(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仲冬,朱镇山、曾元山、沈古林等在福建重修养正书院,聂双江撰文以记之(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卷5《重修养正书院记》)。

闾东在陕西刊刻《阳明王先生文集》(闾东本《阳明王先生文录》卷首《重刻阳明先生文集序》)。吴震先生说:“该本卷末附刻曾才汉辑、钱德洪校《王阳明先生遗言录》、朱得之编《稽山承语》。前者相当于今本《传习录》下卷,然其中所载阳明语多有未见于《传习录》或《王阳明全集》者,故极有学术价值。”(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170页)

嘉靖三十年(1551),辛亥,56岁

夏,罗念庵访戚南玄于南谯书院,与诸生讲学(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7《南谯书院记》)。孙蒙泉、蔡汝楠在湖南刻《传习录》(又称衡湘书院本)(孙蒙泉《刻阳明先生传习录序》)。

秋,王龙溪到天池山(在湖州府武康县境内)访玉芝法,出示王阳明亲手书写的答良知二偈卷(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8《和良知四咏》)。王龙溪带着周顺之,“将历观东南诸胜,遇同志之区,随缘结会,以尽切磨之益”,有道山亭之会(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道山亭会语》)。

罗念庵与朋友们的往来逐渐多起来(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录》卷4《答项瓯东》)。罗念庵作《夏游记》,质之王龙溪。王龙溪不以为然(罗洪先《念庵罗先生集》卷5《甲寅夏游记》)。

邹东廓避暑武功,当时多主张“默识”(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罗近溪回到家乡,举办“里仁会”(罗近溪《罗近溪先生全集》卷10附集)。

巡按贵州监察御史赵麟阳在龙场建阳明祠。后五年,罗念庵撰《龙场阳明祠记》(《王阳明全集》卷36)。

沈思畏在福建刻《传习诸录》,后附有《大学或问》、《朱子晚年定论》(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6《别言赠沈思畏》)。

薛方山出任浙江提学副使,建“宁波正学祠”,合祀陆象山的四位甬籍大弟子杨慈湖、袁和叔、沈叔晦和舒元质(薛应旗《方山薛先生全集》卷22《宁波正学祠记》)。

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57岁

九月重阳,钱绪山与王龙溪一起访戚南玄于南谯,举行“南谯会”(王畿《龙溪集》卷19《祭戚南玄文》)。

冬,钱绪山与王龙溪再往南谯(王畿《龙溪集》卷20《南玄戚君墓志铭》),后在南谯增录并刊刻《朱子晚年定论》。

二月,浙江提学副使薛方山改绍兴的“新建伯祠”为“阳明先生祠”,并自称“窃幸私淑”(薛应旗《方山文录》卷22《更定阳明先生祠额告文》)。

冬,聂双江到北京,与何良俊为同僚。何良俊称赞聂双江绝口不及讲学(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4)。

邹东廓举行“复古会”,在会上主张戒惧于不睹不闻(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兵部佥事沈谧在江西南昌,恢复了过去王阳明在南昌时的五个社学,即东面的义泉书院、南面的正蒙书院、西面的富安书院、西面的镇宁书院和北面的龙池书院(《王阳明全集》卷36)。

在归安县竹溪,长春书院得到重修,唐一庵撰文记之,称近世书院“惟声誉,立异同,弄笔墨而徼利达而已”(《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587页)。

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58岁

秋,吕怀聚徒于滁州阳明祠,钱绪山到会,并“与吕子相论致良知之学无间于动静,则相庆以为新得”(《王阳明全集》卷26)。

钱绪山为周贤宣的父母写墓志铭(《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43页)。

徐阶、聂双江、欧阳南野、程松溪等人在北京主持“灵济宫大会”。这一年是会试之年,各地应试举子云集北京,故参与“灵济宫大会”的人“至千人”(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7《徐阶传》)。

罗近溪考取进士以后,出为太湖县知县,在此期间,他敷衍“圣谕六条”,作为乡约讲规之辅助(罗近溪《罗近溪先生全集》卷10附集杨复所《罗近溪先生墓志铭》)。

三月,王龙溪奔赴“南谯会”,路过滁州,去瞻拜新建于紫薇泉上的阳明祠。与王龙溪同年考中进士的吕巾石召集同门诸君子及当地优秀人才共几十人,大家聚于阳明祠相互质疑,以求印证(王畿《龙溪会语》卷1《书滁阳会语兼示水西宛陵诸同志》)。

夏四月,罗念庵、邹东廓、唐一庵、王龙溪、唐荆川、方湛一会于当湖[1](沈懋孝《沈太史全集》收《贲园草·来泉上人七十序》)。

五月,罗念庵赴“匡庐之会”,王龙溪却没有来(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5《甲寅夏游记》)。

宋仪望按河东(即陕西),刻《阳明先生文集》(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卷1《河东重刻阳明先生文集序》)。

嘉靖三十三年(1554),甲寅,59岁

秋,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闾董、宁国知府刘起宗建水西书院于泾县,举宁国六邑大会,礼聘钱绪山、王龙溪“间年至会”(《王阳明全集》卷36)。钱绪山于水西精舍刊刻《传习续录》(《续刻传习录序》),并在宁国与贡安国谒师祠于琅琊山(《王阳明全集》卷36)。

其间,歙县知县史桂芳常与钱绪山、王龙溪等人“相质正不倦”。

春,受何吉阳邀请,王龙溪到江西广信府上饶县的闻讲书院会讲(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闻讲书院会语》)。

王龙溪在徽州的斗山书院会讲,胡东洲此时拜到龙溪门下(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5《祭胡东洲文》)。

郭平川六十岁做寿,邹东廓等会讲于东山(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2《平川郭郡侯寿言》)。

罗念庵、王龙溪、邹东廓、刘师泉等三十三人举办“玄潭会”(罗洪先《罗洪先集》卷12《夏游记》)。

钱薇卒。钱薇(1502—1554),字懋薇(一作懋垣),号海若,海盐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由行人擢礼科给事中,因星变极言主失,明世宗深畏之。又疏谏南巡,斥为民。既归,专务讲学,足迹不及公府。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著有《承启堂稿》二十九卷。钱薇与钱绪山为同年友,交情甚好。钱薇有诗《钱绪山见访夜坐》(钱薇《承启堂稿》卷3)、《赠别钱绪山》(钱薇《承启堂稿》卷6);有书信《寄钱绪山》(钱薇《承启堂稿》卷15)、《复钱绪山》(钱薇《承启堂稿》卷16);还为钱绪山母亲写《钱绪山尊堂像赞》(钱薇《承启堂稿》卷25),为钱绪山父亲诗集写《云夜吟序》(钱薇《承启堂稿》卷17)。

嘉靖三十四年(1555),乙卯,60岁

曾才汉将钱绪山收集的阳明先生遗稿,加上自己所搜集的部分材料,命名为《遗言》,在荆州刻行。钱绪山认为“采录未精”,于是“删其重复,削去芜蔓,存其三之一,名曰《传习续录》,复刻于宁国之水西精舍”(《王阳明全集》卷3)。

大司马胡梅林,当年还只是余姚县令。钱绪山早就已经看出他“必为当今名将”,劝其读阳明先生的奏疏、文移。这一年,倭奴焚掠乡居,绪山先生撰写《团练乡兵议》,用来帮助胡梅林。钱绪山后来还向胡梅林推荐门人戚继光、梁守愚,最终二人均成就了抗倭大功。胡梅林曾感谢钱绪山说:“开始的时候我还怀疑您是儒家学者,不熟悉军事谋略,现在才知道您是善于发现军事人才的啊!”(《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9页)

巡抚浙江御史胡宗宪、提学副使阮鹗在天真书院建仰止祠,用来祭祀阳明先生(《王阳明全集》卷36嘉靖三十四年条)。

春,王龙溪将要去参加水西会,经过太平县,受杜质的邀请,在九龙庵举办了一次讲座,参会者有三百多人,包括农、工、商、贾。王龙溪强调“四民异业而同道”之说(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7《书太平九龙会籍》)。

春,邹东廓举办“复古会”,“极论好学辨志之旨”(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春,万枫潭、谢高泉一同前往贵州龙场,寻访阳明先生之旧迹,“修葺祠宇及君子亭、何陋轩、玩易窝等处”(万枫潭《枫潭集钞》附录万枫潭《行年状略》)。

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61岁

四月,钱绪山来到蕲(安徽省宿州市)之崇正书院。湖广兵备佥事沈思畏请求他在蕲地刻行阳明先生尚未面世的遗言。钱绪山又从阳明先生逸稿中,“采其语之不背者,得一卷;其余影响不真,与《文录》既载者,皆削之,并易中卷为问答语,以付黄梅尹张君增刻之”(《王阳明全集》卷3)。与此同时,沈思畏还嘱咐钱绪山撰写《仰止祠记》。

钱德洪与王龙溪共“主水西会,往来广德”。

同年,“钱子德洪聚青原、连山之间,议葺阳明先生年谱”(邹守益《东廓集》卷5《勉董明建兆明诸友丈量》)。

受钱德洪的请求,罗洪先为钱氏瑞云楼题匾额“瑞云楼遗址”五字,并写《瑞云楼遗址记》(罗洪先《石莲洞罗先生文集》卷13)。

万表卒。万表(1498—1556),号九沙山人、鹿园居士,浙江鄞县人。他是明代的一位儒将,曾多次带兵击退倭寇的侵袭,又是浙中王门的中坚力量之一,著书甚富,有《海寇前后议》、《济世良方》、《灼艾集》、《经济文录》、《玩鹿亭稿》等,均见于《四库全书总目》。万表与钱绪山有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存相关文字三篇(《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37—439页)。

冬,罗近溪、宋仪望、吕沃洲、何吉阳、胡庐山、邹颖泉等在京联合同志聚会讲学(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212页)。

嘉靖三十六年(1557),丁巳,62岁

黄九成移居天真书院,跟随钱绪山、王龙溪游学,“绪山大器之,黄因执贽为弟子,愿终身禀学焉”(焦竑《澹园集续》卷10《参议黄公传》)。

端阳日,钱绪山在天真精舍之传经楼,为王阳明的《家书墨迹四首》写题跋(《王阳明全集》卷26)。

朱衡、刘道、刘弼、刘岘、王舜韶、吴文惠、刘中虚等迎接钱绪山讲学于精修观,并着手修建纪念阳明先生的书院。[2]

钱绪山到青原参加“复古会”(《惜阴会语》)。

邹守益编著《王阳明先生图谱》一册,并委托钱绪山续其后(《王阳明全集》卷41)。

唐尧臣据胡宗宪之命,重刻《阳明先生文录》于杭州天真书院(《王阳明全集》卷41)。

邹东廓在白鹭洲书院会讲,发明《学》、《庸》合一之旨。王敬所率领一千多学生听讲(《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四月,王龙溪赴宁国府“水西会”,参会人员有沈思畏、梅纯甫、汪周潭、周顺之等一百余人,大家在一起“晨夕聚处,显论微言,随处证悟,充然各自以为有得”,“会自四月朔至十三日而解”(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水西同志会籍》)。

五月,王龙溪到婺源参加“星源会”,洪觉山组织几十人,大家朝夕相处,“颇有所发明”(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书婺源同志会约》)。又到福建三山,与王遵岩、阮鹗等人相会,大家互酬问答,相与寻绎(王畿《龙溪会语》卷2《三山丽泽录》)。

夏,王龙溪到新安参加“福田会”(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书进修会籍》)。

督府胡宗宪邀请老师邹东廓到杭州西湖的万松书院讲学,来会的有三百人(沈懋孝《沈太史全集》收《水云绪编·讲学述》)。

秋,邹东廓等举行“青原会”,李见罗“侍东廓老师于青原会上”(李见罗《观我堂稿》卷7《答李汝潜书·五条己卯》)。

当时京师有“讲学会”,耿天台参会,但“无当于心”(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8《观生记》)。

宋仪望起复为御史,在京师与胡庐山、邹颖泉、罗近溪等人立会讲学,“每会至百数人”(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卷4《奉贺胡母大夫人八十寿》)。

嘉靖三十七年(1558),戊午,63岁

阳明先生已过世三十年,而钱绪山撰写年谱尚未成功。罗念庵来信来催促(《行状》)。

王龙溪经过宛陵,在水西举办讲会,与钱绪山分主教席(沈懋学《郊居遗稿》卷5《王龙溪翁老师八十寿序》)。

“嘉靖戊午怀玉书院工成。……初山长绪山钱子应聘入山,既正皋比之席,乃驰疏约会山长巾石吕子赴焉,吉阳胡子、近庵桂子、学愚吴子暨予小子浚偕往。时己未四月乙卯也。盍簪之朋凡百十人相与印证此学,期于大同,其聚甚乐。”(夏浚《月川类草》卷5《叙怀玉书院志目·易简堂记》)“巾石吕子、绪山钱子,膺当道,聘主怀玉之教事,诸生悦其教,惕然有省也。德兴王生守胜嘉会良臣,程生一麟、一龙、尚仁、祝生眉寿,相与筑舍于文麓之阳,以肃众志。二师咸有训词。予因所习,以助切磋。”(《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1页)据《饶州府志》卷7《学校志·书院》载:“绪山书院,明嘉靖戊午,王守胜、祝眉寿等构屋于十五都,文川都御史吉阳何公匾以‘文麓精舍’;辛酉,御史浮峰张公更名‘绪山’;万历乙未,祝惟敬等改建十七都。”(《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1页)

胡宗宪刻《传习录》,首次将三卷合刻。

钱绪山原配夫人诸氏卒。诸氏有懿德,早钱绪山十六年而卒(《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9页)。

王敬所、何吉阳在南昌府贡院建正学书院,罗念庵撰《正学书院记》,论“今日讲学”(《新修南昌府志》卷27罗洪先《正学书院记》)。

邹东廓等会讲于复古书院,与聂双江、罗念庵、刘师泉等辩论“寂感”问题。冬天,刘邦采、刘阳等人建了复真书院(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徐阶、何迁等在京师,恢复了“灵济宫大会”(徐学谟《世庙识余录》卷21)。

郭汝霖刊刻聂双江与王龙溪论学之书《致知议略》(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卷8《致知议略序》)。

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64岁

王宗沐延请钱绪山、吕怀到怀玉书院主持书院教学事务(王宗沐《敬所王先生集》卷16《怀玉书院碑》)。钱绪山应邀为怀玉书院《朱子晚年定论》重刻本作序。

郭汝霖倡议,在永丰县创建太极书院。书院终于落成(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卷10《太极书院碑》)。

嘉靖三十九年(1560),庚申,65岁

钱绪山“复约于怀玉,同志自远而集,凡百余人”。期间,邹东廓亦赴钱绪山怀玉之约,偕刘狮泉、陈明水、管南屏等“论致良知之学于信(今江西上饶)之闻讲坛”;会后钱绪山又推介邹东廓去越地祭扫阳明墓。

“督抚胡宗宪建(钱王)祠于灵芝寺址,塑三世五王像,春秋致祭,令其十九世孙德洪者守之”(张岱《西湖梦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当时钱绪山正闲居在越国,“念先德不暴于天下后世,故思从而表之”,遂于杭州刻马荩臣的《五代史吴越世家疑辩》,并写《五代史吴越世家疑辨序》。而夏浚在《五代史吴越世家疑辩序》上又写了《跋》(《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0页)。

徐阶、李石麓在京师主持“象所”大会,胡柏泉被推为主讲,主讲“定性说”,时值春试,到会者将近三千人(沈懋孝《沈太史全集·水云绪编》),另有说近五千人(黄宗羲《宋元学案》卷13《明道学案上》)。

邹东廓年届七十,来祝贺的人达千人(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卷4《寿大司成东廓邹公七十序》)。

邹东廓赴怀玉,举行“江浙同志大会”(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7《广信讲语》)。

邹东廓应胡宗宪的邀请,到浙江拜谒阳明祠,并在天真书院会讲(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嘉靖四十年(1561),辛酉,66岁

钱绪山将王阳明作于弘治初年(三十岁以前)的《上国游》汇编成《文录续编》一卷(今《王阳明全集》卷29),单独刊刻(《王阳明全集》卷41)。

饶州御史张浮峰将文麓精舍更名为“绪山书院”,邹守益写《绪山讲院教语》“以助切磋”(《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1页)。

邹东廓举行“复古会”(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4《东廓邹先生传》)。

夏,耿天台回到家乡,与耿定理、耿定力等诸友相会于万寿寺,大家谈及《愣严经》的“风性无体”(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10《愣严译》)。

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67岁

钱绪山与胡庐山赴江西安福丧吊邹东廓。邹守益(1491—1562),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江西省安福县边村乡新背老屋里村)人。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为阳明先生的高足与良友,是江右王学的开山与掌教,其王学造诣的精深和见解的超群无与伦比,在传播王学的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宣传教育工作功不可没。著作有《东廓文集》、《诗集》、《学豚遗集》等,今有《东廓邹先生遗稿》传世,凤凰出版社2008年推出点校本《邹守益集》。邹东廓与钱绪山关系甚密,曾有诗《中秋同绪山兄彭崐佩玩月》、《雨夜闻绪山龙溪二君至志喜》、《绪山同师泉岩泉诸生九日升连岭四角峰顶上》、《入徽州界宿道湖怀绪山诸君》(《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47—448页),并为钱绪山父亲心渔翁写《余姚心渔翁墓表》和《四然翁赞》(《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65页)。

钱绪山来吊唁邹东廓,顺便将《阳明年谱》初稿拿到吉安,就正于罗念庵。罗念庵为之删繁举要,润饰是正,而补其阙轶。其文则删省,其事则增补,计为七卷(《王阳明全集》卷41)。

十月,钱绪山到江西,船从章江出发,南昌的各位朋友追来相送,先生面对诸生评论罗念庵的学术,“诸生闻之,俱觉惕然有警”(《王阳明全集》卷37)。

十一月,钱绪山到广信怀玉书院,与罗念庵一起考订《阳明年谱》草稿。

陈九川卒。陈九川(1494—1562),字惟溶,又字惟浚,号竹亭,后号明水。江西临川人。明中期理学家、诗人。拜王阳明为师,是江右王门的代表人物。著有《明水先生集》十四卷和《传习续录》等书。曾有《简钱绪山刑曹》(《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42页)。

仲冬,王龙溪从南昌奔赴抚州,与曾元山、傅石井、陈偕所等拟岘台聚会讲学(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抚州拟岘台会语》)。

罗近溪在京师大修部司火房,召集罗一山、万合溪、刘小鲁、李见罗、徐鲁源等,日夕相聚讲学。不久,罗近溪出守宁国府(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嘉靖四十二年(1563),癸亥,68岁

四月,《阳明年谱》最终完成。

五月,钱绪山持《阳明年谱》书稿再次拜访罗念庵,请罗念庵为谱作序(罗洪先《念庵罗先生全集》卷24《念庵行状》)。

由胡松、王健初刻《阳明年谱》于杭州天真书院,卷首载“钱德洪编述,王畿补辑,罗洪先制删正,胡松等校正”等字样(《王阳明全集》卷41)。

邓豁渠到江西,拜访罗念庵于石莲洞(邓豁渠《南询录》)。

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69岁

春,钱绪山与王敬所共同举办“赤城会”,后来回到杭州的天真书院(《王阳明全集》卷37)。

云兴书院成立。嘉靖三十六年(1557),钱绪山在精修观讲学,并着手在当地建纪念阳明先生的书院,中途遭到非议。直到此年,书院才算落成(《王阳明全集》卷36)。

十二月十六日,钱绪山安葬了自己的妻子诸敏惠及长子钱应度、次媳王氏于余姚(《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178页)。

春,王龙溪与李见罗会于武林金波园,两人有浃旬之会(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6《书见罗卷兼赠思默》)。

暮春,王龙溪奔赴“水西会”,路过阳羡,与耿天台相会,两人住在张公洞,谈论学术多日(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8《观生记》嘉靖四十三年甲子条)。王龙溪应宁国知府罗近溪之邀请,到宁国举行“宛陵会”。罗近溪召集宁国府六邑之士友达千余人,举行讲会,讲会之前有歌童举乐合歌(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宛陵会语》)。

秋,王龙溪主讲杭州“天真书院会”,唐一庵、沈懋孝、周都峰、徐龙湾等随之(沈懋孝《沈太史全集》收《石林蒉草·别两先生叙》)。

罗近溪在宁国府泾县重修水西书院,联合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州的读书人讲学于其间(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冬,耿天台与罗近溪在南京的明道书院讲学,管志道、曹胤儒、李天植等列席(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查毅斋、焦洪潭、萧拙斋、许颖阳等结“台山社”,在台山山中云龙庵举办讲会(《阐道集》卷6《碧鸡篇序》)。

张岳上条陈,力陈讲学之弊(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卷17)。

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70岁

钱绪山“作《颐闲疏》,驰告四方,自是不复远游,相期同志春秋会于天真”(周汝登《圣学宗传》卷14)。

孙应奎写《与绪山钱洪甫》二首(《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46—447页)。孙应奎,字文卿,号蒙泉,余姚人。生卒年不详。登嘉靖八年(1529)进士。正德十六年(1521),与钱德洪一道拜在阳明先生门下,撰有《燕诒录》十三卷。“《与绪山钱洪甫》二首”题下有“时寓天真”,故附于此。孙应奎与钱德洪同拜阳明先生门下,至此有四十四年,正与文中“不枉四十余年同门之义”相合。此时钱德洪大概正在着手编《文成全书》,要将孙应奎也列入编者之中,孙应奎这两封信表示谢绝之意。

春,王龙溪在南京举行“为仁堂”讲会,与会者有李克斋、耿天台、蔡白石等人(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4《留都会纪》)。王龙溪应洪觉山之邀请,赴“新安福田会”,新安六邑的士人与会,讲会持续十余天,大家都感觉大有收益,强调“不可以一日不讲”(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新安福田山房六邑会籍》)。

春,罗近溪进京朝觐,向首辅徐阶进言,应该以讲学为首务,深得徐阶赞同。于是罗近溪召集士卿大夫在灵济宫聚会讲学。徐阶手书程明道《定性书》一篇及“学者识仁”四字,令人送到聚会之所(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夏,王龙溪赴江西吊唁罗念庵,又到安成、永丰祭拜聂双江、邹东廓,回到南昌,与魏敬吾、李见罗等人商定“洪都同心会”,每岁四会,季月望为始,以十日为期(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洪都同心会约》)。王龙溪赴“江右之会”,经过南康,在白鹿洞为诸生讲学(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7《重修白鹿书院记》)。

王龙溪到嘉兴平湖县,住在陆与中的天心院,讲王阳明的良知学,徐水南、沈懋孝等一百几十人从游。

耿天台在南畿任督学,建吴陵书院,专门用来祭祀王心斋(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卷9《东淘精舍记》)。

嘉靖四十五年(1566),丙寅,71岁

钱绪山将新收集到的《大学问》(成书于嘉靖六年)、《五经臆说》(成书于正德三年)及序、书、记、疏等汇编成《文录续编》六卷(即今《王阳明全集》卷26至卷28),连同阳明幼子王正亿编录的《阳明先生家乘》三卷(后更名为《世德纪》,今《王阳明全集》卷37、38),由嘉兴知府徐必达合刻(《王阳明全集》卷41)。

正月,罗近溪在从姑山建前峰书屋,在此讲学,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六月,耿天台在南京建崇正书院落成,聘请焦澹园为主教(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8《观生纪》嘉靖四十五年条)。

八月,唐一庵、王龙溪、管南屏、王敬所、孙蒙泉、胡石川等,在杭州金波园聚会,与会者达一百多人(唐枢《木钟台集》收《六咨言集·金波园聚友咨言》)。

袁了凡从学于王龙溪,推王龙溪为“思贤书院会”的会主(袁黄《袁氏丛书》收袁仁《庭帷杂录》)。

隆庆元年(1567),丁卯,72岁

明穆宗登位,给事中岑用宾、御史尹校等推荐钱绪山,说他潜心理学,可以充当朝廷顾问,以此也可以在朝堂上树立一个表率。但是吏部复议后认为钱绪山年已逾七十,不适宜让他烦劳政事,仅仅象征性地提升了他的官阶(《墓志铭》)。

周海门等人有“八士会”,以纪功过格作为会录(周汝登《东越证学录》卷9《题重修八士会录》)。

王塘南、陈蒙山在庐陵县创“西原惜阴会”(《庐陵县志》卷14《典礼·书院》)。

隆庆二年(1568),戊辰,73岁

钱绪山再次对《阳明年谱》作了修订,并补录了《年谱附录》(《王阳明全集》卷41)。

王龙溪应姜凤阿、周顺之的邀请,到南京鸡鸣寺凭虚阁讲学,六馆诸生观者如堵(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5《南雍诸友鸡鸣山凭虚阁会语》)。

王龙溪在当湖的天心书院,与周梦秀等八人结契,相约“共竟斯道”(丁宾《丁清惠公遗集》卷6《祭王龙溪先师》)。

季冬,王龙溪从云间回来,经过嘉禾,与诸位友人住在东溪山房,在众人启请下,王龙溪讲了“愤乐之义”(王畿《龙溪会语》卷3《愤乐说》)。

冬,王龙溪应蔡春台邀请,到苏州竹堂讲学(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5《竹堂会语》)。

欧阳乾江在京师与几十位志同道合者举会于灵济宫、西瓦厂(胡直《衡庐精舍藏稿》卷24《欧阳乾江先生行状》)。

隆庆三年(1569),己巳,74岁

冬,何心隐听说钱怀苏去世,“往哭之”,与夏道南一起前往杭州讲学(《何心隐集》卷4《上祁门姚大尹书》)。

王东厓携带《王心斋语录》到江西,向宋阳山、聂泉厓、郭一厓、董蓉山等人求正,后编集成四册,付梓(王襞《东厓王先生遗集》卷下,王元鼎《东厓先生行状》)。

邹聚所在家乡与友人一起讲学,刘元卿等人追随于他(邹德涵《邹聚所先生外集》收邹德溥《伯兄汝海行状》)。

隆庆四年(1570),庚午,75岁

春,王塘南北上经过浙江,在钱王祠谒见钱绪山,谓“钱公论学谆切”(王时槐《王塘南先生自考录》隆庆四年庚午条)。

八月朔日,钱绪山帮助沈启源编阳明先生的《三征公移逸稿》,并撰写了题识(《王阳明全集》卷30)。

三月,礼科给事中胡价上疏,请求禁止督学宪臣聚众讲学,当权者面从之(《明穆宗实录》卷43隆庆四年三月庚午条)。

隆庆五年(1571),辛未,76岁

仲秋,王龙溪赴新安福田会(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2《建初山房会籍申约》)。

罗近溪周流天下,遍访同志,曾大会南丰、广昌、韶州等地,还聚会于刘仁山的书舍(罗近溪《罗近溪先生全集》卷10附集,杨复所《罗近溪先生墓志铭》)。

宋仪望任福建提学副使,工作之余为学生发明《大学》“致知”之学的入门正脉。刻《阳明文粹》,又刻邹东廓、欧阳南野二人《文选》(胡直《衡庐精舍续稿》卷6《宋华阳先生行状》)。

秋,谢廷杰巡按浙江,“以兴学崇道为务”,“谒先师祠,正祀典,置赡田,饬祠宇”,仿《白鹿洞规》作《天真精舍志》(孙应奎《燕诒录》卷6《天真精舍志后序》)。

李卓吾担任南京刑部员外郎,每天与朋友讲学论道(焦竑《焦氏笔乘》卷4《读书不识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甘若虚与刘元卿等在东山禅林聚讲,后来又有“明新书院会”(曾同亨《泉湖山房稿》卷26《若虚甘公墓志铭》)。

隆庆六年(1572),壬申,77岁

巡按浙江的谢廷杰将钱绪山所删订的《传习录》上卷、中卷,以及当时已“各自为书,单行于世”的钱绪山所搜集编纂的《传习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年谱》和《世德记》,“合梓以传”(《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498页)。隆庆谢氏刻本问世以后,几百年来,据此本刻印的《王阳明全书》多达二十几种版本。在众多阳明著作版本中,唯有明隆庆刻本《王文成公全书》被收入王重民先生所编《中国善本书提要》。王重民先生说:“《四库全书》即据此本著录,《四部丛刊》先印崇祯本《阳明集要》十五卷,后获此本,又影印以更换之。此本间有补版,当是后印。”(王晓昕《阳明心学摭论》,第27页)

五月,钱绪山撰《瀛山三贤祠记》。瀛山书院位于浙江淳安县城西北四十里,肇始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中宣大夫詹安为子弟读书应举而建双桂书堂。南宋时,詹仪之与朱熹、张栻、吕祖谦、真德秀相友善,瀛山书院成为弘扬朱子理学之地。明隆庆年间,王龙溪门人周恪任遂安县令,在方应时家族协助下复建瀛山书院,于隆庆三年(1569)九月成,请王龙溪撰《瀛山书院记》。隆庆六年(1572)二月,瀛山书院建三贤祠,用来纪念朱子、詹仪之和周恪,请钱绪山撰《瀛山三贤祠记》。钱、王二文均以朱子晚年定论作为突破口,意在促使书院在学术上由朱子学转向阳明心学(兰军、邓洪波《书院文献编纂与尊朱辟王实践——以瀛山书院为中心的讨论》,《湖南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耿定理、李逢阳、徐鲁源、李卓吾、焦澹园等人在南京等地相聚讲学(耿定向《耿天台先生全书》卷8《观生纪》)。

刘元卿等在安福县创立复礼书院(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7《复礼书院记》)。

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癸酉,78岁

钱绪山平时善于养生,到老身体一直强壮,只是此年冬天开始感到有一些衰弱。次子钱应乐极力劝父亲回到余姚老家,以方便奉养尽孝(《墓志铭》)。

罗近溪应诏起用,在奔赴京师的路上,经过饶州、安庆、宁国、南京、扬州等地,所到之处相知同志纷纷邀请会讲,无日不会。罗近溪也有意慢走,“名虽入京,实则联友共学”(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罗近溪起复,出任东昌知府,建见泰书院;邹顾泉时任提学副使,建愿学书院,张后觉主讲其中(《明史稿列传》卷160《张后觉传》)。

王塘南立家会,“每月以望日集家庭兄弟子侄会于家,一以孝悌慈祥勤勉”(王时槐《王塘南先生自考录》万历元年癸酉条)。

兵科给事中赵息诚上疏,请罢王阳明从祀,说了许多有关阳明先生的坏话(《神宗实录》卷11万历元年三月乙酉条)。

万历二年(1574),甲戌,79岁

九月,钱绪山想到要与志同道合的友人相会,忽然叫仆人准备好行装,到杭州住在祖先祠堂表忠观里,饮食言笑如同平常(《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9页)。

十月二十六日,钱绪山早早起来穿衣戴帽而坐。二十七日丑时,气息渐渐微弱,奄然逝于杭州钱王祠,享年七十九岁(《徐爱 钱德洪 董沄集》,第419页)。

十日后,次子钱应乐扶着钱绪山的灵柩回到了余姚。

十二月三日,钱绪山被安葬在胜归山玉屏峰下。门人萧良幹题曰:“大儒绪山先生之墓”(《余姚县志》卷15《塚墓》)。

仲夏,王龙溪与张阳和在会稽云门山中讲学(王畿《龙溪会语》卷6《书同心册后语》)。

罗近溪赴任云南按察使司屯田副使,顺道回到家乡,举行玄妙观讲会;到云南途中,登华盖山,又举行乐安大会(罗近溪《盱坛直诠》卷下)。

秋,罗近溪在乐安县鳌溪讲学,当时县令汪心村为他建鳌溪书院(罗汝芳《罗明德公集》卷1《乐安讲会题名序》)。

八月,胡庐山、欧阳乾江等举行“青原会”(胡直《衡庐精舍藏稿》卷24《欧阳乾江先生行状》)。

宋仪望在京师举行灵济宫讲会(曾同亨《泉湖山房稿》卷22《华阳宋公墓志铭》)。

耿天台、邹聚所、周友山、耿叔台等人在京师举会讲学(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第315页)。

万历三年(1575),乙亥

春,王龙溪的门人查铎与俞允升、程平甫、萧以宁一行四人“由武林吊绪山先生”,王龙溪因有云间之行,不能送钱绪山最后一程(王畿《龙溪会语》卷首,查毅斋《龙溪先生会语后序》)。

万历十五年(1587),丁亥

安徽泾县之水西书院毁后重建,书院祭祀阳明先生,以王心斋、邹东廓、欧阳南野、钱绪山、王龙溪等五人作为配祀(《泾县志》卷9,张尧文《复建水西书院记》)。

【注释】

[1]当湖,在嘉兴平湖县。

[2]《王阳明全集》卷36《年谱附录一》记载:“是城四十年前犹为赤土耳”,依赖阳明先生“荡平诸峒,百姓始得筑城生聚”。阳明先生平定南、赣峒贼是在正德十二年(1517),据此可确定钱绪山讲学于精修观当在此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