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比较:人类精神的觉醒

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比较:人类精神的觉醒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相异的偏向更随着历史的长河而逐渐被放大,在中国与西方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迥异的影响。但晚年政治思想转向认同法治的作用。孔子以仁释礼,通过统治者修己德、安百姓,使各阶层 “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德治思想就是中国古代人类精神觉醒过程中在政治思想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最后,笔者深感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与西方先哲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后世影响的研究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比较:人类精神的觉醒

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希腊和印度几乎同时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开始对所处的时代的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世界上所有三个地区 (中国、印度、希腊) 的人类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人类体验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他们探询根本性的问题。”[3]“这个时代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创立了人类仍赖以存活的世界宗教之源端。”[4]

刘家和先生总结过轴心时代人类精神觉醒背景下,希腊、中国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本身等问题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他概括说,希腊形成了科学研究的传统,揭示出人类平等的内在矛盾,把人理解为政治的(城邦的) 动物;而中国形成了人文研究的传统,以具有 “礼” 的形式的“仁” 使现实的有差别的人同一起来,把人理解为伦理的动物。[5]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古代中国圣人与希腊先哲在各自治国方略的观念上出现了一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状况,反映出两个文明在人类精神觉醒背景下,其政治思想层面的各自特点。而相异的偏向更随着历史的长河而逐渐被放大,在中国与西方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迥异的影响。

孔子柏拉图所处的时代具有某些相似的特点,那就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血缘关系在希腊、中国都经历了削弱、解体的过程,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日趋尖锐,小邦林立的状况更加剧了矛盾的复杂性和斗争的激烈程度。当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力量来控制和统治人们的思想。先前稳定和谐生活状态被打破,更促使思想家们为各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而广开思路。

孔子的仁礼学说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从孝悌、修身、齐家入手,而后治平天下,孔子向往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统一局面;孔子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崇尚先王的 “人治”,德治设计的最高统治者应当是修己成圣而后外王;他强调君臣父子的秩序,庶富教的养民手段体现了其以民为本的思想特色;德化教育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学而优则仕” “举贤才” 使君子成为贤相。如此妥善调整社会各阶层关系旨在建立等级有序、仁爱和谐的理想社会。而柏拉图是以 “正义”和善为最高理念,以哲学的逻辑思考来构建三个等级分工有序的 “理想国”,第一、二等级实行公有制,理想国的模式是城邦,以议事会制度的形式产生充满智慧的 “哲学王”,保证正义的延续。其创办的学园教育内容兼有哲学、几何、天文等学科。但晚年政治思想转向认同法治的作用。

孔子以仁释礼,通过统治者修己德、安百姓,使各阶层 “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德治思想就是中国古代人类精神觉醒过程中在政治思想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而柏拉图 “正义” 的理念更为西方后世政治文明的发展留下了诸多的空间,理论先于实践的思维模式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也对西方的政治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由于 “轴心时代”人类精神的觉醒,从而也形成了中国与西方各有特点的政治文化传统,它对于直至今天世界范围的政治生态和政治思维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进一步研究那个时代背景下孔子德治思想所具备的特点,对我们今天来说极具现实意义。但由于受到基础、学识、时间、精力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书的研究在很多方面仍有待深入和提高。最后,笔者深感孔子的德治思想及其与西方先哲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后世影响的研究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www.xing528.com)

[1] 参见晁福林:《先秦时期 “德” 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载 《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

[2] 参见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3] [德]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4] [德] 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5] 参见刘家和:《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载 《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572-5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