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对比研究的关键问题

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对比研究的关键问题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屹立于东西方的两位享誉世界的思想文化巨人。孔子与柏拉图当时都身处政局动荡的乱世,中国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他们参与政治的态度变化也有类似之处。孔子与柏拉图值得后人称道和借鉴之处甚多。这正是我们所要比较研究的内容。

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对比研究的关键问题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孔子柏拉图分别是屹立于东西方的两位享誉世界的思想文化巨人。从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经历看,虽然柏拉图 (公元前427-前347年) 的生活年代略晚于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年),但他们都处于人类精神觉醒的 “轴心时代”,又都堪称各自文明的代表人物之一。因此,两人的比较具有刘家和先生所说的 “横向的共时性 (synchronic)”,[64]也就是可以通过分析比较来说明古代中国与古希腊之间同一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的异同。

从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经历看,两人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孔子与柏拉图当时都身处政局动荡的乱世,中国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据 《史记·太史公自序》 记载,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65]卿大夫丧身亡家者不知多少。古希腊也正处于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由盛而衰之际,民主政治的弊端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两人都出身于贵族之家:孔子乃宋国没落贵族子弟;柏拉图之父向上可推为王系家族,母亲也家世显赫,其曾祖父乃梭伦的亲戚兼朋友。孔子和柏拉图都是毕生勤奋好学、有卓识创见而博学广闻的哲学家,分别首创学说、奠定理论体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影响。他们是满怀政治抱负的思想家:孔子提出 “治国安邦” 的纲领,希望以 “仁礼” 治平天下;柏拉图绘制出了 《理想国》 和 《法篇》 蓝图。他们都重视社会改革,都具有“理性主义” 倾向,是中西两大人类文明奠基者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参与政治的态度变化也有类似之处。起初他们都对政治满怀热情,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孔子曾周游列国十四年,不辞艰辛地推介自己的政见,柏拉图最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在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曾游学各地十二载。其后为实现政治理想,还应邀三次赴西西里。最后他们二人都对政治实践彻底失望,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中,他们不仅提出了光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而且都长期亲自办学、创建学园,是业绩斐然的教育实践家。孔子与柏拉图值得后人称道和借鉴之处甚多。他们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相似的个人经历与贡献,上述诸项是二人可比性中的共同点。

但是由于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的社会条件不同,二人思想渊源和具体的政治思想有别,因而对比起来也有一些互异之处。对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活动加以比较后,可以初步看出:两人的治国方略都是企图建立等级差别下的不平等基础上的 “和谐社会”,但孔子主张德治主义,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政治,孔子重视 “仁” 和 “礼”;柏拉图重视的是 “善” 和 “正义”。孔子维护宗法制的传统,提倡家国同构、身国共治,重视先从修身、齐家做起,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主张国家君主集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柏拉图重视城邦体制,并无统一全希腊的理想,最重要的在于实现 “哲学王” 的统治,城邦中三个等级的人们恪尽职守,互不僭越,他认为这样国家、社会和个人才有保障。孔子靠人治的德治思想长期沿袭未变,而柏拉图本人政治理念前后有所变化,他三次西西里之行,目睹 “理想国” 难于实现,从而开始通过《政治家篇》 和 《法篇》 试图依靠法治达到 “次好” 的国家。孔子创始的儒家政治思想自汉代以后,长期被统治者独尊;而西方希腊罗马之后政治思想呈现多元化。孔子提倡文治,未充分重视军事,忽视工商业的发展,教育中缺乏自然科学知识;而柏拉图鉴于斯巴达的强盛而重视军事训练,也看重几何学等自然科学,重视希腊的航海和工商业。孔子“好古敏求”,重视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总结治国方略;而柏拉图更重视逻辑理性思考,从哲学理念上构建社会制度,因而经常失之空想。至于各自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这些特点?它们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又是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这正是我们所要比较研究的内容。本书将在下面各章中展开论述。

结合中西方思想文化史及社会发展的历程来分析比较两位思想巨人的治国方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不仅本身在学术上具有可比性,同时对研究中西社会思想史和政治体制沿革的不同走向也有现实的历史意义。

[1] (汉) 班固撰、(唐) 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77页。

[2]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页。

[3] (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0页。

[4](唐) 柳宗元:《柳河东文集》 (卷4),转引自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8页。

[5]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书法》,转引自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 (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8页。

[6] 钱玄同:《立论经今古文学问题》,载 《国学季刊》 第3卷第2号。

[7] (汉) 班固撰、(唐) 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77页。

[8](魏) 何晏:《论语集解·序》,转引自刘建国:《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概要》 (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8页。

[9] 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10] [英]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一卷),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11] [法] 卢梭:《爱弥儿》 (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1页。

[12] 参见 [英] 泰勒:《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 第二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30页。

[13] 参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14]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全二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0-101页。

[15] 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16] 参见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1、143页。

[17] 参见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4页。

[18] 参见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326、333页。

[19] 参见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196、203、24-25页。

[20] 参见刘家和:《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载 《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572-595页。

[21] 参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4-95页。

[22] 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 (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54-155页。

[23] 参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 (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7、190页。

[24] 参见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56-257、259页。

[25] 参见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157页。

[26] 参见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62页。

[27] 参见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学生书局1987年版。转引自王曰美主编:《儒家政治思想研究》 (收录于傅永聚、韩钟文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8-209页。

[28] 参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东海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转引自王曰美主编:《儒家政治思想研究》 (收录于傅永聚、韩钟文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3-191页。

[29] 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 (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54-155页。

[30] 参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 (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8-190页。

[31] 参见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61页。(www.xing528.com)

[32] 参见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6-78页。

[33] 参见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155页。

[34]参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 (先秦篇),东海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转引自王曰美主编:《儒家政治思想研究》 (收录于傅永聚、韩钟文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8-209页。

[35] 参见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 (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1-192页。

[36]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全二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1、141页。

[37] 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38] 参见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31、141页。

[39] 参见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59页。

[40] 参见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2、324页。

[41] 参见钱穆:《中国传统政治与儒家思想》,转引自王曰美主编:《儒家政治思想研究》(收录于傅永聚、韩钟文主编:《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41-146页。

[42] 参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43] 参见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6、79页。

[44] 参见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页。

[45] 参见刘家和:《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载 《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387页。

[46] [苏] 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蔡拓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75页。

[47]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 (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88页。

[48] (汉) 许慎撰、(清)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17页。

[49] 参见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1-22页。

[50]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169页。

[51] 巴新生:《试论先秦 “德” 的起源和流变》,载 《中国史研究》 1997年第3期。

[52] 赵吉惠等主编:《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9-10页。

[53] 陈科华:《儒家中庸之道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54] 袁玉立:《先秦儒家德性传统的核心价值》,载 《孔子研究》 2005年第3期。

[55] 晁福林:《先秦时期 “德” 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载 《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

[56] 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02页。

[57] 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1页。

[58] 参见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3-95页。

[59] 参见刘家和:《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载 《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381-382页。

[60] 刘家和:《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载 《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61] 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53-454页。

[62] 参见晁福林:《先秦时期 “德” 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载 《中国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

[63] 陈来:《古代宗教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页。

[64]参见刘家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载 《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65] (汉)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7页。此处引自 《春秋繁露·灭国》 的成语,与实数不合。梁玉绳 《史记志疑》 考证:《春秋》 及 《左传》 记载弒君三十七,亡国四十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