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与柏拉图:认识与教育的差异、长短

孔子与柏拉图:认识与教育的差异、长短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柏拉图一贯重视理性思考。柏拉图原创立新,著作颇丰。再者,柏拉图主张学生按不同年龄段划分与其年龄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的班次进行教育,而且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并主张对幼儿和妇女进行教育。柏拉图重视分不同层次级别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年龄段泛智有别的内容,对后来古罗马时代的昆体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均有重大影响。

孔子与柏拉图:认识与教育的差异、长短

关于知识和认识问题:

孔子认为知识来源于学,通过学而获得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习、行的过程,使感性知识转化和上升为理性知识。孔子好古敏求,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总结德治方略

柏拉图在所著 《泰阿泰德》 篇中,专门分析了什么是知识。他认为:“知识无非是知觉”;“知识在于思维”。而在 《美诺》 篇中,柏氏又说:“知识就是回忆。” 他在 《斐多》 篇中,主张 “认识就是灵魂的回忆”。总之,柏拉图一贯重视理性思考。柏氏从唯心的观点出发,认为知识来源于回忆,而不是客观存在。柏拉图精于理性思考,从哲学理念中构建全新的 “理想国” 社会制度,以实现正义

教育的内容方面:

一方面,通观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内容,基本不涉及鬼神宗教,这在上古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孔子 “述而不作”,深入研究和整理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比较柏拉图而言,孔子更加强调人文学科的教育,而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不够。孔子缺乏对于自然现象和规律单纯求知性的研究或提倡,甚至把涉及生产劳动的技艺当作士大夫无须过问的贱业弃置一旁。这与孔子思想的保守性不无关系。

柏拉图除提倡学习文学、哲学等文科知识外,鉴于斯巴达的强盛,所以比孔子更重视军事训练;基于雅典的航海和工商业发达,而将几何、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技列入正式课程计划,甚至在柏拉图学园门口竖起的牌子公然写上 “不懂几何学者勿进”。柏拉图原创立新,著作颇丰。再者,柏拉图主张学生按不同年龄段划分与其年龄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的班次进行教育,而且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并主张对幼儿和妇女进行教育。他在幼儿教育方面有许多主张是很有价值的。柏拉图重视分不同层次级别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年龄段泛智有别的内容,对后来古罗马时代的昆体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夸美纽斯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均有重大影响。这方面柏氏较为先进。

当然,这些差别更应归因于古希腊与中国不同的学术传统。公元前6世纪,希腊早期的哲学家深受巴比伦、埃及等东方古国最初产生的原始形态的自然科学的影响,他们不再甘心作为自然或神化自然的驯服物,而开始把自然作为外在的对象加以研究。宇宙论自然哲学开辟了哲学史的首篇,并开始形成一个传统:承认神与研究自然并行不悖。古代中国从周初开始疑天,人们看到周以小邦而取代 “天邑商”,是因为商殷失去民心。于是人们把民心作为天命的依据,走上了一条以人心察天意的道路。这就是刘家和先生指出的,人类精神觉醒过程中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希腊形成了科学研究的传统,中国形成了人文研究的传统。[69]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屹立于东西方的两位享誉世界的思想巨人,在选才和育才方面都有系统的观点和精湛的论述,他们在人才观方面的光辉思想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智慧和灵感的源泉。他们的名字将彪炳千秋。

[1] (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8页。

[2] (南北朝)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3] 《大戴礼记·保傅》。

[4] 郭沫若:《十批判书》,载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外二种) (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91-692页。

[5] 《成之闻之》,载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6简。下引此书材料只记篇名简数。

[6] 《尊德义》,第21-22简。

[7] 《成之闻之》,第26、27、28简。

[8] (魏) 何晏集解、(梁) 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

[9] (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0-191页。

[10] (清) 刘宝楠:《论语正义》 (下),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44页。

[11]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2页。

[12] 王云五主编、毛子水注释:《论语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49页。

[13] 杨佐仁:《“学而优则仕” 新释》,载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12页。

[14]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 (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283页。

[15] 晁福林:《上博简 〈仲弓〉 疏证》,载 《孔子研究》 2005年第2期。

[16] [日]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 (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6页。

[17] [日]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 (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59页。

[18] (清) 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32页。

[19] (清) 刘宝楠:《论语正义》 (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4页。

[20] [美] 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载 《郭店楚简研究》 (《中国哲学》 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1] (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36页。

[22] 钟肇鹏:《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4页。

[23] (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35-1936页。

[24] (汉)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6页。

[25] (汉)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37页。

[26] 赵纪彬:《论语新探》,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页。

[27] (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1页。

[28] (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2页。

[29] 《梁漱溟全集》 (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7-108、105页。

[30]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8页。

[31]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40页。(www.xing528.com)

[32]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0-51页。

[33] 转引自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1页。

[34]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5页。

[35]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4页。

[36]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5页。

[37]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6页。

[38] 参见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8-70页。

[39]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40]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6页。

[41]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5页。

[42]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6页。

[43]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7页。

[44]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8页。

[45]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0页。

[46]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40页。

[47]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40页。

[48]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78页。

[49]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0页。

[50] [古希腊] 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郑晓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9页。

[51] [古希腊] 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郑晓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62-63页。

[52] 转引自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53] 转引自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54] [古希腊] 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郑晓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34页。

[55] [古希腊] 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郑晓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31页。

[56] [古希腊] 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郑晓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33页。

[57]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90页。

[58] [古希腊] 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郑晓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37页。

[59]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9页。

[60]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9页。

[61]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9页。

[62]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7-108页。

[63] 参见 [古希腊] 柏拉图:《法篇》,载 《柏拉图全集》 (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4-678页。

[64] [美] 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14页。

[65] [古希腊] 柏拉图:《法篇》,载 《柏拉图全集》 (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3页。

[66]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5页。

[67]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1页。

[68]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8页。

[69] 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5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