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形象与社会地位:传统与坚守

教师形象与社会地位:传统与坚守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当时荀子就将尊师重傅放在国家法度层面加以阐释,并用圣人标准要求教师,给予师道尊严很高赞誉,加之当时的教师都具有官职,教师社会地位当然很高。传统意义上教师的社会地位之高,缘于教师的身份和生存境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一直固守着传统的师范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教师形象和社会地位也无质的改变。

教师形象与社会地位:传统与坚守

通过文献调查我们发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来描述教师形象,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曾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荀子·大略》)可见当时荀子就将尊师重傅放在国家法度层面加以阐释,并用圣人标准要求教师,给予师道尊严很高赞誉,加之当时的教师都具有官职,教师社会地位当然很高。孟子则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孟子·梁惠璋句》)”在《学记》中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这里也可以看出“天地君亲师”的观念已经形成。毕竟为师者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通晓治国之策,以身垂范,时而以“士”之气质与君王抗衡,时而为民请命,奔走相告,为师者是时代精英,因其崇高的社会地位,受人尊重。自汉代以来,儒家学说成为专制君主统治的正统治国理政思想,也因此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文化人,得到社会尊重。自唐代以来,官学中普遍设立孔庙,建立从祀制度,教育上呈现庙学一体现象,从而为“道统”与“治统”、“学统”与“政统”间的繁荣与互动奠定基础。唐代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清后期以来,民间崇奉在家设“天地君亲师”牌位,这些认识和做法都突出了教师的地位和价值,特别强调“天地君亲之义,又赖师以明”。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社会地位之高,缘于教师的身份和生存境遇。我国的学校自产生以来,就是作为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政教合一体制下,以学校为主要生活场域的教师当然也是政府官员,就秦汉以后的官学境遇而言,官师一体始终是贯彻始终的体制。这种官场和“学场”的联通,强化了教师的政治人角色和意识,其身份首先是学官,其次才是知识的传递者,确切地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宣传统治者需要的所谓“正统”思想和学说,师生关系极端不平等,教师是绝对权威。当然学校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形,即胡金平所谓的“剧场型学校”,教师好像是舞台上的演员,教学是其生存之道,和剧场的关系是暂时性聘约关系。[16]身处这种场域中的教师身份是自由的,合则留,不合则离,体现出教学和学术本位的特征,教师保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学校为促进专业教师发展提供前提条件,提升知识人的社会地位。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就是典型代表,作为教育机构,稷下学宫充分尊重士人,官方仅仅提供物质保障,先生们不以自身爱好打压其他学术思想和教学观点,师生关系也相对民主。但我国古代在儒学文化的作用下,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系统,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生存境遇及表现出的师道观都表现出强烈的同质性,表现出一种传道、卫道、重道的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17]这种传统教师形象深深地沉淀于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www.xing528.com)

清末以来,我国师范教育是仿照日本明治后期师范教育制度建立的,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当时的政治需要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强调教师应有的“安贫”“乐道”“克己”的品格,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为政治服务,以社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资格的首要条件,具有明显的政治化和伦理化的倾向。这样,我国本土化的传统教师形象与源自日本教师的“圣职者”师道观契合一体,并被师范教育进一步制度化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一直固守着传统的师范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教师形象和社会地位也无质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