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技巧,让慧做班主任更加突出

实用技巧,让慧做班主任更加突出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的道理,劳动实践教育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是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着意引导,让学生理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所谓的“辛勤劳动”,不仅反映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对职业劳动的认知和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所谓的“创造性劳动”,不只是提出一项质疑、一个设想,更要有能力去验证、去实现。

实用技巧,让慧做班主任更加突出

行文至此,可能还是会有人心存疑虑——“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业冲刺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劳动实践教育真的是必要的吗?把这个教育节点往前挪或是往后延,不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不是更好吗?”

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就好像我们不能为了节约时间,为了集中精力办大事,就把一日三餐放在每天早上一顿吃完。同样的道理,劳动实践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必须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稳步进行。有人曾经提出设想——在学前教育阶段,“玩中劳”是重点,借助游戏、活动、阅读、运动等认识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养中劳”是重点,借助养成教育、校内外活动等体验劳动教育;对于中学教育而言,“习中劳”是重点,借助学科内容、实践活动等习得劳动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技中劳”是重点,借助基本的技术掌握、生活实际问题解决等形成劳动教育成果;在大学教育阶段,“学中劳”是重点,借助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储备未来工作生活的基本技能;在成人教育阶段以及成人的工作生活中,更多的是通过“创中劳”实现劳动的价值……在我看来,这样的区分很好,但也不必完全拘囿其中。成长,一定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若我们的学生,在某一个阶段,只发展某一个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他的发展一定是不均衡的,在人格和心理方面的塑造也一定是不健全的。

所以,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我会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尤其会对那些具有良好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的同学给予公开表扬。在表扬里,我更倾向于肯定的是“能力”——自理自立的能力、照顾他人的能力、创造美好的能力。我甚至会告诉学生,这种“能力”会慢慢转化为一种“魅力”,成为决定你日后生活中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是的,只要把我们的视线稍微放远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学习成绩的高低也许能决定你今后就读的学校,但是却完全不能保证你今后生活的幸福。能否在独自求学时照顾好自己的起居?能否在独立生活时处理好一应琐事?能否在面对辛苦劳作时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太多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唯有在劳动中,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了,对未来的准备充分了,幸福才成为可能。(www.xing528.com)

是的,人是通过劳动进化的,社会是通过劳动进步的,没有劳动教育的基础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着意引导,让学生理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经历了一场舞台剧的排练,学生就会理解,如果每个人都只想做聚光灯下的那一个,永远成就不了一出好戏。所谓的“辛勤劳动”,不仅反映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对职业劳动的认知和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一季“开心农场”的播种与收获,学生就会明白,汗水不会骗人,土地不会辜负。这份诚实劳动的经历,会让学生对“天道酬勤”更加敬畏,对劳动果实更添珍惜。经历了一次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学生就会知道真正的“创新”到底有多难。所谓的“创造性劳动”,不只是提出一项质疑、一个设想,更要有能力去验证、去实现。这也正是“劳动实践”的最高境界。

当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在高中生中坚持开展系统、专业的劳动实践教育,绝不可能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我们需要顶层设计者为我们建立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不同的学段应该有不同的劳动教育要求。学段之间也要有衔接性,要有系统培养的理念。我们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精诚合作,不断创设出新的劳动教育载体。在学校里,我们努力开发出的课程,要关注劳动教育怎么融入学科;我们精心组织的活动,既包括校内劳动,也包括综合实践。我们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全社会一起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但是在这所有之外,哪怕仅仅作为一名高中的班主任,我相信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想起禅宗里常说的一句话——“行动坐卧,皆为修行。”是的,劳动素养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劳动实践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德育工程之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于你我而言,不妨先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