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旅游企业品牌建设优势及发展现状

江苏旅游企业品牌建设优势及发展现状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苏省旅游景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发展速度较快。表8.1江苏5A级景区名单表8.2江苏4A级景区名单续表续表2.景区数量增长迅速通过分析2006—2015年江苏省A级景区数量的变化,江苏省旅游景区数量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全省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6.67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36.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和11.2%。旅游度假区发展势头良好。

江苏旅游企业品牌建设优势及发展现状

1.景区规模不断扩大

A级景区发展领先。江苏省旅游景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发展速度较快。截至2015年年底,拥有A级景区626家,全省拥有5A级景区20家(见表8.1),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家,均位列全国第一;4A级景区173家(见表8.2),位列全国第三;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45家,居全国前列。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旅游区分别成为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无锡灵山梵宫、泰州华侨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

表8.1 江苏5A级景区名单(截至2015年)

表8.2 江苏4A级景区名单(截至2015年)

续表  

续表  

2.景区数量增长迅速

通过分析2006—2015年江苏省A级景区数量的变化,江苏省旅游景区数量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从总体发展态势来看,2006年以来江苏省旅游等级景区总量逐年上升,A级景区总量从2006年的217家发展到2015年的626家,年均增长率达到18.84%(见表8.3)。从不同等级旅游景区发展情况来看,3A级景区增幅最大,从50家增长到209家,年均增长率达31.8%左右;4A和5A级景区也处于平稳增长过程中。根据A级景区的统计,2A~4A级景区构成了江苏省A级景区主要组成,但2A~4A级景区的数量差异并不大,相较于其他地区A级景区数量明显的金字塔型结构,江苏省A级景区高等级景区比例较高的结构反映出江苏省景区高品质的特点,如图8.1和图8.2所示。

表8.3 2006—2015年江苏省A级景区数量变化

图8.1 2006—2015年江苏省A级景区数量变化

图8.2 江苏省旅游景区等级结构

3.景区结构特征显著

江苏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其中又以人文资源为旅游吸引力核心,各地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并围绕这一形象,建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江苏坐拥1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600多处旅游区(点)中,约70%是人文旅游资源,在396个国家等级旅游区(点)中,人文资源占80%以上,而高品位的景区也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现有20家5A级旅游景区中有17家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江苏省形成了以吴文化、六朝文化、楚汉文化、明文化和民国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品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的景区与城市结合紧密,以水见长,呈现出人文化的自然景观与生态化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特征。(www.xing528.com)

苏州、无锡、常州等市县环绕太湖分布,形成苏锡常环太湖旅游区。旅游产品的核心主题为“江南水乡”,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太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宛如镶嵌在苏南大地上的一块玉璧。太湖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区,文化积淀深厚。江苏省号称中国水乡,而水乡特色的最佳代表就是在环太湖旅游区中。苏州的古典园林、水乡古镇的品牌形象早已驰名国内外;太湖的渔村则体现了江苏人恬淡舒适的生活追求;常州的中华恐龙园、无锡的鼋头渚,已树立“中华龙城”的品牌形象。

宁镇扬历史名城与江山旅游区主要突出南京的都会功能、扬州的休闲功能,打造镇江“城市山林”的品牌。南京虎踞龙盘,长江大桥飞跃南北、气势恢宏。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意韵深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南京,中山陵夫子庙玄武湖紫金山等一批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运河与长江的衔接点,美丽的瘦西湖、风格独特的个园、汉广陵王墓等是扬州景区中的旅游精品。镇江与扬州隔江相望,金山寺美丽的神话赋予了长江更多的文化内涵。登北固山可远望长江凭吊辛弃疾的千古名句。泰州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大力开发水乡风情、名人文化、戏曲文化等旅游资源,旅游景区发展很快,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城市景区犹如长江这条玉带上的明珠,长江文化是它们共同的文化底蕴。

江苏海岸线绵延分布,拥有丰富的海滨、湿地、海岛等特色旅游资源。连云港盐城、南通旅游区,以山海风光、江海风光、沿江滩涂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重点开发海滨度假休闲、自然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产品。资源特点为滨海风光、滩涂及湿地生态保护区,著名景区包括突出山海神话文化的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突出大潮坪生态旅游资源的丹顶鹤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突出江风海韵休闲度假品牌的南通濠河、吕四渔港景区。

徐州宿迁和淮安旅游区,重点挖掘两汉文化和淮扬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导向,发展可参与性强的专项旅游产品。楚汉文化是江苏省区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徐州留下了大量有历史价值的汉代墓葬。龟山汉墓、狮子山楚王陵和兵马俑等都是汉楚王墓室中的代表,它们构思精巧,设计合理,堪称鬼斧神工。墓内出土文物价值连城,大量玉器为稀世珍品。宿迁、淮安表现出显著的以名人文化为旅游核心的情况。徐宿淮地区不但出现了一批文人,更有江苏省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宿迁项王故里是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故乡,项羽的英雄形象千古流传,尽管最终战败自尽,但他英勇无比、气概拔山又情浓意长的美好形象永远为人们所传唱。淮安围绕周恩来总理形成了包括总理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在内的一系列旅游景区。

4.景区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2015年,全省旅游景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色类型更趋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综合收入大幅提高,社会带动效益明显。全省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6.67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36.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和11.2%。其中门票收入55.11亿元,同比增长13.8%。景区旅游商品、餐饮和住宿收入分别达到55.09亿元、40.2亿元和24.82亿元,二次消费增幅明显,如表8.4至表8.6所示。

旅游度假区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全省纳入统计的47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完成旅游投资492.09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旅游项目投资324.45亿元,旅游基础设施投资167.64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864.79亿元,同比增长25.2%;服务业(不含房地产)税收总额89.6亿元,同比增长157.3%;实现度假区总收入3681.13亿元,同比增长10.2%;公共财政收入163.94亿元,同比增长42.8%;纳入度假区管理系统统计的1700家放游经营单位收入241.63亿元,同比增长30.6%;接待游客1.18亿人次,同比增长46.0%;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157.06万人次,同比增长30.4%;度假区内旅游从业人员16.46万人,同比增长59.5%。度假区带动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引擎作用初步显现,已成为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表8.4 2015年门票收入超过5000万元4A以上景区

续表  

表8.5 2015年接待量超过500万人次4A级以上景区

续表  

表8.6 2015年营业收入过亿元4A级以上景区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