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市东山区税务全面电脑化管理纪实

广州市东山区税务全面电脑化管理纪实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州市东山区国家、地方税务局的决策者们,勇敢探索税收征管全面现代化的路子,主动根据新税制的要求,对接国家“三金工程”,在全国税务部门率先开发出“以全局管理为目标”的税务电脑化系统。一个跨世纪的选择由此引发了。东山区税务局的决策者审时度势,立足建立和推行纳税申报、税务代理和稽查三位一体的征管模式这一长远目标,决定站在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高度,先行一步开发全局性的、高层次的电脑管理系统。

广州市东山区税务全面电脑化管理纪实

自古以来,缴纳“皇粮国税”,天经地义。

由是,税官应运而生。

历史的车轮飞转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中国广东,共和国的税官们面对滚滚而来的税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落后的、传统的税收征管手段,越来越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经济生活。

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南国热土,向来是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大显身手之地。广州市东山区国家、地方税务局的决策者们,勇敢探索税收征管全面现代化的路子,主动根据新税制的要求,对接国家“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卡、金关),在全国税务部门率先开发出“以全局管理为目标”的税务电脑化系统。

这个被电脑专家称之为“税典”的高层次电脑系统,采用最先进的软件分析与设计的自动化工具,制作出严谨规范的各项系统文件,可同时满足作业层、管理层和决策分析层的不同要求,并且实现与工商银行及上级单位的联网,任何基层税务局可在3个月以内,运用“税典”并融合新的管理及业务上的要求,完成税收征管的全面电脑化管理。在前不久举行的该系统展示报告会上,广东省、广州市税务部门的领导、电脑软件开发的专家及中央、省、市新闻媒介的代表一致评价:这一系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东山区税务部门在使税收征管迈向现代化的努力中,走在全国的前列。

东山区国家、地方税务局,中国版图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税务局,300多名税官在为国库点点滴滴聚敛财富的努力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1993年,实现工商税收2.2亿元,一年增收了8700万元;1994年达到3.4亿多元,又增收一亿多元。而就在前几年,东山区年税收还在一亿元上下徘徊,这种窘迫的“家底”,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骄人的成绩,却无法使睿智的决策者陶醉。数亿元的税收,分散于3万多个纳税户中,要由几百名税官用双手一笔笔、一点点汇聚而来,其间的甘苦可想而知。已经在税务第一线奔波了20多个春秋的局长张炫和班子成员们,对此不仅体味良深,更有一种日益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大河滚滚,奔腾向前,担负着国家财政收入90%以上的税务部门,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在这一大趋势下,用传统的“一员到户,各税统管,征管查集于一身,上门收(催)税)”的手工作业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无异于让蹒跚老牛跟上飞驰前进的列车

一个跨世纪的选择由此引发了。

众所周知,在今日中国,使用电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身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东山区税务局,早在1987年就开始用微机做报表,之后在计会科、征管科、发票所、第五税务所先后自行开发出税票录入、报表处理、登记管理、发票管理、集贸市场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系统。但这些应用系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信息的“孤岛化”现象:各个系统相互独立,都有自己的主机和数据库,信息零散、脱节,无法统一管理,共享性差,要实现全局联网困难很大。(www.xing528.com)

旧的电脑管理系统已不适应实施新税制后对税收管理制度和征收方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国内目前又没有现成的更先进的管理系统,怎么办呢?东山区税务局的决策者审时度势,立足建立和推行纳税申报税务代理和稽查三位一体的征管模式这一长远目标,决定站在决策层和管理层的高度,先行一步开发全局性的、高层次的电脑管理系统。

对这个涉及10个基层税务所、科室的庞大系统,局长张炫的要求很高:开发的语言要适应电脑的进步和税务管理全面现代化的要求,要成为目前国内税务管理最先进的系统,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为此,局里专门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牵头的系统开发专案小组,联合了技术力量雄厚、曾成功地开发出“电脑证券管理系统”“银行管理系统”的广州西码数据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同时瞄准国际水平,取得了世界上电脑软件、硬件开发的三大权威公司美国IBM公司、日本肯美公司、香港中联电脑公司的大力支持。

先行一步的决策、高科技制高点的抢占,使该系统的开发得以选用最先进的机型,引进最先进的技术、采用最先进的开发方法。经过1994年一年的努力,“税典”终于诞生了。这个由8大模块、300多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小模块组成的高层次电脑管理系统,采用集中式的数据库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孤岛化”问题。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全局管理为目标,立足点高;系统功能齐全,涉及面广;保密性好,数据安全可靠;有规范化的导入方案,掌握、维修、扩充十分方便。

“税典”除了涵盖与税收征管有直接关系的所有税所和职能科室,更考虑到局长决策管理的需要,为其设计了决策管理所需的各种查询和批文作业的管理,从而使整个税收征管实现了由过去部分作业电脑化向全局管理电脑化的飞跃:局领导层级对信息的使用,由以前必须依赖会计及电脑人员层层汇总、分析的被动掌握转为主动,通过在电脑终端调看各种图形显示的分析信息,及时掌握全局税收征管的各项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各职能科室与税所权限分工明确,其行政指示必须完全融入各稽征税所及发票所的电脑作业。在系统中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管理层发出的指令来进行作业,而管理层又无权直接进行作业层的操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相监督,在出现失误时能分清责任,从而达到完善管理的目的。

系统主机选用功能卓越的IBMAS/400小型机,有很强的保密性能,当主机异常关机后,重新启动时能恢复到关机前的状态,保证资料不被丢失。在许多比较重要的审批作业中设置密码卡,这些作业的运行必须有密码才能进行。同时几乎在所有的资料新增、修改、删除都记录了操作员的名字和操作时间。在税务登记证管理、发票管理、延期缴纳税款批文审批、减免税批文审批等作业项目设置了密码卡,以确保资料安全。

“税典”还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权限设置方案,使局及各科所按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各单位员工的操作权限,将漏洞减少到最小程度。

完善的电脑系统,并不能保证使用的成功。开发者为此研制出一套完善的导入计划。该计划采用了最先进的软件分析与设计的自动化工具,涵盖了全局的所有作业流程,明确规范了电脑化以后,各种制式表单如何与电脑配套使用,因此任何基层税局能够用3个月的时间,由手工作业步入全局的电脑化管理。如果需要修改某个作业项目,只需调整对应的模块的逻辑,然后通过程序自动生成工具自动重新产生新的程序,维护非常方便。将来业务项目增多后也只需设计出新的模块就可以通过菜单来调用,功能扩充同样便利。

(新华社广州5月电;《人民日报》1995年5月10日;《中国税务报》《广州日报》5月3日;《粤港信息日报》5月2日;《信息时报》5月4日;此篇与王辉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