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州鳌峰书院的发展及其深远影响

福州鳌峰书院的发展及其深远影响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当时全省最高学府。康熙四十六年,福建巡抚张伯行在今福州于山麓鳌峰坊创办鳌峰书院。他在书院中设都讲一职,增加生员补贴;继任巡抚陈宏谋,十分重视鳌峰书院的管理与建设,大力发展书院教育。书院自创办以来,得到清廷的支持和奖励。地方政府也特别照顾鳌峰书院。鳌峰书院坚持践履笃实的学风,弘扬理学精神。鳌峰书院对福建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建立鳌峰书院,着眼于转变社会风气。

福州鳌峰书院的发展及其深远影响

鳌峰书院是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当时全省最高学府康熙四十六年(1707),福建巡抚张伯行在今福州于山麓鳌峰坊创办鳌峰书院。

除张伯行外,后来的福建地方政要,如陈瑸、赵国麟、潘思榘、陈宏谋、汪志伊、朱珪等,也都对鳌峰书院相当重视并给予扶持。康熙五十一年(1712),闽浙总督觉罗满保亲至鳌峰书院励学,并为书院制定《学约》八条:立志、立品、尊经、守约、虚心、乐群、敬业、课文,这则《学约》曾被刊刻在书院正堂;康熙五十五年(1716),福建巡抚陈瑸为书院捐置学田房舍,扩大招生规模;雍正八年(1730),福建巡抚赵国麟“每月必三至鳌峰书院,与诸生讲业,发明宋先贤诸书旨归”,教育诸生,不遗余力;乾隆十三年(1748),福建巡抚潘思榘,“踵先正遗轨,月试而季会。暇则至院,语诸生以为学立身砥行之方、经世之用”,“时入讲堂,督课诵,稽行习,口诵指画,娓娓不倦。久之成《鳌峰讲义》若干卷,多先儒所未发,造就成材器者甚众”;乾隆十五年(1750),福建巡抚徐嗣曾,亲自招考、甄别诸生,“设都讲,厚廪饩,崇体貌,解弃一切束缚,多士麇集”。他在书院中设都讲一职,增加生员补贴;继任巡抚陈宏谋,十分重视鳌峰书院的管理与建设,大力发展书院教育。乾隆十七年(1752),他见书院学舍拥挤,专门拨款增建。为培养良好的士习风气,他主张从端正官员的品行入手,曾说:“凡百姓风俗,自上及下,转移之机,全在于上,欲端士习,先清仕习。”陈宏谋的行事及其教育作为,深受师生赞扬。

书院自创办以来,得到清廷的支持和奖励。康熙五十五年(1716),皇帝赐额“三山养秀”,并赐经书八部及御书《孝经法帖》一本、御书《渊鉴斋法帖》十本、《淳化阁法帖》十本。雍正十一年(1733),朝廷赐帑银一千两;乾隆三年(1738),赏帑银一千两,赐额“澜清学海”;乾隆十一年(1746),又赐《律书渊源》一部。

张伯行苦心孤诣的努力和康熙帝的支持,使书院设施一步到位,迅速完善,刚开办就不同寻常。历代皇帝和福建地方长官也给予特别关照,鳌峰书院迅速跻身全国一流书院之列,其办学成就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

第一,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经费来源有多种渠道。在雍正十一年(1733)前,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官员自筹解决。书院在创办初期,张伯行还将闽江中(具体位置在“南台下游之左岸”)一片1000多亩沙洲地收回,划拨给鳌峰书院,作为“学田”,以弥补经费之不足,洲地因名“鳌峰洲”。鳌峰书院内曾列祀许多对该院建设卓有贡献的人物,除创办人张伯行外,还有福建巡抚陈瑸、赵国麟等人。雍正十一年(1733)后,朝廷明令给各省大书院补助银1000两经费。《清会典》(卷19)列有一份朝廷给全国各大书院拨款的清单,其中给鳌峰书院拨款达4373两,还另有“钱三百四十千有奇”,赫然高居榜首。

地方政府也特别照顾鳌峰书院。官府拨出数千亩学田供养鳌峰、凤池、越山三书院,其中“鳌峰所得独多”。经费的充裕,可从书院师生和职员杂役的收入情况中反映出来。鳌峰书院山长年束金加上津贴,达到650两左右,而同时期岳麓、白鹿洞等著名书院山长的年收入大约为460余两;其他教职员和杂役的工资,与全国相比,也属较高水平。

雄厚的财力使书院拥有完善的设施和优美的环境。院内有专门的藏书楼,办公的监院公廨,祭祀用的大成殿文昌阁、五子祠、二十三子祠、张公祠、三贤五先生祠,讲学授课场所正谊堂、崇正讲堂以及“敦复”“笃行”“崇德”“致用”四斋楼。整个院落布局富有“园林之胜”。后院荷池一口,广约数亩,池旁有假山雪洞和亭子,因池水清澈如镜,亭子取名“鉴亭”,上有乾隆帝亲书“澜清学海”四字横榜。池岸松杉梅柳夹植路旁,清幽雅致。

第二,独立的学术品格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鳌峰书院先是专门讲学的地方,前来听讲者为秀才或童生,每月由山长宣讲,或主持研讨经义,后来根据需要逐渐发展为以讲学为主兼顾考课的教育模式。书院秉承朱熹教育思想,以研习朱子理学为主,成为清代传播程朱理学的重镇。

安溪籍大学士李光地告老居家期间,也多次前来讲学,提倡“黜浮华崇实行”的学风。他“存实心”“明实理”“行实事”的学说,对鳌峰书院产生重大影响。乾隆、嘉庆年间,书院讲座之风最盛,省内许多知名学者都应邀前来讲学。鳌峰书院坚持践履笃实的学风,弘扬理学精神。

《鳌峰书院志》书影,清嘉庆丙寅(1806)正谊堂刻本,福建省图书馆藏(www.xing528.com)

鳌峰书院前后共经历三十几任山长,除首任山长蔡璧出身拔贡外,其余全是进士或博学鸿词科出身的。他们都是当时出类拔萃的学者,学术上各有主张。蔡璧教学主张师法古圣贤,培养学生以器识为先,言行诚恳朴实,不剽窃不表暴。其子蔡世远继任山长,“好语经济”,教育诸生“以立志为始,以孝悌为基,以读书体察、躬行克己为要。”他对教师的选择非常严格,认为“严加别择,察其品行之贤否以为去留,则教易施,而得人之效速。”经他一番苦心经营,书院“人文之盛,见称于东南”。

孟超然,品格高尚,极得学生爱戴。他以“诚”为教育根本,经常和学生一起讲论经艺。当时正逢“乾嘉学风”炽盛,许多人抛开义理而埋头于考据文章,孟超然反对这种学风,认为“吾儒学向主于经世,故圣贤教人莫不先穷理,道理不明,有不知不觉坠于小人之归者,可畏可畏”。郑光策主院时,更明确提出,读书要立定远大志向,求取“明体达用之学”,不能只为应试求取功名。他是清代后期闽中经世致用思潮的开启者,林则徐、梁章钜等都深受其思想影响。

这些山长一脉相承地倡导了鳌峰书院传统:注重培养学生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弘扬理学实践理性,培养学生务实精神和实干能力。从而形成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鳌峰书院对福建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士习人心于是大醇”,改良了社会风气。康熙四十六年(1707),张伯行到福州任上时,福建是一片文教凋零的景象。寺观遍地,僧道盈街,人们热衷于出家为僧学道。他建立鳌峰书院,着眼于转变社会风气。清廷对书院的政治隆遇和优越的物质条件,确实起到敦励学风的作用。“当是时,上者醇茂敏达,出为名公卿,次亦化其乡人。盖乡亲见其为大府所礼重,一旦奉其言语,书籍来归,外艳内愧,辗转仿效。人有恐未免乡人可为尧舜之奋,盖士习人心于是大醇,其以学化人如此。”书院每年约招收300人,而报考者往往多达五六千名。可见鳌峰书院在社会上掀起求学热潮,有助改良社会风气。

第二,“知记诵辞章之为末”,转变学界风气。福建是朱子理学的故乡,闽学代代相传,蔚为大观。但是,理学家们对朱子之学固守、阐释的多,创新、发展的少。鳌峰书院弘扬儒学实践理性精神,把理学引向经世致用,给理学注入新的生机,“由是闽士慨然盛兴于正学,而知记诵辞章之为末也”。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开风气之先的先进人物群像中,福建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追其根源,由鳌峰书院首倡而波及全省的务实学风,功不可没。

第三,“聚一省之才俊而陶成之”,造就大批人才。鳌峰书院每年招生300人左右,报考者多达五六千人,通过层层选拔,择优录取品学兼优的学生。书院对肄业生员要求严格,如嘉庆七年(1802)“详定章程”中记载:“其住院生监,每人各设课程簿一本,每页十日,每日将早、午、晚三时读过何书,诵过何文,逐一登载簿内,以备院长逐日抽查背诵,司、道亦每月抽查一二次。如不能诵,量予惩戒。”历代制定的鳌峰书院章程颇为具体,规章制度等也较为完整,加之历任掌教多为硕儒名师,故自创办以来,造就人才极多,肄业生中涌现许多著名的官员与学者。

据修纂于嘉庆年间的《鳌峰书院志》所载资料统计,到嘉庆九年(1804)共49科乡试中,鳌峰书院共考中举人856名;从康熙四十五年(1706)至嘉庆十年(1805)的各科会试中,共考中进士155名(包括少数在书院创办前考上的举人和进士)。乾、嘉年间,鳌峰书院科考状况十分兴旺,每科都能考中举人30—40名,嘉庆三年(1798)戊午科,竟考中50名。一所书院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实属少见,可见鳌峰书院教学质量是很高的。

宁化人雷鋐,是书院早期学生。曾就教于书院第二任山长蔡世远曾回忆说:“丁酉年二十一矣,就学鳌峰书院,得见梁村师学约,爽然自失。”雷鋐一生躬行儒家思想,做事无一不合道义,至小事亦皆有可法之处,故“道德文章为天下所崇”。这完全得益于鳌峰书院的优良学风。

林则徐从考中秀才后到二十岁考中举人之前,长期在鳌峰书院读书,深受郑光策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在郑师指导下,博览传统文化典籍,并据平日读书体会,写下《云左山房杂录》,记录学习心得。从其所记如“博文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等语,可以看出他少年时志趣所在。在书院中,他与同学梁章钜、廖鸿荃等人交好,互相切磋,日进有功。还通过其父林宾日认识了著名学者陈寿祺,受教进益。

永福人余潜士,一生潜研宋五子书,尤喜读朱子《小学》。总督汪志伊赞赏其所作《读小学》二诗,张之于书院鉴亭,又令其肄业书院,助辑《小学注》。余潜士有诗记其事曰:“《小学》篇篇细指述,六经四子此阶梯。蓁芜力辟培根柢,菽粟常存绝稗稊。教重彝伦文未丧,善留言行古堪稽。多年吃紧图功处,化雨今逢物我齐。”道光五年(1825),督学沈维鐈曾问士于山长陈寿祺,陈曰:“余生性至孝,乡先生与官斯土者交口称其贤。可谓得一佳士矣。”遂荐为拔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