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个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三)个体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遗传、环境、教育等只是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本身。总而言之,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任何一个单一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

个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盲聋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小镇——塔斯喀姆比亚。她在一岁半的时候因为一场高烧,不仅失去了视力,还失去了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在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19]

一场高烧使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既失去了视力又失去了听力,在这个黑暗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用自己顽强的毅力不仅学会了读书,而且掌握五种语言,成为伟大的作家、盲聋教育家,并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嘉奖。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诚如马克·叶温所言:“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为什么海伦·凯勒能够成功?这只能归因于她个人的努力。事实上,个体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个体因素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体特征等。个体因素的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教育学中的个体因素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活动。

(一)主观能动性与学前儿童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能动作用。所以,人从来都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人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对环境又进行着改造与选择。正是由于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逆境出人才的事例。

(二)实践活动与学前儿童的发展(www.xing528.com)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通过实践活动完成的。苏联学者休金娜曾指出:“教育学离开了活动,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20]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基本途径,正是通过活动,才使人的发展由潜在性因素向现实性因素转变。如人参加体育活动促进了身体素质的发展,参加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等等。如果离开了实践活动,这些影响都只是一种可能,不可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实际影响。同时,活动过程又是一个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的过程。个体通过活动可以不断接受外部的要求,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推进自身不断地发展。因此,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展开、生成的动力。

(三)个体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遗传、环境、教育等只是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在于个体本身。因此,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忽视了个体因素的作用,则会造成个体发展的异化,最终阻碍个体的发展。例如在美国的一对双胞胎兄弟,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盗窃被判刑,由母亲艰难地抚养着兄弟两个。他们从小学到中学都在一个班里学习,但哥哥勤奋好学,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有了自己的公司,生意红红火火;相反,弟弟中学都没毕业,一直游手好闲,整天偷鸡摸狗。当记者分别问到这两兄弟,为何会有如今的发展时,兄弟俩的回答竟如出一辙:“因为我有一个偷盗的父亲。”但同样的父亲却使他们走了不同的道路。

总而言之,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任何一个单一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它们之间性质的差异、力量的强弱、不同的组合、不断的发展变化,致使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色。所以,应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