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结构与认知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结构与认知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意识是意识的高级阶段,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对自己、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社会认知系统。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终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中。图7-1自我意识的组成(一)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的内容涵盖了对有关“自己”的一切属性的认识。它包括对自己外部特征的认知解剖结构的认知生理功能的认知等。个体自己没有意识到或无意识地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部分。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识的结构与认知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高级阶段,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人对自己、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社会认知系统。自我意识的对象包括自我意识本身,正是这种“客体即主体自身”的情形,使之具有了特殊的属性和规律性。自我意识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部分构成,如图7-1所示。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最终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中。

图7-1 自我意识的组成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内容涵盖了对有关“自己”的一切属性的认识。自我认识的内容就是自我概念

1.对物质自我的认知

从生物学意义上看,人是一个动物实体(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动物)。对物质的自我的认识则是对人的物质属性的认识。它包括对自己外部特征的认知(身体的高矮,体重的胖瘦,相貌的美丑)解剖结构的认知(各器官组织的正常与异常)生理功能的认知(各系统功能健全与疾患)等。

2.对社会自我的认知

对自己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名声、人缘、权力、义务等的认知。其中社会角色的自我知觉影响和决定着人们做出与个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角色行为。而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自我体验。特别是具有外部价值取向的人,往往把取得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目标。

3.对精神自我的认知

这是自我意识的主体把认知的对象指向了自我的精神世界,它包括对意识层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性格特征等的认知,也包括对潜意识层的认知。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它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知和评价,其中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而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比如有人观察自己的形体,认为自己属于“健壮型”;分析自己的为人处世,认为自己是热情友善的;用批评的眼光审视自己时,觉得自己脾气暴躁、容易冲动等。因此,自我认识的内容涉及个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

在客观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于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及个人在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协调,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如果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把自己看得没有价值、低人一等,那他就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做事缺少信心,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必然是做什么事情都难以建立较合适的标准,缺乏信心,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相反,如果人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他可能会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自以为是,自我欣赏,结果往往难以与人合作,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或被他人拒绝、被群体所孤立;同时也可能由于树立了与自己能力不相称的过高行为目标,导致行为的挫败感。可见自我的客观认知和评价,在个体的健康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乔韩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是由Joe Luft和Harry Ingham两位学者提出的,因此,此理论用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乔韩窗口理论把自我划分为四个领域:公开的领域、盲目的领域、隐秘的领域和未知的领域,如图7-2所示。

图7-2 乔韩窗口(Johari Window)理论(www.xing528.com)

A格中代表个体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领域。例如,我是大学生,这件事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

B格中代表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领域。个体自己没有意识到或无意识地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的部分。比如生理或言语上的姿态、习惯动作等。例如某人说话很快,自己不觉得,但别人很清楚。

C格中代表个体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领域,属于个人的隐私。例如惭愧的往事、内心的痛楚等。

D格中代表个体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领域,属于无意识的部分,它们是基于某些原因而没有被意识到的动机,可是它能驱使个体去做某些事情,而自己却无法了解受哪些动机在指使。一般可通过心理咨询来了解。

乔韩窗口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自我都由这四部分构成。但每个人四部分的比例是不同的。随着人的成长及生活经历,自我的四个部分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并不能够达到对自我的完全认知。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通过认识和评价而表现出来的情绪感受,其中包括自尊、自爱、满意或不满意、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自卑、羞怯等。在人的生活体验中,不仅有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也有消极的情绪体验。而且还要按照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角色体验多种不同的情绪。

自我体验的产生是由环境与个人内部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完全来源于自我认识,是受到外在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外在环境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变化,并且是与情绪经验的积累与概括相联系的。

对自我的评价和体验主要来自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这是获取自我认知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难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个人从社会对自我的看法(即社会自我)中修正了个人对自我的看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并在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结合的基础上设计出现实的自我,进而设计和构建自己所期望的理想自我,以达到现实自我(个人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结合)和理想自我的统一。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自我控制主要体现了人的能动性方面,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调节,从而了解自己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如何克服外部障碍与内部困难时所做的决定。

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在控制方面就会表现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信、自律,发挥独立性、坚定性,责任感;遇到挫折时,沉着冷静,做事果断而有韧性;执行计划时,决不半途而废;不说空话,不炫耀自己,不哗众取宠。而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则缺乏主见,容易受暗示,随波逐流,不能自制,情绪不稳定,不努力思考,面对困难,畏缩不前,缺乏竞争意识。有的人怯懦,有的人爱冲动,轻易地或随便地违背自己应遵守的原则,不负责任,不尽义务,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有更多的防卫心理,嫉妒或提防他人,或者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忍让退缩。因此自我控制是一个人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命令和自定义务的前提。

但监督自己的执行要与个人具体特点相结合,当缺乏某种知识或技能时,就不可能取得积极的成果,因而容易对自我产生不满。自我监督的实际意义在于根据个人能力水平确定任务和目标,实现计划时不受其他事件的引诱与干扰,防止改变决定。对各方面的条件估计越全面,接受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实现自我监督。例如有的学生由于阅读文艺作品,注意到作者表达思想的论证方法,而改变了读书的目的,把过去注意情节有趣转向思维与论证,并学会监督自己。自我命令不限于自我强制或自我压抑,其实际作用取决于个人的信念,使自己的决定符合于生活的主要目标和信念。自我命令有时由于迁就自己的惰性而不能执行,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求有意识地养成严于律己的习惯,不随便姑息自己,轻易地改变决定;其次提高责任感水平,进行自我说服。由于青年期思维与论证能力的发展,大学生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从认识与信念的增强上,克服自己的缺点,加强果断执行的意志力。

表7-1 自我意识地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