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影响人际关系因素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影响人际关系因素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时空的接近性是密切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互补性也是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长相、穿着、仪表、容貌、体态往往是构成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初次交往中,也就是首因效应。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个性的差异可能带来交往中的误解与矛盾冲突。这也是一个人吸引他人的主要方面,是构成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影响人际关系因素

(一)接近性

接近性又称时空邻近性。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说明时空距离是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邻近性是指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人们在时空上越接近,双方交往和接触的机会就越多,被此间就越易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们由于同时入学,或年龄相当,或住在同一个寝室,或经常在一个教室和图书馆一起学习,或是同乡等原因,经常接触,相互交往的次数多,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共同的体会,从而建立起较密切的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调查研究了一个区域里的友谊模式,他们向17座独立的二层楼房里的住户提出询问:“在该区社交活动中你最亲近的是哪三个人?”其结果发现居民与住得最近的人更亲近,最容易建立密切的友谊关系。其中有41%的人选择了隔壁的邻居为朋友,22%的人选择了隔一个门的邻居为朋友。由此可见,时空的接近性是密切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二)相似性和互补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订婚的情侣以及夫妻,会比那些随机配对的人更可能拥有相同的态度、信念价值观。相似产生喜欢。研究发现,我们不仅喜欢和我们想法一样的人,而且喜欢那些和我们行为一致的人。微妙的模仿会产生喜爱之情。通常接近性和外表吸引力影响我们最初被谁吸引,而相似性会影响长期的吸引。所谓相似性,包括年龄、学历、兴趣、爱好、态度、信仰、容貌等方面的类似性或者共同性,具有上述某方面相似性的人容易成为朋友,建立亲密关系,其中特别是态度的相似性。相似性有助于交往,这是因为:首先,各种相似的因素使人具有较多的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因而人们接触较多,容易熟悉和相悦;其次,相似性可使交往双方产生一种社会增强作用,能满足双方共同的需要;最后,相似性可使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容易沟通由于较少有沟通上的障碍,可减少误会、曲解和冲突,从而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这种友谊时说:“我们性格、志趣相投,谈得拢。”又说:“我们有共同的语言,在情感和信仰上没有隔阂和矛盾。”

互补性也是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互补,是指人的个性表面的差异由内在的共同观点或看法来弥补,如果相似性是客观因素,那么互补性可视为主观因素。互补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需要或动机。有时两个性格很不相同的人可以相处得很好,并成为好朋友,这就是由于双方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想利用对方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基于这种需要,双方可以和睦相处。特别是异性之间,根据互补性原则结为姻缘的相当普遍。常言道,男刚女柔,刚柔结合,既相冲又相容。当交往的双方能彼此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时,彼此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大学生们长期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虽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如果一方所表现串来的行为正好能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求,则彼此间将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从而密切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www.xing528.com)

(三)外在吸引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的长相、穿着、仪表、容貌、体态往往是构成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初次交往中,也就是首因效应。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外表包括人的外貌、身高、风度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颜值”比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外表特征在人际吸引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我们都懂得“以貌取人,失之于人”的道理,但在人们交往活动中,外表特征有时也会在无形中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哲学家罗素认为:“整体上说,女人倾向于因性格而爱上男人,男人则倾向于因外表而爱上女人。”在卡雷·戴恩(K.Dion)及同事的一项实验中,给大学生们看三个大学生的照片:第一个外貌有吸引力;第二个相貌一般;第三个无吸引力,让被试者在27种个性特征上对这3个样本做出评价,并要求他们估计这3个人未来是否幸福。结果表明,最合人心意的、最幸福的预言都落在外貌有吸引力的人身上。大学生在评价异性时,通常是把一个人的外表美与心灵美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对北京大学200多名大学生(含研究生)的调查表明,相当多的男大学生认为“女性美最主要的是自然美加上健美”,“不要浓妆艳抹,应注重心灵美,外表是次要的”,他们认为女性应具有的特征是善良、温柔、热爱生活,爱学习,热情、活泼而不轻浮、富有青春活力等,一般情况下,开始的时候人们往往把对方的个人仪表、外貌、特征视为最重要的,但是,随着双方交往的深入,吸引力将会从外在的仪表美逐渐转向内在的心灵美,把心理品质视为最重要的因素。同时,掌握基础的社交礼仪常识也是增强个人吸引力的必备因素。

(四)个性特征

个性是能够体现个人精神面貌的各种稳定的心理、行为特征的独特的结合,包括气质、性格等。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个性的差异可能带来交往中的误解与矛盾冲突。比如,胆汁质的人性情直率,言谈举止不太讲究方式,抑郁质的人敏感多疑,双方在交往中就容易造成互相抱怨和不满。其次,个体能力、品德等个性特征是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经过研究发现,人际吸引力最重要的成分是人的内在属性,如涵养、幽默、礼貌等;再次,是形体的特点,如体魄、服装、仪表等;最后,是个人表现出的特殊行为,比如中央教育学院对3000多名大学生的“择友标准”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把诚实、坦率、品德高尚和聪明有才华和富于创造精神,作为择友的首要标准,其他受到重视的品质为:尊重别人、看重友谊,兴趣广泛、助人为乐和风趣幽默等。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的研究结果显示,十全十美的人(实际上不存在)使人感到高不可攀,敬而远之,人们往往不敢与之交往。相反,有小缺点、才能超群者往往更受人们喜爱。人们经常说:“没有缺点本身就是最大的缺点。”所以,个人的才能与专长是指个人某方面的出类拔萃、超群脱凡之处,而不是指十全十美。这也是一个人吸引他人的主要方面,是构成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