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民间知识研究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民间知识研究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利民等的研究认为,在中国南滚河流域亚洲象适宜栖息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大肆扩张,大片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亚洲象适宜的低地生境被开发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咖啡、橡胶、木薯等,导致了栖息地严重破坏和种群向外扩散的天然廊道的消失。实践再一次证明,在中国南滚河流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是天然植被得以保护和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民间知识研究

林浩(1982)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航摄照片室内判读估测,中国南滚河流域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林地面积达39.8 km2左右,覆被率占70 %以上,灌木林3.7 km2,占5.5%。经1982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残存的原始林面积仅有17.05 km2,占25.6 %,中心区的有林地仅为1.5 %,而灌木林却发展到21.29 km2,占32 %。廿年来,林地面积减少了22.75 km2,为57 %,灌木林增加近6倍,当年的原始热带雨林而今变成了垦荒轮歇地。

赵树华(2002)报道了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被率由1980年的25.60 %增加到1998年的87.7 %,活立木蓄积量1980年的488918 m3提高到1998年的791158 m3,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127.21 m3,森林蓄积的年生长率为3.03%。平均生长量为21427m3/a。

冯利民等(2010)的研究认为,在中国南滚河流域亚洲象适宜栖息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大肆扩张,大片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亚洲象适宜的低地生境被开发种植经济价值高的咖啡橡胶木薯等,导致了栖息地严重破坏和种群向外扩散的天然廊道的消失。1988年、2002年、2007年南滚河上游流域的森林覆盖面积表明:该地低海拔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2004年以后,橡胶开始大面积的种植使南滚河流域中国境内的附近区域,上班老—中南海—帕浪一线的森林几乎被完全砍伐,直接导致了南滚河保护区的亚洲象种群无法向缅甸方向迁移,已经完全被孤立在中国境内。同时,缅甸境内,亚洲象以前曾经常去的南滚河两岸也开始了加速开发。2002年至2007年消失的67 km2的森林主要是保护区以南的南滚河干流两岸的低地植被。而历史上,这些区域是该地区亚洲象频繁活动的适宜生境。(www.xing528.com)

通过这些历史数据,我们得出一个直观的结论,在划定保护区之前,中国南滚河流域的大量的天然植被随着人类利用强度的加大而快速消失,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代之而起的是次生的灌木林和垦荒轮歇地。自1980年建立保护区以来,保护区内的森林植被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曾经被砍伐的次生林也逐渐得到恢复,森林覆被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保护区外的天然森林,则仍然处于无序的开发状态,大量的原生植被开发成农业用地,仅剩下河谷地带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生态孤岛(图6)。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的中国和缅甸连接带,无序开发更为严重,结果是亚洲象的天然通道被迅速被切断,部分去往缅甸的亚洲象没能再回到中国,而留在中国境内的亚洲象种群,再也没有与缅甸亚洲象种群交流的机会,也没有了利用缅甸一侧天然栖息地的机会。

实践再一次证明,在中国南滚河流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是天然植被得以保护和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