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与民间知识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与民间知识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特点是万物有灵,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神灵存在。所以佤族原始宗教中的神灵众多,佤族长达十几万字的神话“司岗里传说”,就记述了佤族先民崇拜的诸多神灵。图14西盟勐梭龙潭“龙摩爷”③“木依吉神谷”的传说传说中人类从司岗里出来后不久,只能采摘野果充饥,后来慢慢学会了狩猎,但是由于没有精良的捕猎工具,许多动物受伤后仍可以从容逃生。图15西盟勐梭龙潭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与民间知识

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特点是万物有灵,认为一切生物都有神灵存在。所以佤族原始宗教中的神灵众多,佤族长达十几万字的神话“司岗里传说”,就记述了佤族先民崇拜的诸多神灵。“司岗里传说”开篇列举的神灵,就有树神、岩石神、蚂蚁神、老虎神、马鹿神、熊神、猴子神、黑猴神、黑青蛙神、马神、骡子神、鸡神、老鼠神、劳哈神、蛇神、猫头鹰神、鹦鹉神、小米雀神、画眉鸟神、黑头公鸡神、布谷神、加九各鸟神、各饶神、鱼神、绿斑鸠神、斑鸠鸟神、老鹰神、地震神、竹子神、山神等。这些神灵既有图腾神,也有自然神(张泽洪,2008)。

佤族信仰多神,在他们的宗教观念中,认为日月、山川、河流、动物植物都有神灵主宰,会给人们带来祸、福与安、危。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佤族社会生产力低下,不能解释自然界的很多现象,也无法摆脱疾病和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所以将很多现象归咎于“鬼神”,他们对“鬼”“神”“祖先”并不区分,是同一概念,都会给他们带来福祸,所以对“鬼神”加以崇拜(赵富荣,1994)。

①祭拜“龙摩爷”

“龙摩爷”(是佤语,意为圣地),位于云南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龙潭县级自然保护区内勐梭龙潭旁(图14)。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次洪水灾中,许多动植物和村寨都被洪水冲走,一天,幸存下来的佤族女始祖安木拐一不小心又掉进了洪水中,水牛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把安木拐救了出来,安木拐与水牛结成了好朋友。以后,水牛又多次无私地帮助安木拐以及人类做了许多好事,水牛成了人类最有力的助手。水牛在自己即将去世之前,还是放心不下安木拐,用打赌的方式让人们许下了“人要吃水牛肉,牛头必须供奉起来”的诺言。后来人类为了实现对水牛许下的诺言,怀念死后都在想如何帮助人类的——水牛,就吃水牛肉,并把牛头供奉在龙摩爷,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就到龙摩爷去寻找水牛的灵魂来帮助人们(谢佳学,2008)。龙摩爷是阿佤山充满神秘色彩的祭祀圣地,是每一个佤族部落都有的存放供奉牛头、祭拜神灵的神山和鬼林。每当举行重大活动或者部落之间需要解决矛盾和纠纷时,就把水牛头作为庆祝活动最好的吉祥物,举行盛大的剽牛活动,并把牛头保存在龙摩爷,渐渐地,龙摩爷里的牛头越来越多,久而久之,龙摩爷便成了佤族心目中不可侵犯的圣地。走近龙摩爷,到处都是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极具震撼力的牛头,无形中给龙摩爷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岩改,2008)。

②雷神与彩虹的传说

西盟佤族的神话中始终贯穿着善恶评价,给人以明晰可感的伦理教训。诸如《司岗里》中记述:雷神“达阿撒”和妹妹彩虹“牙董”发生了性关系,致使村子遭到了洪水的冲毁、谷物受灾,使人们生活在痛苦之中,兄妹俩见此十分羞愧,从此,雷神上了天,在即将上天的时候告诫人们以后不能像他一样,否则会遭到他一掌劈死;彩虹妹妹无地自容地钻到了土里,发誓永不相见,只是在雷声响过、雨过天晴的时候偶尔可以看见。这一神话形成了佤族同姓之间不结婚的习俗并一直流传下来,使该民族的人口得到生生不息的繁衍。在当时的原始社会就利用自然现象来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观念,与当今科学的生育观不谋而合,在种族的生息繁衍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谢佳学,2008)。每当通勒尔(“通”为佤语音译,意为“塘子”,“通勒尔”意为“勒尔塘子”,即现在的西盟勐梭龙潭)(图15)上空下白雨或出彩虹,阿佤人认为神、龙、祖先就会显灵(毕登程和随嘎,2009)。

(www.xing528.com)

图14 西盟勐梭龙潭“龙摩爷”(陈明勇/摄)

③“木依吉神谷”的传说

传说中人类从司岗里出来后不久,只能采摘野果充饥,后来慢慢学会了狩猎,但是由于没有精良的捕猎工具,许多动物受伤后仍可以从容逃生。人们发现,动物受伤后总是往同一个山谷中逃去就能很快痊愈,他们认为这就是创造万物的木依吉居住的地方,是木依吉帮助了动物才会这么快痊愈。后来人们每当重大灾难降临或有不能解决的困难出现时,就到山谷里请求神灵的帮助,后来,这里成了佤族民众心中的圣地——木依吉神谷(谢佳学,2008)。

图15 西盟勐梭龙潭(陈明勇/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