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民间知识与文化传统研究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民间知识与文化传统研究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象山”地名的由来与象有关的神话故事有很多,西双版纳勐海地区的神话《象山神》里说,傣族的祖先跟大象一同生活在森林里,大象帮助傣族的祖先看守窝棚、带领他们去找野果野菜、帮助他们抗击外敌等等。勐海还有一座“广掌泊”,意为“白象山”,据说那是勐海古代首领召海饲养战象的地方。

中国南滚河亚洲象保护:民间知识与文化传统研究

与象的神话、传说故事相关的地名,几乎遍布傣族聚居区,其中有许多地名中直接使用“象”字命名,数量也很多,例举几个如下:

(1)“万象城”地名的由来

德宏盈江县弄璋镇有一个地名傣语称“姐闷掌”,汉语的意思就是“万象城”,据传,此地名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姐闷掌为干崖司第10任至第13任宣抚使驻地,由于万历元年(1573年)至十一年(1583年)间,战乱纷起,司署驻地在口城(今旧城)被焚,宣抚司印失落。当时弄璋共有9999头大象,为此,万历十二年(1584年)刀怕宣袭职时为求吉祥,选择大象多的地方建署,又用纸糊了一只大象凑足10000头,故名“万象城”。在盈江县弄璋镇姐闷掌寨,当地政府立有一块“万象城遗址”的石碑,附近至今还保留许多与大象有关地名,如芒掌(大象寨)、纳掌(放大象的地方)、弄掌(大象洗澡的水塘)、汤掌(大象打滚的塘子)等等。

(2)“象山”地名的由来

与象有关的神话故事有很多,西双版纳勐海地区的神话《象山神》里说,傣族的祖先跟大象一同生活在森林里,大象帮助傣族的祖先看守窝棚、带领他们去找野果野菜、帮助他们抗击外敌等等。后来,大象死了,人们把埋葬它的山坡称为“象山”,象的灵魂也成了勐海的勐神。勐海傣族对象山神的祭祀活动最为频繁且隆重(钟秋思,2015)。勐海还有一座“广掌泊”,意为“白象山”,据说那是勐海古代首领召海饲养战象的地方。

(3)“象牙城”地名的由来(www.xing528.com)

在西双版纳景洪市从勐养镇到景讷乡(整糯)的途中,古代有一座古镇名叫“景雅”,意思是“象牙城”,为什么叫“象牙城”,据说这座古城的宫廷全用象牙装饰,可惜后来古城的宫廷在古代战争已经被摧毁了。

(4)“象营寨”地名的由来

在普洱市景谷县有个依山傍水的村落,名叫“曼悍掌”,意为“象营寨”,据说,那是古代傣族首领派遣军队去支援大理南诏国时,傣族象队驻扎过的地方。

又如养象村、象奴寨、象歇田、象脚地、象澡塘、象眼井、象尿河、象鼻山、野象箐……许多傣族地区的树名、寨名、山名、地名、田名和水名,都有与象相关的神话、传说或故事。这些象地名和有关的象传说融成一体,既有文字又有实物,对研究傣族古代先民捕象、驯象、养象,利用象从事生产和战争,提供了珍贵的线索。这些数量众多的象传说将某些历史事件、地理环境和生产变革以及社会习俗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篇篇傣族人民喜爱的象故事,从远古流传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