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普遍性

揭示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普遍性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归根结底是为人类的生存服务,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因此,文化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总体而言,人类文化的内部共享性特征较之外部共享性特征更为鲜明。其三,文化的内部共享性有利于打破种族界限。所谓文化的变异,主要指的是文化类型、文化结构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揭示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普遍性

文化人类创造物,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归根结底是为人类的生存服务,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具有普遍性的特征。然而,文化是由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所创造的,故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正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致使人类文化既呈现出互通性和流动性,又表现出多样性和本土性。

(一)文化的普遍性

文化的普遍性不能被狭隘地理解为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拥有相同的文化内容,而是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产生活需要和社会组织服务的特性,这种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时代而有所区别。因此,文化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文化的普遍性在本质上主要体现为一种文化的人类共享性,也可以视作文化的外部共享性。

文化外部共享性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因素。

其一,人性普同,需求类似。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个体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是地球生物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因此,地球上种族不同、肤色各异的人,无论看起来差异有多么明显,但在生物种类上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有着相同的生命结构和相似的身体机能。都会经历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的过程,都有着相似的身体感觉生理需求。地球上的人类总体而言可谓人性普同,需求类似。因此,作为具有普遍生存意义的人类文化,必然具有某种共通性。

其二,人类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带有某种共性。尽管地球上的人类栖居地在生态环境上千差万别,但凡是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必然在基本生存条件上或多或少相似。无论生活在寒带高原还是热带雨林,抑或是内陆山区、海上岛屿,都有昼夜交替、阴晴变换等自然现象,都存在着由有机体组成的生物系统和由无机体组成的非生物系统以及二者构成的生态系统,所有人类生命能量的获得都需要遵循生态系统内部能量交换的规律。正是这种相似性,导致人类文化必然具有某种普遍性。

(二)文化的民族性

“民族”一词是赫尔德(Herder)首先提出的,其创造了“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词汇。他认为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民族精神,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时代精神,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有机体的最隐秘的表现,是民族特性的根本。它形成于每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特定地理环境,并随着各民族历史中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发展,最终体现在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当中。文化的民族性是指文化所具有的民族间的差异性。

各民族之间呈现的差异性实际上是由各民族内部的文化共享性形成,文化内部共享性的形成源于文化的生成机制。就生成机制而言,文化是主体与客体在社会实践中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事社会实践的文化主体并非单个个体,而是由个体成员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成的社会群体。文化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包括一定行政疆域和一定行政区划中的国家或民族中的人口。至于文化客体,则主要包括一定行政疆域和一定行政区划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人文和地理环境。因此,文化是由一定的地理环境内一定的民族人口所创造的。这种由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群所创造的文化也主要是为满足这一特定人群的生存需要而持续存在的,其中的深层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往往主要被这一特定人群所理解与分享,故文化又表现为鲜明的内部共享性。同时,在共享文化内部,由于性别、年龄、阶层等方面的差异,又存在着多种亚文化,即共享文化系统内部又分布着许多小的子文化系统。

知识链接

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德国18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Treatise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成为狂飙运动的基础。主要代表作有:《当代德国文学之片稿》(1767)、《评论文集》(1769)、《我在1769年的游记》(1769)、《论语言的起源》(1772)、《关于人类教育的另一种历史哲学》(1774)等。

总体而言,人类文化的内部共享性特征较之外部共享性特征更为鲜明。文化民族性和文化的内部共享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文化的内部共享性导致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化的内部共享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民族性或相应的地域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拥有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不同的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以及不同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甚至相同国家内的不同地域亦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特征,这也是旅游的主要吸引物。(www.xing528.com)

其二,文化的内部共享性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内部凝聚力形成的基础。民族内部的成员总是共享一套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人们在相互理解中获得一种情感和文化的认同,其生活因此被赋予意义。正是这种文化内部的共享性特征,成为民族内部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民族文化前进的动力。例如,中国有56个民族,但全体中国人民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民族认同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其三,文化的内部共享性有利于打破种族界限。一套文化体系既然是被社会群体共享的,而且这些共享的文化是后天习得,那么在同一文化大环境中成长的不同种族的人就会共享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差异不是种族与体质的差异,而是文化的差异。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打破种族的边界,最终有益于人类各族群的理解与沟通。

(三)文化的累积性和变异性

文化的累积性是指文化元素或文化特质的积聚和增长,它往往表现为文化内容从某一个体、某一民族、某一时代向另一个体、另一民族和另一时代的延续发展和累积叠加的过程。文化累积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式,没有文化的累积就没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累积性是文化的固有属性,也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文化累积不是文化元素和文化特质简单的重复式叠加,而是包含着批判性继承、选择性借鉴、适应性整合等一系列辩证的过程。

文化的变异性是指文化在累积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特性。文化的变异性包含文化的扬弃和创新等环节。文化的累积性与变异性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文化的累积,也就不会有文化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而没有文化的变异,则意味着没有文化的扬弃和自我更新,同样也不会有文化的发展。

所谓文化的变异,主要指的是文化类型、文化结构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文化变异性不仅是指文化内容的激活,更是指整个系统模式的革命和转型。它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式、思维方式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思想、规则的建构;是传统惯性的消解,也是传统精华的重铸。可以说,文化的累积性是一种渐变,文化的变异性则是一种突变和飞跃。前者是文化发展的量变,后者是文化发展的质变。文化变异性是文化的“适应、整合、变迁”等特有属性相互作用的产物。

首先,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中某些阻碍社会发展的不适应因素或者被调整,或者被淘汰并代之以新的文化因素,其结果必然导致文化形态或文化结构产生某些变异。其次,文化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具有整合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由各种孤立的现象拼凑而成的,而是一个由各种文化现象有序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不同文化层相互作用的完整系统。因此,在一个社会文化系统中,一种文化现象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一种文化现象的相应变化。文化在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后,也必然导致某些文化形态或文化结构发生变异。例如,伴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而进行的大机器生产,必然要变革原来的封建生产关系。此外,倘若一个文化系统内部发生某种制度性的变化,也必然导致相应文化现象的改变。

知识活页

在解释变迁过程或途径时,社会人类学者最常运用的概念包括:传播(Diffusion)、文化丧失(Cultural loss)、涵化(Acculturation)以及发明(Innovation)。所谓“传播”指的就是文化形式的借用或流传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变动。传播往往有中介,其主体就是从另一社会引进新的文化因素的个人或群体。鉴于借用(Borrowing)现象的普遍性,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ow Malinowski)认为它与其他的文化创新形式一样具有创造性,而美国文化人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林顿(Ralph Linton)则认为文化的借用占了任何文化内容的百分之九十。“文化丧失”就是一种文化形式取代另一种文化形式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它对文化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文化可能毫无缘由地被丧失掉,成为没有文化替代的文化丧失。这种现象与接受一种创新一样,必定会构成变迁。“涵化”产生于有着不同文化的人类共同体进入集中的直接接触之中,其结果造成其中一个群体或两个群体原来的文化形式发生大规模变化。涵化有许多可变因素,包括文化差别程度、接触的环境、强度、频率、友好程度、接触的代理人的相对地位(即何者处于支配地位、何者处于服从地位)、流动的性质等。涵化过程中可能出现如下现象:①取代(Substitution),即以前存在的综合体由另一种综合体所取代,产生最小的结构改变;②综摄(Syncretism),即各种旧物质混合形成一种新制度,这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文化变迁;③增添(Addition),即增添新的物质或物质综合体,有时会发生结构改变,但有时也不会;④文化萎缩(Deculturation),即丧失一个文化的实质部分;⑤起源(Origination),即产生新的物质来满足变化形势中的需求;⑥排拒(Reaction),即变迁过程十分迅速,以致许多人不能接受这种变迁,其结果会造成排拒、反抗或复兴运动。涵化的发展可能有几条路线。当两种文化丧失它们各自的个性并形成一种单一文化时,就产生合并或同化。当一种文化丧失其自主权力但仍作为一种亚文化(如一个种姓、阶级或族群)而保留其个性,就会产生结合。灭绝也就是一种文化不断丧失其成员(死亡或加入别的文化),最终该文化不再有任何功能。在适应过程中,动力平衡会发展出新的结构。在最后那种情况中,变迁仍会继续,但它是以“熔炉”形式缓慢地进行的。

用早期人类学的术语来概括,我们可以看到上述有关文化变迁动因的解释关注的主要是文化之间的外部接触(Cultural contact)。对许多人类学者来说,变迁指的是一个族群在与其他族群的接触过程中,引进新的观念以及做事情的新方式,造成传统价值观念中传统行为方式的改变。事实上,文化变迁也常发生于社会和文化的内部。例如,文化内部的人对文化的看法发生改变,会导致社会解释其文化的规范和文化价值观的方式发生改变。“发明”(Innovation)指的就是对技术的看法的改变引起的文化变迁。具体言之,“发明”一词指的是一个个人发现了一种新的做法、工具或原理,最终为其他人所接受,成为社会共享的东西。“发明”还可进一步分为“首次”发明和“二次”发明。首次发明就是新原理的发现;二次发明是应用已知原则进行的改进。发明如要让社会接受,就必须与社会的需求、价值观念和目标求得一致。

资料来源王铭铭.文化变迁与现代性的思考[J].民俗研究,1998(1):1-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