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文化教程:系统形成与演变

旅游文化教程:系统形成与演变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旅游介体而言,旅游的方式和行为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文化的交流功能。后来,有学者受到克里福德的影响,对将“旅行文化”置于以“旅行”为基本特征的现象中加以检讨。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在旅游中介的参与和帮助下,作用于旅游客体,进行历史文化时段的永恒超越和文化空间及地理环境的暂时跨越时,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事象及其本质的总和。

旅游文化教程:系统形成与演变

从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作为当代世界性的社会现象,旅游是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的精神生活需要,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因此,从广义的文化概念而言,旅游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实践。

从旅游主体而言,旅游者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个体,自身具有原本社会群体的文化修养和特征。旅游的目的是体验和感受异域的景观和异质的文化,因此,其旅游动机及旅行行为都代表了自身的文化意义。从旅游客体而言,旅游客体是旅游主体的对象物,无论是有形的旅游资源还是无形的旅游资源,其形成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构成了旅游的吸引物。从旅游介体而言,旅游的方式和行为也是旅游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了文化的交流功能。通过旅行者短暂的迁移和回归的活动,旅游可以实现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欣赏和领略了各地的文化现象,同时又将这些文化信息,包括自然景观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通过亲身体验、传媒等多种方式带回原有的居住地。

20世纪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克里福德(James Clifford)在《文化之道:20世纪晚期的旅游和迁移》中把出现在20世纪晚期的旅游和迁移的社会现象定义为“旅行文化”(Traveling cultures),并把旅游及旅游中所包含的各种事项当作一种“范式性空间”(A paradigmatic place)的占据。克里福德以印第安人于1960年在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迎接各地朝圣者的活动为例,将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斯夸托效应”(Squanto effect),试图通过对20世纪下半叶的旅游现象分析,展示旅游活动及旅游活动之后的社会文化变革。后来,有学者受到克里福德的影响,对将“旅行文化”置于以“旅行”为基本特征的现象中加以检讨。如美国学者罗杰克(Rojek)和厄里(Urry)等主编的《旅行文化:旅游和旅游理论转型》认为,大规模的游客随着当代旅游产业的兴起,形成了“游客/东道主”的新型的关系,东道主社会必须根据游客的需求调整自己原有的传统社会结构。来自不同社会、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的观光,参与东道主社会的观察和体验,与东道主社会和民众产生接触、交流和互动,增加了旅游活动的“文化化”。

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文化活动,有助于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升华;旅游同时也是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以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为旨趣的文化消费者或审美消费者,可以说旅游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是旅游的重要基础之一。旅游文化与其他文化(如哲学宗教文学科技、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文化可以说是旅游主体为了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塑造完善的个体文化人格及民族文化性格,实现对自然的审美、学习探索、超越和回归,以及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审美、学习、研究、推进和发展。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在旅游中介的参与和帮助下,作用于旅游客体,进行历史文化时段的永恒超越和文化空间及地理环境的暂时跨越时,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事象及其本质的总和。(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系统形成过程如下:旅游者久居地即客源地社会文化环境会塑造旅游主体的文化身份,旅游者通过旅游中介体进入旅游目的地客体的社会文化环境,经历了目的地社会文化环境的旅游者主体回归久居地等环节所构成的连续的旅游过程,在这个旅游时空系统过程中形成的完整的社会文化集合就是旅游文化(见图1-3)。

图1-3 旅游文化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