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旅游的生成、演展与旅游文化形成

人类旅游的生成、演展与旅游文化形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讲还要进一步梳理在人类旅行、旅游的起源、产生、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跟旅游密切相关的重要关系,具体包括人类早期迁徙活动与旅游、旅行与旅游、商业贸易和交

人类旅游的生成、演展与旅游文化形成

【阅读材料】

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迁移与流动

大约在170万年之前,东非直立人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迁徙。他们借助良好的气候条件来到亚洲,并在这里建立新的家园。之后,为了寻找到更适宜于打猎的地方,史前人类不断地奔向可以到达的世界各地。大约在70万年之前,人类踏上了欧洲大陆。在占据了非洲和欧亚大陆之后,人类又向其他地区进发。

大约在1.5万年之前,人类来到美洲大陆,此时人类进化成为“智人”,即现代人的模样。生活在亚洲的“智人”走过寒冷的西伯利亚极地,又穿过白令海峡,最后登上美洲大陆。这一理论被现在的人类学家普遍接受,它相对于其他理论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因为当年随着冰川期来临,寒冷的天气使海水结冰,亚洲的西伯利亚与北美的阿拉斯加被连成一体,这样人类就可以在这两块大陆间来回穿越。

大约公元前8000年,新石器时期的农业革命促进了人类发展,一些部落开始在小亚细亚地中海流域定居下来,这里也成为人类最初的文明中心。而同时一些来自印度、西伯利亚草原、高加索山脉与丹麦的部落迁移到了欧洲并定居下来,他们使用相同的印欧语系语言。这些部落逐渐从捕猎与采集果实转变为农业生产,人口因此得以增长,并促进人口新的迁移。

大约公元前2200年,这些部落已经遍及整个欧洲大陆,向南的部落到达了塞浦路斯与现在希腊的克里特岛,后来就发展成为如今的希腊拉丁文明;一些部落向中西部迁徙,成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的祖先。在公元前最后1000年,希腊人与腓尼基人在整个地中海上四处航行,并在北非、西班牙与意大利定居。同时最早的希腊城邦出现,开始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开始在美洲抢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并在新大陆上建立殖民地,大规模的移民时代由此开始,殖民者不断从欧洲涌向这里。

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将势力向外扩张,在政府与商业公司的运作之下,大批欧洲居民去往非洲、亚洲与美洲。而在欧洲国家之间也有频繁的人口流动,从南部的意大利、西班牙去往北部的法国、英国,从东部的俄罗斯、波兰奔赴西部的德国,不过大多数迁移者还是将目光投向了大西洋对岸。在1800—1940年,有55万欧洲人去往美洲,其中有35万人在那里定居。

迁徙到美洲的也有亚洲移民,比较多的是日本人到巴西,中国人到美国。而在亚洲,各个邻近国家的移民更为频繁,大约有1400万中国人来到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与越南

在某些特殊时期,饥荒、战乱、社会动荡等都会造成人口大规模的迁徙,但这样的迁徙往往不是出于人们的本意。无论是犹太人、巴勒斯坦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爱尔兰人,还是非洲大陆上的土著黑人,都曾经有过被迫流浪的历史。

在16—19世纪,大约有1200万奴隶被从非洲贩卖出去。其后果是:非洲大陆上已经没有足够的劳动力,美洲大陆上的人口结构却发生了巨变,今天黑人在美洲人口中占有极为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在美国、巴西及一些中美洲国家。

在19世纪时,土豆是爱尔兰人的主要食物,其供给几乎完全依靠农业生产,而当疫病影响到土豆生长时,人们生存也会遭遇严重危机。在1845年,霜霉病基本摧毁了爱尔兰的土豆种植,100多万人由于没有足够粮食而死亡。在1846—1850年,大饥荒造成爱尔兰岛上200万人被迫离开,去了英国与美国,而当时爱尔兰总人口只有700万。在同一时期,欧洲大陆上其他以土豆为主要粮食的国家,如德国、波兰与俄罗斯,也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进入到20世纪,在欧洲大陆上,战争、国家兴衰以及政权更迭导致4500万人被迫迁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有800万人逃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逃难人数上升到3000万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强迫近1200万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民来到德国,从事生产劳动,其中有波兰人、俄罗斯人、法国人、比利时人与荷兰人等;在此期间,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迫离开欧洲去往其他地方。被迫迁移的情况在亚洲也很普遍,1947年,在印度次大陆的两个新的国家,即印度与巴基斯坦宣告独立。两个国家各自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由于宗教关系,有1600万人进行迁徙。(www.xing528.com)

现今世界上仍有许多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它们是全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地。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2019年世界流离失所者已经超过7000万人。世界上饱受战争影响的主要有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南苏丹、巴勒斯坦、缅甸、索马里与利比亚等国家,这些国家也是全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地。

(摘编自:杞人.人类迁徙:改变世界的脚步[J].生态经济,2012(5);以及百度资料。)

【主要内容】

第一,介绍人类起源的不同理论假说,阐述人类早期迁徙与旅游起源的历史逻辑关系。

第二,探讨人类旅行行为与旅游起源,包括人类生产方式与空间位移和旅行,人类商品交换、贸易与旅行和旅游,早期人类交通与旅行和旅游。

第三,阐述宗教朝圣与人类旅行和旅游之间的关系,讨论自然探险、科学考察与人类旅行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第四,介绍一种经济史观角度看旅游起源的观点,即旅游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论述工业革命促使有组织的旅游活动得以产生。

第五,介绍人类旅游起源的一种新观点或新判断,即“聚会和宴飨起源说”。

第六,阐述旅游文化的出现与形成,从“旅游四体”角度具体地分析旅游文化。

本讲为第2讲,即基础准备篇的第2讲,总第2讲,共有6节。本讲采用历时性的、纵向的人类学整体观,基于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将人类的起源、产生、演化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作为宏大背景,探讨人类旅行、旅游的起源、产生、演化与发展,而旅游的起源是其重点与难点,也是争论的焦点与热点

学界对人类旅游起源的说法(观点)不少于10种,即“人类行迹开始”说、“迁徙”说、“原始探险”说、“商旅贸易”说、“宗教朝圣”说、“消遣观光度假”说、“古代休闲行为和审美意识”说、“聚会和宴飨”说、“市场经济发展产物”说、“工业革命(工业化)产物”说。本讲将较详细地讨论其中的几种说法。

本讲还要进一步梳理在人类旅行、旅游的起源、产生、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跟旅游密切相关的重要关系,具体包括人类早期迁徙活动与旅游、旅行与旅游、商业贸易和交通与旅游、宗教朝圣和自然探险及科学考察与旅游、工业革命与旅游、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