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国子监的直属学校

唐代国子监的直属学校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2]纵观唐代史料,国子监的职责有4项:一是掌管全国的儒学教育;二是直接管理7所中央官学;三是为地方官学提供办学样板并汇集优秀学生;四是为礼部的科举考试输送备选人才。唐代国子监作为全国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并直接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以及补习班性质的广文馆,其编制仅有40人,也应当算是比较精简。

唐代国子监的直属学校

韩愈:四次参加吏部考试,最后一次过关,被任为“国子监四门博士

公元616年8月27日,面对烽烟四起的反隋浪潮,隋炀帝命年仅12岁的孙子杨侗及光禄大夫段达等人留守东都洛阳,自己以巡游之名避居江都(江苏扬州市)。617年7月8日,太原留守李渊举兵反隋;8月11日,李渊率军3万余人进攻关中;12月12日,李渊攻入长安,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皇帝(恭帝),改元义宁。618年2月22日,李渊命世子李建成、秦国公李世民率军进攻东都洛阳。4月11日,隋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隋炀帝被弑。618年6月18日,李渊以隋恭帝杨侑逊位的方式实现改朝换代,改元“武德”,从此建立唐王朝。李渊一统天下后,立即推行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强化儒学教育。据史料记载,唐代以国子监主管学校教育,设有祭酒(从3品)1人(略低于正3品的各部尚书),司业(从4品)2人(略低于正4品的各部侍郎);其部属有国子监丞(从6品)1人,主簿(从7品)1人,录(从9品)1人[60]配备有未入流(不够品级)的公务员34人,即:府(助理员)7人、史(文书)13人、亭长(办事员)6人、掌固(事务员)8人[61],其职责是:“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凡七学。”[62]纵观唐代史料,国子监的职责有4项:一是掌管全国的儒学教育;二是直接管理7所中央官学;三是为地方官学提供办学样板并汇集优秀学生;四是为礼部的科举考试输送备选人才。唐代国子监作为全国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并直接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以及补习班性质的广文馆,其编制仅有40人,也应当算是比较精简。(www.xing528.com)

唐代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均兴办于618年。当时国子学办学规模仅有72人,后增加到300人,招收3品及国公以上官员的子孙,及从2品以上官员的曾孙入学,设有国子博士(正5品)5人、五经博士(正5品)10人、助教(从6品)5人、直讲(经学讲师)4人、典学(教务员)4人、掌固4人、庙干(清洁工)2人[63]。太学办学规模140人,后扩大到500人(贞观末年曾扩大到8000余人),招收5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各州郡官学的优秀学生。太学设有太学博士(正6品)6人、助教(从7品)6人[64]、典学4人、掌固6人[65]。四门学办学规模130人,后扩大到1300人(招收7品以上官员子弟500人,招收州郡官学推荐的俊士800人)。四门学设有四门博士(正7品)6人、助教(从8品)6人、直讲4人、典学4人、掌固6人[66]。律学兴办于唐高祖初年,后一度停办。632年,唐太宗李世民重新开办律学,办学规模仅有50人,招收8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民子弟,以律(基本法规)、令(补充法规)为专业,兼学格(皇帝诏敕所形成的法规)、式(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及公文程式)、法例(案例)。律学设有律学博士(从8品)3人,助教(从9品)1人、典学2人[67]。书学兴办于629年,源出于李世民酷爱书法,办学规模仅30人,招收8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民子弟。书学以书法、文字学训诂学为教学内容,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课,也兼学其他书体。书学设有书学博士(从9品)2人、助教1人[68]、典学2人[69]。书学学制规定:《字林》修学1年,《说文》修学2年,《石经》修学3年。算学也兴办于629年,曾多次停办,又多次重办。算学的办学规模仅30人,招收8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民子弟,其中15人学习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周髀算经》、《五经算术》,另15人学习《缀术》、《缉古算术》,兼学《数术记遗》、《三等数法》等课程。算学学制规定:《孙子算经》及《五曹算经》、《周髀算经》及《五经算术》、《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各修业1年,《九章算术》及《海岛算经》、《缉古算术》各修业3年,《缀术》修业4年。算学设有算学博士(从9品)2人、助教1人、典学2人[70]。广文馆兴办于750年,是专门为国子学学生开设的“进士补习班”,属于考前复习性质,办学规模约60人,设有博士4人、助教2人[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