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三大障碍破解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三大障碍破解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个人认为阻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融合的最大障碍首先是“学分壁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第三个障碍是来自认识上的偏差。我们注意到,一些学校在提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时,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或体系表述为“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三大障碍破解

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通识教育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人文科学精神、拥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责任感的模范公民。这是比较理想的目标。

在实践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存在三大障碍。我个人认为阻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融合的最大障碍首先是“学分壁垒”。学分壁垒体现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要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学分结构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必须作科学处理。从苏州大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开放选修三个模块之间的学分结构看,专业教育学分占比偏高。苏州大学毕业总学分要求是160个学分,绝大部分专业的通识教育模块(含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学分数在45—50之间。其实,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采取这样的归类是为了教学组织上的需要。

我曾经考查过学分壁垒的问题为什么在苏州大学比较严重。在苏大一名四年制的本科生毕业时应修读的总学分是160个学分,每年的本科招生人数在6 500左右。我们曾有预案将学生毕业总学分数降到150个学分,招生人数降低到5 000名,但是这个议题刚被提出,就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主要原因是减少学分和招生数量将直接导致办学经费的减少、各专业招生人数的减少和专业教师教学工作绩效的减少等。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初期,除了受课程资源数量与质量限制外,还受制于这种“学分壁垒”的限制,通识课程的学分很难“一步到位”。因此,我们选择的是“软着陆”方式,通识选修课程从刚开始只有4个学分(包括2学分的新生研讨课),目前已经提高到10个学分。

学分壁垒的问题也制约了开放性选修课程的建设。开放性选修课程作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该类课程在教学设计时也主要是面向非本专业的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来自专业学分的自我保护,这个模块的学分数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我们提出的“促进交叉”的目标。(www.xing528.com)

在总学分数既定或减少的前提下,要想提高通识教育和开放选修两个模块的学分数,势必就要挤占专业教育的学分数。我曾对国外很多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进行了对比,我的体会是:一个专业,只要通过核心课程保证了其专业内涵,这个专业就是成立的。如果按照一门专业课程是3学分计算,欧美大学一般是20门左右的课程,而其余学分则是分布在通识课程和开放选修课程上。在教育部给出的92个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中涉及的专业核心课程一般也只有8—10门。专业教育学分减少表面上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但实际上是要挤占被部分专业教师视为“领地”的专业课程学分,它涉及隐藏在课程背后的绩效分配机制。因此,这是一个涉及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本科教学改革的问题必须通过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来解决。

阻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第二个障碍是来自教与学的机制。目前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问题是以“教”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我们学校刚刚出台了《苏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在这个改革方案中我们没有简单地说以“教”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而是表述为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中心。这对教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例如,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授课对象既有本专业的学生,又有跨专业选修的学生,教师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把握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以及确定科学的考核方式等,这些都要求教师作出应对和改变。通识课程特别是经典导读类核心课程的开设,不仅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作出变化,而且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阅读与写作的要求及其工作量的增加,一定会带来学业挑战度的提高。如何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如何解决因课程难度提高而产生的评教数据波动等都是教学机制上所面临的新问题。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第三个障碍是来自认识上的偏差。我们注意到,一些学校在提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时,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或体系表述为“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而苏大的表述是“继续完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通识核心课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全程”。上述两种表述的显著差异是如何对待“创新创业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及其具体实现路径。表面上看,它与通识教育无关,但事实上却高度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也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创新创业教育,让所有学生触手可及”,这是苏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要实现这个愿景,关键是要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上实现全面推进。开发校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引进校外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是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训练的重要手段;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而具体的实现路径就是全面进行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将学科前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关注新科技、新问题、新方向;互动式、探究式、研讨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从“考生”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培养其质疑、询问等基本的创新意识;过程化的、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使课程考核更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主观性,从而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性思考的能力。事实上,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在潜移默化和无形浸润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往往比学习一两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影响更为深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点到面”的变化并惠及所有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才可能成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天然纽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