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大学双重编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建设

中山大学双重编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建设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不盲从国外通识教育的任何模式,而是坚持从我国及中山大学的实际出发,建立以“中国文明和全球视野”为经纬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因此,中山大学的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以“中国文明”与“全球视野”为经纬,并以此为纲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山大学新建设4大类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来源是:专业选修课、优质的公选课以及新建设的课程。

中山大学双重编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建设

中山大学在实施多年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精英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从2009年开始有步骤地在全校范围内推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计划。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不盲从国外通识教育的任何模式,而是坚持从我国及中山大学的实际出发,建立以“中国文明和全球视野”为经纬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学校通识教育方案的设计者认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首先需要了解中国文明的过去与现在,要树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从而自觉为中华文明的复兴做贡献;同时,中国大学生必需充分了解全球化时代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开放的心态面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因此,中山大学的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以“中国文明”与“全球视野”为经纬,并以此为纲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类:(1)中国文明;(2)全球视野;(3)科技经济社会;(4)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总学分为16学分,原则上要求学生在本科前两年即大学一、二年级完成。其中“中国文明”大类课程要求全校学生必修4学分,而其他3类课程则不同,院系可根据各自情况提出不同的选修组合,但每类至少选修2学分。

中山大学新建设4大类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来源是:专业选修课、优质的公选课以及新建设的课程。另一部分来源是将本科各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向外专业本科生开放,即“双重编码课程”,这部分课程对本专业来讲仍然是专业基础课,对外专业学生则是通识核心课程。通过“双重编码”课程的学习,使外专业学生能亲身了解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www.xing528.com)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把通识教育课程设定为本科生的主要课程和基础训练,而不是将其视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兴趣点的“营养学分”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与专业教育并列的另一套知识体系。

通识教育的成败不在于课程的数量,而在于这些课程达到什么样的教学要求和质量保证。自2009年建设通识核心课程计划实施以来,中山大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力求保证核心课程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