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及重要性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及重要性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针对《增长的极限》所反映的问题,也出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罗马俱乐部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被划归为悲观派,这些学者过分夸大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提出的解决办法不但发达国家无法接受,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是不能采用。他认为人类的智慧和努力完全可以解决未来的人口问题,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④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及重要性

1.酝酿期(20世纪20—60年代)

苏联科学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是生物圈研究的创始人,他在主要著作《生物圈》(1926)、《人类自养》(1940)和一系列研究论文中,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促进了地球生态圈的进化,人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强调了人类与地球环境中的其他要素和谐共存的必要性。

美国学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在20世纪40年代末发表的著作《沙乡年鉴》(1949)中,提出了真正的文明“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植物、土壤互为依存的合作状态”,标志着生态整体主义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人类思想经过数千年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之后,终于超越了人类自身的局限,开始从生态整体的宏观视野来思考问题。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其发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1962)中,从人类广泛使用杀虫剂的角度,阐述了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是个渐进的过程,起初不明显,一旦效果显现出来,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巨大。

美国学者威廉·福格特通过大量研究后,在其著作《生存之路》(1949)中提出:人类的存在,具体到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完完全全取决于它的生存环境,同时又或多或少地影响这一环境,并提出了“生态平衡”的概念。

从上面分析可看出:早在20世纪前半叶,许多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破坏了环境,提出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2.初步形成期(20世纪60—80年代前期)

首先出现的是悲观派。早在1960年,福伊斯特已经认识到人类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导致现代社会的崩溃,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警示人们,可惜当时被认为过于骇人听闻而没有受到重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斯·梅多斯教授等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1972年发布了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采用世界系统动力学模型World3模型,借助计算机,研究了人口、粮食生产、工业化、污染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消耗这五个参数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趋向。研究结论认为:这些参数都按“指数增长”的模式增长,如果按这个趋势增长下去,地球将在100年后达到极限,所谓极限表现在粮食短缺、资源耗竭、污染严重等方面,最终表现为社会崩溃。报告同时提出:为避免社会崩溃的发生,采用经济“零增长”的策略以达到“全球性均衡”。《增长的极限》借助模型预测未来数十年世界的发展情景,其预测的前瞻性及事后被证明其惊人准确的预测结果,改变了全球人类的发展理念,报告获得巨大成功。但是,针对《增长的极限》所反映的问题,也出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

1974年,罗马俱乐部发布了米萨诺维克和帕斯托尔等的研究报告《人类处在转折点》,该报告与《增长的极限》的相同之处在于进一步重申地球资源对人类经济增长的严重限制,反对各国继续高速发展;不同之处在于对梅多斯等人“零增长”的观点有所改正,提出了有组织增长的概念,认为如果人类步入有组织增长的途径,那么世界将变成一个相互依赖而又和谐的系统。同年,罗马俱乐部负责人贝切伊继《深渊在前》之后,又出版了《前途如何》一书,进一步发展论述悲观主义思想。

罗马俱乐部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被划归为悲观派,这些学者过分夸大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所提出的解决办法不但发达国家无法接受,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是不能采用。

与悲观派针锋相对的是乐观派。乐观派早期的代表作是1970年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所著的《未来的冲击》和1973年丹尼尔·贝尔所著的《后工业社会》。这两篇著作把全球问题的严重性放在次要的位置,而把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放在极为突出的地位加以渲染。

1976年,美国学者康恩、布朗、马特尔在发表的《下一个200年》中,针对《增长的极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条批判,充分强调了地球上资源的丰富性和技术发展对所有问题的解决能力。

美国未来学家朱利安·林肯·西蒙在1981年出版的《最后的资源》和1984年出版的《资源丰富的地球》中提出:生产的不断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因而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在不断改善而不是在逐渐变坏。他认为人类的智慧和努力完全可以解决未来的人口问题,对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增长的极限》使用技术分析方法预测未来,《最后的资源》使用历史外推法预测未来。分析方法的不同,导致悲观派局限于短期社会状态,低估了科学技术发展对控制人口、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现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忽略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转变。乐观派过分强调科学技术发展对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的解决能力,忽略了发展极限和自然边界的存在。

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爱德华·科尼什认为:乐观派和悲观派都以不同形式暗示我们放弃努力,我们不能上当,世界的好坏要靠我们自己的努力。

3.逐渐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出席会议的国家有113个,共1300多名代表。会议通过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www.xing528.com)

七点共同看法可概括为以下内容。

①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能在空前规模上改造和利用环境。人类环境的两个方面,即天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幸福和对于享受基本人权,甚至生存权利本身,都是必不可少的。

②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③在现代,如果人类明智地改造环境,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和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④在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在工业化国家里,环境问题一般与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

⑤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给保护环境带来一些问题,但采用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⑥我们在世界各地行动时,必须更审慎地考虑它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

⑦为实现这一环境目标,要求团体、企业和各级机关承担责任;各级政府应承担最大的责任;国与国之间应进行广泛合作,国际组织应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全人类及子孙后代的利益共同努力。

二十六项原则包括:人的环境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发展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协调一致。筹集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和保护环境进行计划和规划,实行适当的人口政策,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和教育,销毁核武器和其他一切大规模毁灭手段,加强国家对环境的管理,加强国际合作等。

(2)1980年3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国际资源和自然保护联合会组织中国、日本、美国、英国、苏联等35个国家签字,通过并发表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该文件目标是促使各国通过保护生物资源的途径,尽快达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帮助促进持续不断的发展。该文件明确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件中出现了“可持续发展”一词。“可持续发展”最早出现在生态学中,是一种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战略。

(3)1981年,美国著名学者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的可持续性,由此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系统调控过程。“可持续发展”反映的是复合系统的运用状态和总体趋势,有三个方面的内涵:①调控的机制能促进经济发展;②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③发展的结果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创造人类美好的社会。

(4)1983年3月,联合国通过成立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决议。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即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挑战和共同的努力。在集中分析了全球人口、粮食、物种和遗传资源、能源、工业和人类居住等方面的情况,并系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后,这份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①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②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③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模式。

(5)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存品质。这一定义既强调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又强调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最终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形成美好的生活环境。只有在“发展”的内涵中包含了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保障人类平等自由权利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6)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83个国家、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70个国际组织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成共识,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的目标是通过在国家、社会重要部门和人民之间建立新水平的合作,来建立一种新的和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为签订尊重大家的利益和维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完整的国际协定而努力,认识到地球的完整性和互相依存性。宣言中制定了27项原则。

《21世纪议程》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应做出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提供了21世纪的行动蓝图,涉及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章节组成,每章均有导言和方案领域两部分;导言重点阐明该章的目的、意义、工作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难点;方案领域则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应采取的行动。《21世纪议程》的发表,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由理论推向实际行动。

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