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候变化影响多层次,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影响多层次,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及海平面上升,摧毁了一些生物的栖息地。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使某些家畜的发病率提高。然而,气候变暖将导致北极冰川逐渐消融,出现的夏季新航道可能使世界贸易重心发生改变,这将对我国未来海上运输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多层次,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中,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

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每个物种皆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置,而进化可让它们在这独特的位置生存——生活于其特殊的“居所”及特定的生活环境(包括温度、其他动植物)。这表明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冻土融化、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生态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当然,有些生物有较强的适应力,例如老鼠和狗。它们能在很艰难的环境生存,但考拉却只能在有桉树的地方生活。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气温、降雨量海平面上升,摧毁了一些生物的栖息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五大洲和四大洋的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的损失可能最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的重大损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使滨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发生退化。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50年中国青藏高原和昆仑山脉等高寒区域冰川面积缩小,冻土厚度减薄。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进一步缩小,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将对物种多样性造成威胁,可能对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和秃杉等产生较大影响。

2.对农牧业的影响(www.xing528.com)

全球变暖造成粮食减产,因为全球变暖带来干旱、缺水、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热浪及气温剧变,这些都会使世界各地的粮食生产受到破坏。亚洲大部分地区及美国的谷物带地区,将会变得干旱。一些干旱农业地区,如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只要全球变暖带来轻微的气温上升,粮食生产量都将会大大减少。

目前,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农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春季物候期提前了2~4天。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使某些家畜的发病率提高。

3.对大气降水的影响

全球变暖使得气候极端事件更容易发生,大气降水呈现出区域性变化,有可能导致降水丰富的地方降水更多,洪水泛滥,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灾害性事件的发生。干旱的地方有可能更加缺水,从而导致干旱、缺水、土壤荒漠化加剧,从而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4.气候变暖对我国全球战略的影响

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全球发展战略,需要在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下实施和实现。然而,气候变暖将导致北极冰川逐渐消融,出现的夏季新航道可能使世界贸易重心发生改变,这将对我国未来海上运输产生影响。因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沿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可能面临气候变暖而出现的自然灾害的重大威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