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教育需求及其影响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教育需求及其影响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这是因为受过教育的人会对社会的稳定、繁荣、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政府需要教育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需要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来维护和发展社会文明和制度。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教育需求及其影响

教育词典》上是这样定义“需要”一词的,它是指在一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愿望、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需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动力性,是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又驱使人去行动,因而需要对人的活动永远表现出积极的性质。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多层次的,需要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欲望[22]。需要与需求不同,需求是考虑约束条件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需求是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如果按照需求主体划分,教育需求分为教育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两大类。

(一)教育个人需求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教育个人需求的含义

教育个人需求的定义是: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即个人对教育机会的需求[23]。在现代化社会,人的需求涉及许多方面,由于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收入、前途状况和个性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加强,教育的需求在人的各种需求中往往占据重要地位。

2.教育个人需求的特点

(1)层次性。目前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中义务教育已成为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每个公民都有权利接受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完成义务教育后还要继续学习,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教育个人需求呈现明显的按层次递进的特点,一种层次的教育需求满足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

(2)多样性。个人对教育需求的类型呈多样化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除普通教育需求外,还有职业教育需求、职前专业教育需求、职后进修教育需求。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

由于教育个人需求的多样性,教育的个人预期收益就会形成教育个人需求的诸多动因。首先是精神生活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增加了,通过接受教育提高个人素质和文化、审美水平,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次是物质生活需求。这是大多数人的教育需求的基本动因,人们之所以要受教育是为了通过教育学到知识,增强工作能力,获得较高收入和福利,增加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岗位流动的机会,为了拥有更有利的竞争条件而接受高一层次的教育。最后是社会地位需求。当今社会中,受教育水平和素质成为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志,从一般意义上讲,高水平的教育是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这是受教育的重要动因之一。

4.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分析

人除了对教育有强烈的需求外,还有其他一些需求,故人们通常要在教育需求与其他需求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影响到对教育的需求。个人天赋能力、家庭收入、学杂费高低、个人教育的收益率等因素都是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重要因素。

个人天赋能力是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一般天赋能力高的人,有能力接受高层次的教育,绝大多数的人会连续不断地攀登,此时影响教育需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原因和求学的机会成本。而对于天赋能力较低的人来说,完成初、中等教育已经是尽其所能了。

家庭收入是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家庭要支付教育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家庭能够为子女付出多少教育费用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家庭收入成为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许多发展中国家大量的适龄儿童没有上学,大量学生辍学,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家庭无力承担其上学期间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家庭需要他们从事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以补充家庭所需费用。义务教育后的教育需求受家庭背景的影响更为明显。另外,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教育也有明显的影响,一般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希望并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学杂费的高低也是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因素之一。在义务教育后,学杂费的高低对教育需求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学杂费是学生支付的直接成本,提高学杂费,将增加学生的教育费用负担。因此,学杂费越高,学生接受高一层次教育的需求所受到的抑制程度越大。

个人教育的收益率同样是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众多因素之一。人们放弃其他投资机会而在教育方面投资,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或其他收益。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就会增大;如果收益率较低,人们对教育的兴趣就会下降;如果收益率为零,甚至为负值,许多人就会放弃求学机会而选择在其他方面进行投资。

上述诸多影响教育个人需求因素并不是均衡起作用的。针对不同的地区,对不同的人,起作用的因素和各个因素所起作用的强度可能大不相同。在富裕地区、富裕家庭,学杂费不是影响教育需求的因素,而学杂费对低收入家庭影响则相当大。总之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教育个人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格局,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个人需求多样化的特征会越来越明显。(www.xing528.com)

(二)教育社会需求的分析

1.教育社会需求的含义

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社会需求要求教育为各行各业提供其需求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具体讲就是学校为企业、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在一定时期内,教育社会需求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

2.教育社会需求的特点

(1)可规划性。由于教育需求的有限性,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有其内在决定因素,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计划者,可以对教育需求做出计划,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对教育的社会需求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去引导市场需求。

(2)层次性。由于教育受制于国力的强弱和人口规模,根据供求规律,政府可以对社会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整,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3.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纵观世界许多国家,教育开支是政府财政总支出的第二大支出项目。这是因为受过教育的人会对社会的稳定、繁荣、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政府需要教育为社会提供所需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需要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来维护和发展社会文明和制度。所以社会越发达,对教育的需求也越大,教育社会需求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需求强度和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决定着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而影响着教育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专业分工越细,对教育层次和类别需求越高、越复杂,并且整个经济呈现迅速变化的态势,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教育具有持续性的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生活。

社会人口状况也是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社会需求成了一个国家教育社会需求的主要构成部分。义务教育年限确定后,社会经济发展非义务教育的社会需求也成了社会需求的构成部分。一个国家地区人口构成的基数、增长速度和年龄构成决定了教育社会需求的基本规模和走势。一般来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构成年轻化,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量相应较高,教育需求层次也会大幅提高。

国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社会需求。教育是国家的大事,是政府的重点工作。社会经济政策、教育政策都直接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三)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按照需求主体的不同,教育需求分为教育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仔细分析个人需求,实际上是个人对教育机会的需求。学校有多少招生计划就有多少个教育机会。据此,教育机会需求可以界定为个人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各级各类教育机会(招生数)的数量。如果个人仅有接受教育的愿望而没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或只有支付能力而没有受教育的愿望(厌学),都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机会需求。个人教育需求的主体是个人本身。

教育的社会需求实际上是企业或国家对教育人才或教育产品的需要,是发生在教育终点或学校“出口”的教育产品的需求。学校“生产”的“产品”就是受教育者知识、技能的增加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就是受教育资本的增强。所以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可界定为社会各用人单位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各级各类教育产品(人力资本)的数量。教育产品的需求主体是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对象是各级各类教育毕业生的人力资本。教育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实际上是个人对教育机会和企业、国家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一个是“入口”,另一个是“出口”。教育需求从学校角度表现在招生和就业两方面,只有二者兼顾起来,教育需求的研究才全面、完整[24]

教育个人需求与教育社会需求分别受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因素对教育需求的影响也是不平衡的。它们的作用途径、程度和范围在不同的时期会有所不同。社会需求并非个人需求的简单叠加,往往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是不一致的,有时甚至产生矛盾。当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不平衡时,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来调整,以使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达到平衡。例如,对欠发达地区或农村,可制定降低税率的政策,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激发农村的教育个人需求;与此同时,加大财政在教育上的投入政策,弥补教育社会需求的不足,以使其与教育个人需求相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