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登中小学危房改造成果

永登中小学危房改造成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永登二中、永登六中、金嘴乡三庄小学 树屏镇中心小学、大同镇石咀小学、民乐乡前庄小学、河桥镇河桥小学、大有乡绽龙小学等9所学校的D级危房7492平方米的改造项目,经省、市项目办审查,列为2001、2002年危改项目计划。

永登中小学危房改造成果

永登县地属温带干旱区,自然灾害频繁,是甘肃中部18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对象。全县总面积6090平方公里,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51万,辖18个乡镇,240个行政村。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于1998年实现“两基”达标,基本解决了校舍问题。因永登县财力有限,自1985年集资建校以来修建的校舍存在着基础不实、木质较差等问题,全县学校危房日趋增多。2001年至2005年在国家投资对永登二中等12所学校进行危房改造的同时,2002年至2005年省上安排下达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转移支付中小学危改资金对全县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根据省危改办(甘危改办〔2005〕04号)《关于征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录像资料》的通知精神,永登县积极主动申报并实施危房改造工程。

县上成立由县长李彦龙为组长,县委副书记李克安、副县长杨盛泉为副组长,县计委、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审计局、县教育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永登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设在教育局),作为县级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永登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评估等工作。

自1989年“普初”达标开始,永登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有了很大进展。1989年通过集资建校和“普初”达标,全县学校数由531所调整到480所;1996年至1998年通过“贫三项目”“义教工程”“两基”达标工程,学校数由480所调整到463所;通过2001年的“危改项目”工程,学校数由463所调整到438所,2004年学校数由438所调整到395所。至2014年底,全县共有学校211所,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在中小学布局合理调整的基础上,2001年对全县中小学校舍危房状况进行普查,全县共有87所学校存在危房,危房面积达33056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30799平方米,C级危房2257平方米,并按省、市危改项目办要求进行了申报。其中,永登二中、永登六中、金嘴乡三庄小学 树屏镇中心小学、大同镇石咀小学、民乐乡前庄小学、河桥镇河桥小学、大有乡绽龙小学等9所学校的D级危房7492平方米的改造项目,经省、市项目办审查,列为2001、2002年危改项目计划。概算投资394万元(国债184万元,中央补助52万元,省上补助98万元,县上自筹60万元)。危改项目学校中,永登六中加层工程建设面积590平方米,投资35万元;永登二中综合楼建筑面积1526平方米,投资105万元;大同镇石咀小学建筑面积420平方米,投资19万元;大有乡绽龙小学建筑面积380平方米,投资21万元;连城镇东河沿小学建筑面积877平方米,投资39万元;金嘴乡三庄小学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投资21万元;树屏镇中心小学建筑面积1045平方米,投资76万元;河桥镇河桥小学建筑面积936平方米,投资42万元;民乐乡前庄学校建筑面积797平方米,投资36万元。

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危改项目投资无法纳入财政预算。因此,“基本消除2001年底以前存在的中小学危房”的目标未能实现。2001年底以前存在的中小学危房还有22665平方米。

2003年10月,永登县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财〔2003〕5号)文件精神,聘请质监专家,认真对全县中小学危房进行了核查。全县438所学校,有危房的学校107所,占中小学校总数的24.5%。危房面积43637平方米,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10.6%,其中中学危房面积11678平方米,占中学校舍面积的6.9%;小学危房面积31959平方米,占小学校舍面积的13.1%。按等级划分,D级危房39150平方米,占危房面积总数的94.83%;C级危房2257平方米,占危房面积总数的5.17%。按用途划分,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危房面积25223平方米,占危房面积总数的58.49%;行政办公用房8971平方米,占危房面积总数的20.56%;生活服务用房9143平方米,占危房面积总数的20.95%。

与2001年底存在的危房相比,新增危房20972平方米。依据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建设程序,永登县危改办委托兰州建筑技术设计研究院、永登城建设计室拟定了校园平面规划和初步设计方案,报请市计委并通过审定。

为加强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投向,提高投资使用效益,依照《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永登县危改办开设了危改资金专户,按基建要求设立会计科目,资金全部进入专户,资金到位率100%。

2004年,全县投入危改资金668.4万元,市县专项资金30万元,改造D级危房12095平方米、C级危房371平方米,同时扩建校舍面积1502平方米。

2005年投入危改资金669万元,改造D级危房9425平方米,同时扩建校舍面积3955平方米。

2006年投入危改资金669万元,改造D级危房7776平方米,同时扩建校舍面积5604平方米。(www.xing528.com)

2007年投入危改资金669.6万元,改造D级危房9854平方米,改造C级危房1886平方米,同时扩建部分初、高中校舍1652平方米。

根据“资金集中在县(市、区)级管理,不得将专项资金下拨至乡镇及项目学校”的规定,永登县实施“财政报账制”,按照完成的工程量做到专款专用,分阶段及时拨付资金,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工程实施过程中,教育局严把工程规划设计关。永登县危改办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牢固、实用、方便学生”的精神,为确保新建校舍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危改办委托符合设计等级并有信誉的兰州建筑设计院、永登建筑设计室对永登二中综合楼、树屏小学教学楼和绽龙小学教学用房分别进行了初设,危改办与学校、设计单位对初设方案进行了审核,基本上做到设计合理。

危改办对项目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依照招标办法,编制《永登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土建工程招标文件》《永登县中小学校危房改造项目评标办法》,在县招标办的监督与指导下,邀请城建、计委、财政、工商、纪检等行政监督部门的责任人,按照招标评标程序和标准进行公开开标、评标、议标和定标。基本上做到投标企业信誉好、质量意识强、设备齐全、技术力量好的优秀工程队中标。力求造价合理,保障质量优良,按期完工。

危改办选派具有实际经验、责任心强的甲方现场监理员,再经过培训,要求常驻工地进行质量监督;委托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定期检查指导。对50万元以上的永登二中综合楼、树屏中心小学教学楼,委托兰州黄河监理公司监理。要求项目监理员保证每天在工地,按照全国危改办制定的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规范监理,按现场监理员手册的规定严把材料进场合格关、施工规范关、验收签字关,填好施工日志,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与监理。要求危改项目工程资料齐全规范,装订成册,分类归档,有专人保管。

由于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强,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监理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工程质量良好,经质监部门组织的“五大方”验收,全部评定为合格工程。

项目完工后,由审计局对工程进行决算审计。根据合同协议和工程量变更签证及时做工程决算,并接受上级财政部门的检查指导和审计。

危改中,建立了校舍危房勘查、鉴定工作制度。即每年11月有危房的中小学上报危房勘查、鉴定申请,教育局筛选后委托县工程质量监督站逐校勘查、鉴定,依据鉴定结果和实际需要编制次年危房改造计划,报县政府审定后实施。

危房改造项目被列入县事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年度计划,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消除危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