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藏星笑面虎朱富 屈万里

地藏星笑面虎朱富 屈万里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屈万里,字翼鹏,别号书佣;山东鱼台人。以长期任职于图书馆,乃自号“书佣”。屈氏撰著甚丰,前期论文自编为《书佣论学集》,引证详尽,考论平实,并善作总结,已可见其一生论学的气象与规模;其余论文及评论资料,身后汇辑为《屈万里先生文存》六册。《屈万里先生全集》合计十六种二十二册(台版)。屈氏平生最受傅斯年提携,与顾颉刚则素无渊源,然而在学问取向上,实近于顾也。

地藏星笑面虎朱富 屈万里

屈万里(1907—1979),字翼鹏,别号书佣;山东鱼台人。

民国前后,中国学术的重心在史学,而史学的重心在上古领域[1]与此呼应,中央研究院的部门以史语所为首要,而史语所尤为上古史的重镇。试看史语所前五任所长,傅斯年最长于古史,董作宾、李济、高去寻皆攻殷墟之学,而屈氏为第四任,亦以先秦史料整理为业;此后丁邦新治汉语史,杜正胜治社会史,仍不脱上古范围,惟管东贵治汉代及民族史、黄宽重治南宋史、王汎森治学术思想史,为例外耳。[2]

屈氏中学毕业后,曾任鱼台县图书馆馆长,又供职山东省图书馆、中央图书馆;后应傅斯年之聘,入史语所研究甲骨文[3]抗战后重返中央图书馆,并随馆迁台;至1966年任馆长,1973年兼史语所所长。以长期任职于图书馆,乃自号“书佣”。

屈氏撰著甚丰,前期论文自编为《书佣论学集》,引证详尽,考论平实,并善作总结,已可见其一生论学的气象与规模;其余论文及评论资料,身后汇辑为《屈万里先生文存》六册。所编纂的专著亦多,于《易》有《读易三种》、《先秦汉魏易例述评》、《汉石经周易残字集证》,于《书》有《尚书集释》、《尚书异文汇录》、《汉石经尚书残字集证》,于《诗》有《诗经诠释》,于卜辞有《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于史料有《先秦文史资料考辨》,于目录有《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初稿》。《屈万里先生全集》合计十六种二十二册(台版)。[4]

其论学重点,丁邦新分作文字学经学、史学三方面,门人刘兆祐分作经学、古文字学、史学及文史资料考辨四方面,[5]《文存》更细分作经学与儒家思想、古文字学、史学、金石器物学、图书文献学诸项。实则简而言之,经学(六经)或文字学(甲骨文),在屈氏皆上古史料耳;其一生所从事者,则无非古史研究的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而已。大体而言,他在材料上受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影响,“地下”与“纸上”并重;而在方法上则更受顾颉刚“疑古”作风的熏陶,特别重视对史料真伪及年代的考订。

按:屈氏有《尚书中不可尽信的材料》之作,为徐复观所驳,屈氏复撰文回应,文末引徐氏言:“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疑古派,对世界古代史研究发展的情形,对古代社会研究进步的情形,多半是闭目不睹;而只凭个人想像所及,随意否定历史上的资料;合于自己想像的便以为是真,不合于自己想像的便认为是假……”屈氏对此表示:“这是很警策的议论。我觉得‘疑古派’三字之下,如果加‘和复古派’四字;‘随意否定’四字下,再加‘及肯定’三字,则和近几十年来的风气,似乎更切合些。我愿意并且希望以徐先生的这段卓论,作为我们两个人的座右铭。”[6]以其人之言还诸其人,借力打力,绵里藏针,而不失学术风度。此亦可见他对古史史料问题的基本观念。

除文献考辨之外,屈氏又能注重名物与风俗的考掘,如以日本的“御膳”(方形木盘)形制证明“举案齐眉”之“案”,将殷墟出土的兽形石雕解释为古人登车所用的“乘石”,考证中国古代木屐的源流及其在日本、台湾的遗存,比较台湾“偷青”、安徽“摸秋”等婚嫁或生育风俗,皆堪称精彩。[7]顾颉刚四十年代的《浪口村随笔》已颇以民俗证史,屈氏于此,岂亦受其启发欤?屈氏平生最受傅斯年提携,与顾颉刚则素无渊源,然而在学问取向上,实近于顾也。

诗曰:书佣事业已忘年,解字研经秦汉前。史学一花开五叶,薄今厚古是心传。

按:“一花开五叶”语出禅宗,指达摩以下五祖,姑借以比拟史语所前五任所长耳。(www.xing528.com)

注 释:

[1]梁启超1920年已指清代学术呈“古学复兴”之势,至光绪年间,“先秦学占学界第一之位置”(《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陈寅恪1931年有谓:“近年国内本国思想史之著作,几尽为先秦及两汉诸子之论文,殆皆师法昔贤‘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者’,何国人之好古,一至于斯也。”(《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金明馆丛稿二编》)又谓:“今日吾国治学之士,竞言古史,察其持论,间有类乎清季夸诞经学家之所为者。”(《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张孟伦亦称:“人心好奇,世固有便凿空,图骋臆,竞言古史,而为世人所喜诵者矣。”(《宋代兴亡史·自序》,商务印书馆民国37年版)钱穆后来也指“当时学术界凡主张开新风气者,于文学则偏重元明以下,史学则偏重先秦以上”(《师友杂忆》,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169);又,杨向奎回忆,三十年代初“北大的历史系,应当称作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史专业)。和中国古代史有关的课,有顾颉刚先生的‘尚书研究’,傅斯年先生的‘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马衡先生的‘金石学’,董作宾先生的‘甲骨文’,唐兰先生的‘中国古文字学’和吴承仕先生的‘三礼名物’,范文澜先生的‘古历学’。所以,当时出来的学生,也是以治中国先秦史的人为多”(《回忆钱宾四先生》,《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至1958年,陈伯达代表官方批判:“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最主要的缺点是言必称三代(夏、商、周),脱离革命的烦琐主义。有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想逃避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企图躲到‘三代’的象牙塔中去,只喜欢讨论几千年前至少是一百年前的事,对几千年前的事津津有味,对现实问题不感兴趣。哲学、经济、历史等等都如此,这是资产阶级遗留下来的风气。”(《厚今薄古,边干边学》,《人民日报》1958年3月11日,据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引,三联书店1995年版,页234)足见其时余风未绝。按:古史研究风气独盛,实亦事出有因:先秦时代为中国文明的滥觞,国人喜论三代,亦犹西人言必称希腊罗马耳,此其一;中国传统学术以儒学为正宗,以经学为主流,而经学作为文献正涵盖上古时代,故由(清代)经学转向(民国)上古史,实属顺理成章,此其二;近代有殷墟甲骨的发现,新材料更刺激旧学问,此其三。因此之故,民国学问大家,如王国维、顾颉刚、郭沫若、傅斯年固不必论,即如梁启超、胡适、钱穆,论学无不特重古史也。

[2]当第五任所长高去寻请辞,中研院院长钱思亮曾有意请李孝定接任,而李亦专研甲骨文者也(李孝定《逝者如斯》,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页159-162);又属意陶晋生,则专长于宋辽金史(陶晋生《冬凉夏暖话当年》,《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下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98年版);此后才由丁邦新继任。另,林寿晋曾对夏鼐提及,严耕望讲授上古问题特重考古资料,夏答:“不要忘记他是史语所出身的!”(严耕望《治史答问》,《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页131)盖严氏治史重在秦汉以下,但于上古史也有兴趣,此亦足见史语所重上古重考古的宗风。按:傅斯年及其领导下的史语所,在治学上重古轻今,亦不愿介入近世政治问题,故素来反对在史语所内设立近代史部门(参王聿均《朱家骅与近代史研究所》,《走过忧患的岁月——近史所的故事》,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版;吕实强《郭[廷以]所长筚路蓝缕创所与辞职风波》,《郭廷以先生门生故旧忆往录》,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版);及至近代史研究所设立后,史语所元老如李济,仍极表轻视(参《郭廷以先生门生故旧忆往录》,页263、页360-361、页434-435)。后来近史所群体怨气满腹,甚或垄断“南港”(中研院所在地)名义,以“南港学派”旗号自高身价,即意在压倒史语所耳(参《郭廷以先生门生故旧忆往录》,页150、页201;另参王尔敏《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另一方面,在治学入门方面,近代史自远较上古史为易,故沈刚伯在七十年代已感慨台湾“各大学的历史研究所,差不多都是研究近代史的人多,研究古史的,真是少之又少”(《如何鼓励青年从事本国古代史之研究》,《沈刚伯先生文集》,台湾中央日报出版部1982年版),则“竞言古史”之风,终亦盛筵难再矣。

[3]屈氏有评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一文,推崇其书“能以客观之态度,据真实之材料,以演化论之观点,作历史的研究。故其结论,多正确可据”(《〈性命古训辩证〉》,《屈万里先生文存》第一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则稍后傅招屈氏至史语所,亦不无投桃报李之意乎?

[4]另有《读胡适的〈考作象棋的年代〉》、《读〈入声考〉》两文未收入《全集》(见《屈万里书信集·纪念文集》,齐鲁书社2002年版)。

[5]丁邦新《屈翼鹏先生与历史语言研究所》、刘兆祐《怀念一生献身学术著作如林的“书佣”——屈万里先生其人其书》,《屈万里先生文存》第六册;又见《屈万里书信集·纪念文集》。

[6]《对于〈与五行有关的文献〉之解释问题敬答徐复观先生》,《屈万里先生文存》第一册。

[7]《案》、《说乘石》,《书佣论学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木屐》,《屈万里先生文存》第三册;《“偷青”和“摸秋”》,《屈万里先生文存》第五册。按:黄遵宪《日本国志·礼俗志》:“屐有如丌字者,两齿甚高;又有作反凹者,织蒲为苴。皆无墙有梁,梁作人字,以布绠或纫蒲系于头,必两指间夹持用力乃能行,故袜分两歧。考《南史·虞玩之传》:‘一屐著三十年,蒵断以芒接之。’古乐府:‘黄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丝两头系。’知古制正如此也。”(又见《日本杂事诗》卷二“声声响屧画廊边”一诗自注)已考订日本木屐源自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