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统府:建筑久经岁月的见证

总统府:建筑久经岁月的见证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统府东边有个院落,是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之所在。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陆续成立“五院”,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1928年10月3日,国民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以行政院院长取代国务总理,并设置行政院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楼顶“行政院”三个金色颜体楷书为第一任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书写。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国民政府为之举行国葬,归葬灵谷寺。

总统府:建筑久经岁月的见证

总统府东边有个院落,是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之所在。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陆续成立“五院”,即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1928年10月3日,国民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以行政院院长取代国务总理,并设置行政院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为五院之首,负责掌理国家行政诸项事务,下辖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政、文化、教育等部、会、署,各行职能。

行政院大门位于东箭道19号,现大门、传达室、弧形围墙皆保持原有青砖构建样式,从北穿过大门可见三个蓄水池与行政院北楼。该楼建于1928年,共两层,楼内以中部木质剪子型楼梯相通,楼梯栏杆与门廊装饰精美庄重。楼顶“行政院”三个金色颜体楷书为第一任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书写。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其父谭钟麟曾官至两广总督。谭延闿自幼聪颖好学,1893年到长沙参加童子试,考中秀才;1904年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试第一名贡士,列为二等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同年4月参加殿试,中光绪甲辰科会元。他不仅文章好,字亦极漂亮,所以很有可能被点为状元。相传就在慈禧老佛爷要下笔圈中名字时,发现谭延闿既是湘人且又姓谭,忽然想起令她切齿痛恨的湖南籍“乱臣贼子”谭嗣同,于是改点刘春霖为状元,一则春霖书法亦佳,二因天下大旱,春霖之名甚为吉利。谭延闿则被降为二甲,后入翰林,旋授编修,返湖南办学,成为地方立宪派首领,任省咨议局议长。光绪皇帝的师傅翁同龢称之为“奇才”,赞其“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

谭延闿像

谭延闿为中山陵题写的颜楷

谭延闿题写的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校名

行政院南楼高大的落地钢窗与马赛克地砖是20世纪30年代最时髦的建筑装修样式

1934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办公场景

1934年国民政府行政院阅览室旧照

1984年行政院大门影像

1911年武昌起义后,谭延闿任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民政部长,后被咨议局推举为湖南省都督。谭延闿曾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1928年2月他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同年10月转任行政院院长,兼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财政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常委、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国民政府为之举行国葬,归葬灵谷寺。

国民政府行政院印

谭延闿的处世之道可总结为一个“混”字,人送别号“药中甘草”,还落下了“混世魔王”与“水晶球”的诨名。他对此公开承认,声称“混之用大矣哉”。甘草并不名贵,却有调和百药的功能。生前老友胡汉民曾为之撰挽联云:“景星明月归天上,和气春风生眼中。”以此称赞谭延闿的中和之道。上海小报则刊登对联,准确勾画其一生特点:“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球的本能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

1934年的行政院北门旧照

1934年行政院北楼(www.xing528.com)

1928年10月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院长

北伐胜利后,蒋介石登上最高权力宝座,作为蒋宋结婚介绍人的谭延闿自然很知趣,让出国民政府主席职位,甘心去做行政院院长。面对蒋介石独裁他也有一整套对策,即抱定了一不负责、二不谏言、三不得罪人的“三不”主义。谭深知在蒋介石手下办事不易,情愿无所事事,乐得自在,做一个伴食宰相,每次开会都是心猿意马,闭目养神。他唯一的嗜好便是下馆子,南京所有知名饭店都让他吃遍,号称“民国第一吃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他就不会有如今湘菜的面貌。时至今日,“组庵湘菜”还是该菜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乐极生悲,吃得过精反而物极必反,最终导致脑溢血要了这位美食家的性命。谭延闿还是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曾有论其书法者云“先生临池,大笔高悬,凡‘撇’必须挫而后出锋,凡‘直’必直末稍停而后下注,故书雍容而又挺拔。”中山陵所立“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碑文即出自谭延闿之手。

国民政府行政院南楼建于1934年,设计者是名噪当时的建筑设计师赵深,建筑简洁而不失庄重,是典型的新民族主义建筑风格。整栋办公楼青砖砌就,钢门钢窗,楼梯部分为落地钢窗,地面铺设当年流行的马赛克装饰材料。南楼共分两层,内设行政院正副院长、秘书长、政务处长办公室及总办公厅、稽查室、参事室等。行政院院长由国民政府主席任命,蒋介石、孙科、汪精卫、孔祥熙、宋子文冯玉祥、张群等人均担任过正副院长并在此办公。该楼现布有“行政院文物史料陈列”,其中复原展都是依照民国时代的物件和形制布置摆放的,展现行政院从1928年10月25日成立至1937年11月16日迁往重庆这十年间的历史进程。此楼悬挂的时钟均定格于11∶05时,因为1937年11月16日侵华日军兵分三路直扑南京,形势相当危急,是夜11时刚过,国民政府行政院就从这里离开首都,西迁重庆,这一走便是九年时间。

行政院北楼剪子楼木质楼梯

二楼楼梯口悬挂的“清慎勤严速”横匾,是1928年蒋介石为行政院成立题写的训词。蒋介石任行政院院长时间最长,办公室里悬挂着孙中山给他题赠的“静敬澹一”横幅。孙先生希望蒋介石为人处世能够保持豁达平和宁静专注的心态,然而人们从蒋介石大量反映其内心活动日记中不难发现,喜怒无常、敏感多疑、独断专行是其主要性格特点。 

行走在行政院庭院,留意脚下,能看见标有行政院篆字的铸铁窨井盖

行政院北楼上“行政院”三字为谭延闿手书

汪伪时期伪交通部与伪铁道部大门

行政院消防栓系1934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办公大楼建成时,由首都水厂安装

此后这里一度成为汪伪交通部与铁道部所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行政院迁至中山北路61号原铁道部(现今中山北路254号)办公,原址则改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与侨务委员会办公场所。

行政院院长办公室

行政院南楼

行政院北楼会客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