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必备心理素质

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必备心理素质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般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不可能完成新闻采访任务。心理素质指新闻记者在遗传基础上,经过与新闻传播相关的职业训练而培养的性格品质和心理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承担新闻传播职能的心理品质。具体来看,新闻记者这几方面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一是好奇。好奇是新闻记者基本的心理品质,西方新闻学者甚至认为好奇和兴趣是新闻的本源,可见它对新闻工作的意义之大。

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必备心理素质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般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在我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刚刚死里逃生就开始采访,撰写了长达数万字的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爱德华·默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迎着德军的狂轰滥炸在一座民居的屋顶上播报《这里是伦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批新闻记者深入传染病房进行实地采访。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不可能完成新闻采访任务。

心理素质指新闻记者在遗传基础上,经过与新闻传播相关的职业训练而培养的性格品质和心理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承担新闻传播职能的心理品质。具体来看,新闻记者这几方面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一是好奇。好奇是新闻记者基本的心理品质,西方新闻学者甚至认为好奇和兴趣是新闻的本源,可见它对新闻工作的意义之大。好奇也是记者培养新闻敏感的心理基础,新闻记者应该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当有事情发生,他总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它的前因后果;当遇到新闻人物,他总想知道他的来龙去脉,很难想象一个对周遭事物从来漠不关心的人可以做好新闻工作。

二是果敢。果敢即果断勇敢。首先,新闻是有时效性的,它要求新闻记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新闻采制,如果一个新闻记者缺乏果断的心理品质,工作起来磨磨叽叽、慢慢吞吞,遇到矛盾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那么他就有可能因为自己迟疑丧失难得的新闻线索,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犹豫浪费宝贵的采访机会,还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迟缓延误新闻的刊播,使报道变得毫无价值。

再一个,新闻记者要勇敢、具有冒险精神。新闻是勇敢者的职业。越是危险和困难的地方越容易出新闻,这是因为公众有趋利避害的心理特点,他们需要新闻记者提供预警信息。另外,就像人们观看电影戏剧时喜欢看到矛盾冲突一样,公众对有冲突的事件也更加感兴趣。公众的这种心理特点驱使新闻记者到战场、灾害现场、犯罪现场等危险的地方去寻找新闻。所以,新闻记者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心理品质,才敢于在这些危险的地方披沙沥金、发现新闻。2008年刚刚参加完圣火耀珠峰直播活动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又来到汶川采访,面对险情和余震,有人问她有没有害怕和恐惧,她说:“当初我选择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时,我就想清楚了这个职业必须接受和承担的一切,它不仅仅是令人羡慕的见多识广、不仅仅是经历光鲜荣耀的场面,也包括必须面对危险、面对困难,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勇气和担当。”

当然,新闻记者在勇敢的同时更要学会保护自己。新闻职业是危险的,据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统计,2016年,全球共有93名新闻工作者遇害,在非洲、亚太、美洲、欧洲以及中东的23个国家发生的有针对性攻击、炸弹袭击和其他交火事件,是造成记者遇害的主要原因,也有一些记者死于交通意外。面对危险,新闻记者应该周密筹划,如果可能和当地安全部门取得联系,带好应急设备,尽最大可能保证自己安全。

三是敢争。敢于竞争是新闻记者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新闻传播活动到处充满了竞争,记者之间、媒体之间、媒介之间、国家之间都在竞争。大家都想抢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信息刊播出去,因为是否领先可以决定一个记者的成败,一个媒体的生死,一种媒介的兴亡,可以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更好地把握话语权力。这一点在记者招待会体现得尤为充分。以我国每年的两会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有数百名记者采访,现在则达到3000多人,而能够参加总理和外长记者招待会的只有700多人,每场提问10—15个,平均50个记者才有一个提问机会,可以说记者招待会就是新闻记者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与会记者争先恐后,都想抢到提问机会,都想抢到第一个提问机会,因为这是对记者和所在媒体最好的褒奖。

四是坚毅。新闻界流行着一句话:“作为一名记者,当别人把你从门赶出去的时候,你不要走!你还要从窗户再爬进来。”新闻记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家常便饭,这就需要他们具有一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爱德华·默罗就是一个具有坚韧不拔意志的人,二战期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行于伦敦的大街小巷,战后他顽强地同麦卡锡主义进行斗争,尽管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默罗仍然坚持揭露了“米洛案件”[10]。在整个和麦卡锡斗争的过程中,默罗的意志和勇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肆虐,湖北武汉是重灾区。1月30日,湖北红十字会将1.8万只N95口罩发放给武汉仁爱医院,承担防疫重任的协和医院只分到0.3万只,这一消息立刻在网络引起热议,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很多媒体采访红十字会被拒,凤凰卫视记者罗羽鸣却实地探访了武汉红十字会接受捐赠物资的仓库,当外界热议她如何在舆论风口浪尖时进入仓库时,她说:“并没有特殊渠道,也没有特权,靠的是不放弃的坚持和与受访者达成的共同目标。”在与工作人员交涉过程中,工作人员说:“我不想跟你说了,我没有力气说了。”这一刻,罗羽鸣突然意识到,大家都是临危受命,都是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在一线参加抗击疫情的工作,在这个层面,大家都是一致的。正是这一种共同目标让罗羽鸣和工作人员达成了共识,她顺利完成了这次采访。(www.xing528.com)

五是主动。好新闻是记者跑出来的,不是在办公室等出来的;好新闻是记者找出来的,不是领导安派出来的。作为一名记者必须有强烈的主动性,有强大的发现新闻的心理内驱力。如何提高新闻记者采访的主动性?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记者稳定、正确的采访动机。新闻学者申凡认为,新闻记者的采访动机主要有5类:职业责任、采访形成的兴趣、线索价值、写作欲望、任务因素。[11]新闻记者应该着重培养职业责任、采访形成的兴趣和写作欲望这3类内部长效动机来提高记者采访的主动性。

六是平等。新闻记者的采访对象来自各行各业,有高官、富豪,有普通的工人、农民,也可能有阶下之囚。在采访时,记者应该对他们等而视之,不能划分三六九等,要做到不媚上、不轻下。

心理学中,这叫作消除心理势差。心理势差是由于记者和采访对象心理高度不同所造成的心理差别。有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明星、高级官员等的时候心中会有一些忐忑不安,这就是心理势差造成的。心理势差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既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有利的是让新闻记者更加重视采访,在访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不利的是会造成新闻记者心理紧张,有时候甚至由于紧张而张皇失措、畏畏缩缩。

对待心理势差,新闻记者应该学会扬长避短,努力消除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种办法:

一是提升自己的心理高度,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说:“每当我坐在这些‘世界名人’的对面,我都力求使自己有一个正常的心态。我不因为他们高大而感到自己渺小,也不因为他们德高望重而迫使自己诚惶诚恐,更不因为他们咄咄逼人而面红耳赤。因为,在他们对面坐着的并不只是一个水均益。他们要面对的其实是成千上万的中国观众。而这时我的任务就是:提问、提问、再提问。”[12]新闻记者要意识到虽然是一个节目组或者记者个人去采访,但是他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受众,就像《申报》社长史量才在蒋介石的办公室里听到他说:“难道你不怕我吗?我有百万军队”后义正词严地回击:“你有百万军队,我有百万读者。”新闻记者当想到自己身后有无数的受众作为后盾时就会信心百倍。

二是降低对方的心理高度,把对方看成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法拉奇曾讲:“在我的眼中,没有什么国王、首相,他们只是采访对象。”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心理高度,所以法拉奇才能在众多世界政要面前不卑不亢地正常采访,并且赢得很多人尊重。

另外,新闻记者在寻找和采访对象接近点,创设良好交谈氛围的时候,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分滋长对方心理高度的语言和行为,对他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中肯,不要无原则、无根据地夸奖,避免进入到对方下属和崇拜者的行列。在采访中,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一方面是配合的关系,另外一方面也有斗争的关系,即使不是负面新闻的采访,也会有心理的交锋,如果过度滋长采访对象的心理高度,二者之间就会形成心理定势,记者这时候再意识到想要纠正和挽救就会比较困难,尤其在这种心理定势形成的语境下,新闻记者很难提出对对方不利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