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化学校创建的过程及发展

个性化学校创建的过程及发展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积淀为个性化学校创建的起步奠定基石学校的发展建设是一个渐进改良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继而由量变而引发质变的过程。个性化学校创建绝对不是重起炉灶,隔断历史的飞跃式发展,它是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校基于不同地域、生源、师资特点、办学传统等基础上的一种新使命和新发展,是学校走过了规范发展期之后,进一步寻求内涵提升的过程。

个性化学校创建的过程及发展

传统积淀为个性化学校创建的起步奠定基石

学校的发展建设是一个渐进改良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继而由量变而引发质变的过程。个性化学校创建绝对不是重起炉灶,隔断历史的飞跃式发展,它是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校基于不同地域、生源、师资特点、办学传统等基础上的一种新使命和新发展,是学校走过了规范发展期之后,进一步寻求内涵提升的过程。个性化学校创建尤其不能脱离原有的学校历史和传统,从学校层面的实践来看,传统积淀可以为个性化学校创建的起步奠定坚实的基石。

如静安区的育才中学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百年老校,20世纪90年代初,段力佩校长提出了“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的“三自”教育理念。此教育理念极具前瞻性,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及科学的学业观、质量观,它引领了育才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三自”教育以朴素的语言,清晰而自觉地表达出学校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学生立场,凸显出对学生自主、健康发展的关注。时至今日,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高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依旧传承与发展着“三自”教育,诠释“三自”教育在时代下的新内涵,探究新时代下“三自”教育实施的途径和策略。学校“三自”教育牢固确立“为了孩子”的价值取向,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基础与成长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教育的方式,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作为教育的直接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贯穿在育才中学课程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培养自主的人的目标融于育才中学课堂教学、校内外活动、制度建设、校园设施等各个方面,学生的生命在丰富多彩的在校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又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秉承陈鹤琴教育思想,在研究了陈鹤琴先生“五指活动”的基础上,整体规划了学校“五指课程+”。“五指”是指:健康课程、社会课程、科学课程、艺术课程、阅读课程。“+”则是指随着未来教育、社会以及学生需求发展而不断动态变化的“+课程”。学校不仅开发了现代小公民十项素养体验活动,而且在完成既定学科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探索将小公民素养的相关内容逐步融合于基础性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五指课程+”涵盖了三类课程与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公民素养培育与养成的目标追求。

优势项目为个性化学校的整体建构提供动力

每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机遇,学校长期以来形成或拥有的资源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个性化学校创建的初期,寻找自己的优势项目来带动整体的发展是学校普遍采取的策略和方法。这是一种有效的推进方法,是一种循序渐进不断积聚能量,提供发展动力的可行之策。(www.xing528.com)

如七一中学在原有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将“基于全人格的创意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为学校整体新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突破口。并且将创意活动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相融合、同时在学校整体的文化、活动、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创意教育浸润,探索了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学校课程、活动、文化之间彼此沟通,互为融合与影响,共同作用于学生个性化创意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又如上戏附中在艺术能净化心灵、提高品质、塑造人格的价值思想主导下,提出了以戏剧艺术为特色的两类课程统整方案,这是一种以个性化课程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带动全校整体改革的做法。上戏附中的学生由两类班级组成,一是艺术班,一是普通班,为使两类班级的学生都获得充分的个性化发展,“让艺术班学生更上品,让普通班学生能入格”,学校设定了建构艺术特色学校课程体系的工作方向,并设计了两条课程统整途径。从课程形式到内容的统整,使学生既可以打好基础,又能获得艺术提升。此外,由课程统整引发的学生双向流动机制、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举措,使学校的教育品质得到了整体的提升,保证了每个孩子都有成就自己的各种可能,全方位营造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机会。

放权模式为个性化学校创建的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一直以来认识到,因为长期的教改传统与积淀,区域各个学校可以说都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如果采用高度集权的方式,也就是区域教育顶层决策设计出一个个性化学校创建的思路,要求每个学校按照统一的要求和规定来做,那么这样的方式是不可能诞生出个性化学校的。

“规划一片森林,让每棵树都自由成长”这是静安区创建个性化学校区域谋划的基本思想和策略。如何更好地激发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让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教育行政的放权模式至关重要。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到底有多大?学校校长在哪些方面一定要有作为?在哪些方面又可以不作为?这样学校校长能有更多的权利和时间来研究和实现他想打造的那所学校,静安区正在寻求这方面的突破,如课题领衔人制度、扁平化管理模式等的推行。对于个性化学校创建的整个过程,区域的教育行政领导没有横加干涉,也没有强制统一,而是采取民主、开放、宽容的姿态,引领校长的办学思想,积极鼓励校长改革创新,力所能及地为各个学校创设和提供个性化发展的一切条件资源,帮助校长们扫清创建路上的障碍和阻力,使学校在自主、开放、整体、稳定的发展中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