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邗沟开凿及其历史影响

邗沟开凿及其历史影响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邗沟经后世历代的多次改线和扩建,成为现今京杭大运河中的重要一段。邗沟挖成后,主要用于运输军队和军粮、物资等。另一路由吴王亲自率师循新开通的邗沟运河北上。这是吴国开通邗沟运河以后所取得的首次辉煌战果。显然,所反映的第一种状况,与邗沟开凿前的春秋时代江淮之间水流状况是不相符的;而所反映的第二种状况,与邗沟开凿后江淮之间的水流方向也是不相符的。

邗沟开凿及其历史影响

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并进一步争霸中原,在开凿了古江南河后,就着手开凿位于长江以北的邗沟,以便将原来各自入海、互不相通的长江与淮河沟通起来。最早反映吴国开凿邗沟一事的是《左传·哀公九年》的记载:

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邗,本是国名。许慎说文解字》六篇下《邑部》说:“邗,国也,今属临淮。一曰:邗本属吴。”由此可知,邗国本是一个独立邦国,大约位于今长江北岸的扬州市至淮河岸的淮安市一带,与吴国是近邻,后来在吴国崛起过程中被吞并了,其地也为吴国所占有。春秋末期,吴国为了奠定向北发展的前进基地,选择紧邻长江北岸的今扬州市附近修筑邗城,作为桥头堡。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春秋时代的邗城位于今扬州西北五里的蜀岗上,蜀岗南麓是断崖,断崖下南面是长江,东南面就是邗沟。邗沟由邗城西南角向东流至城东南角,经今螺丝湾桥,再经弯头北上[51]

(一)邗沟的路线走向

邗沟的行经路线,在《左传》记载中并没有交待,《汉书·地理志》江都县下有注云:“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这是邗沟行经路线的最早记载,但很不明确。晋代杜预在《左传》注释中说:“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杜预的注说虽然比《汉书·地理志》要明确得多,但还是不够具体,直到《水经注·淮水》才将邗沟的行经路线交待得清清楚楚。郦注云:

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原,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地理志》所谓渠水也,西北至末口入淮。

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间,下注樊梁湖。旧道东北出,至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邪,乃至山阳矣。

据上述《水经注》记载,使我们明确了解邗沟的行经路线如下:它自今江苏省扬州市北蜀岗的古邗城之下起,在城下掘深沟,引长江水北流至邵伯镇,东流入艾陵湖,再向北穿行于武广湖(今高邮县西南三十里的武安湖)和陆阳湖(今高邮县南三十里的洋湖)之间,东北流入樊梁湖(今高邮县北二十里),再向东北流经博芝湖(今宝应县东南九十里)入射阳湖,最后从射阳湖的西北通向末口(今淮安市东北五里的北神堰),到达淮河,全长三百七十里(见图3-5)。

图3-5 春秋时期邗沟示意图[52]

在上引各种文献中,邗沟的名称都不一致。这是因为邗沟之名是后世根据此沟始自邗城而叫开的,当初并无正式名称,《汉书·地理志》称其为渠水,晋代《左传》杜预注称其为韩江,南北朝时期的《水经注》称其为中渎水;隋唐时代称其为山阳渎;宋元时代称其为楚州运河;明清时代称其为淮扬运河;至近代则称其为里运河。

从邗沟的行经路线可以看出,邗沟是利用了许多自然湖泊连缀而成的。在两千多年前的今苏北地区,分布着许多大小不同的湖泊。邗沟开挖时,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以及利用湖水作为邗沟的水源,有意识地串联诸多自然湖泊,用以减少土方工程量。因此邗沟挖成后的路线走向虽曲折多拐,却沟通了原先互不相通的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交通作用和历史意义巨大。邗沟经后世历代的多次改线和扩建,成为现今京杭大运河中的重要一段。(www.xing528.com)

邗沟挖成后,主要用于运输军队和军粮、物资等。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决定兵分两路北上伐齐。一路由大夫徐承率领水师从海上北伐齐国。“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53],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海军的最早记载。另一路由吴王亲自率师循新开通的邗沟运河北上。船队从苏州出发,由古江南河入长江,由长江入邗沟,由邗沟入淮河,由淮河支流泗水进入齐国境内。会合鲁、邾、郯等国国君后,进攻齐国南部城市鄢邑,齐国朝廷惊恐万分,杀了他们的国君齐悼公,到吴国兵营向吴王投降。吴王班师而回,但徐承率领的吴国水师却被齐国打败。翌年(前484年),齐国因怀恨鲁国在前一年助吴伐齐,故出兵伐鲁作为报复,想不到又招致了更大灾祸。当吴王夫差得知齐国出兵伐鲁的消息后,认为这是联合鲁国打败齐国,为称霸中原扫清道路的好机会,于是吴王夫差再次率军北上伐齐,大败齐军于艾陵(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献于公。”[54]就是说,吴国俘获了国书、公孙夏、闾丘明等五名齐国大夫和兵车八百乘,并斩获齐军首级三千,作为战利品献给了鲁哀公。这是吴国开通邗沟运河以后所取得的首次辉煌战果。

(二)关于邗沟流向的不同说法

邗沟开通的重大意义是沟通了原本并不相通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在谈及这个问题时,不能不提《孟子》关于“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55]的论述。这一论述反映了尧舜时代江淮之间的两种水流状况:一、当时江、淮之间的水流是相通的;二、其时水流方向是由淮向江。显然,所反映的第一种状况,与邗沟开凿前的春秋时代江淮之间水流状况是不相符的;而所反映的第二种状况,与邗沟开凿后江淮之间的水流方向也是不相符的。因此后世许多学者认为孟子言论的记录者搞错了。如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说:

孟子言:“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此但作文取其字数以足对偶云耳。若以水路之实论之,便有不通……大抵孟子之言,只是行文之失,无害于义理,不必曲为之说,闲费心力也。[56]

清代的阎若璩也认为《孟子》的论述有误,他说:

《左传》:“吴城邗,沟通江淮。”杜注明谓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及引江达淮,与《孟子》排淮入江者不合。直至隋文帝开山阳渎、隋炀帝开邗沟,皆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水流与前相反。盖《孟子》后九百余岁,其言始验。[57]

其实,《孟子》的论述所反映的是尧舜时代江淮水流状况,与春秋时代的江淮水流状况并不相同,因此《孟子》所反映的第一种状况并无错误,第二种状况则与邗沟无关。兹分别论述如下。

江淮之间(仅指邗沟所在的今苏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水乡泽国,湖泊密布,河汊纵横。在尧舜时代,其湖泊之间、河淮之间、河江之间,水水相连,彼此通流,是完全可能的现象。所以《淮南子》卷八《本经训》也有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随着时间的推移,江淮之间的某些河汊和湖泊,逐渐淤塞成陆,以至到了春秋末期,形成江淮互不相通的状况。这就是上述《孟子》论述所反映的第一种状况不是错误的理由。

孟子生活于战国时代,其时邗沟虽已开通,但《孟子》论述的是尧舜时代洪水泛滥的状况,所谓“排淮泗,而注之江”,只是回顾当年大禹疏导洪水的措施,而与邗沟的水流问题无关,因此《孟子》论述中所反映的第二种状况也不能算错。然而,因此产生的邗沟水流方向问题,却引起后世学者的探讨和争论。如上所述,郦道元《水经注》所说的邗沟水流是由江向淮的,宋代的朱熹是赞同《水经注》说法的,清代的阎若璩也持相同观点,但他认为隋文帝、隋炀帝开山阳渎和邗沟后,水流方向才与以前相反,则就似是而非了,他把自北向南开挖山阳渎的施工方向与水流方向混为一谈。其实,水道的流向是由地势高低决定的,所谓“水往低处流”是也。江淮之间(指今苏北地区)的地势,南北两侧接近江、淮一带较高,中央湖泊群一带较低。就春秋时代而言,射阳湖是当时江淮之间(指今苏北地区)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泊,直到北宋时代,其水域周长尚达三百里。[58]射阳湖为什么会如此之大,是因为周围诸水都向射阳湖汇集而造成。据此,足以说明当时射阳湖一带是邗沟所经地区最为低洼的地方,因此邗沟开通后,得以引江水流向射阳湖。《汉书·地理志》说:“渠水(即邗沟)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就确切反映了这一状况。旧时有些学者,因《汉书·地理志》只说北至射阳入湖,就认为邗沟只开挖到射阳湖[59],这显然是不对的。《汉书·地理志》之所以只说北至射阳入湖,而没有说北至末口入淮,是因为射阳湖至淮河一段的邗沟水流,并不是“首受江”,而是来自淮河,因为淮河水面比射阳湖水面要高。这也反映了《汉书·地理志》的文献质量高,值得信赖。那么,《左传》杜预注释不是也说:“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吗?且慢怀疑,因杜预说的是邗沟的起讫和走向,意即向东北通至射阳湖,再由射阳湖向西北通至淮河,并非说邗沟水的流向,所以并没有错。

实际上,当初邗沟的水流方向以射阳湖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南段的流向是由南向北,即接受江水后流向射阳湖;北段的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即自淮河流向射阳湖。射阳湖的地势低,所以成为邗沟中不同方向水流的会合点。随着时代沧桑的变化,广阔的射阳湖逐渐变浅变小,大部分湖面变成农田耕地,也不再是江淮之间(今苏北地区)地势的最低洼处。而且在东汉末以后,邗沟进行了裁弯取直的改线,不再经过射阳湖。因此改道后的邗沟,其不同方向的水流会合点也转移到今高邮一带。唐代的李翱曾经乘船沿着邗沟走过,他说:“自淮沿流,至于高邮,乃溯至于江。”[60]所谓“沿流”,就是顺流而下,而“溯”当然是逆流而上,其沿与溯的变换点是在高邮,也就是说高邮一带是当时邗沟中,水流从南北两端相向而流的会合点。李翱的话虽被朱熹斥为谬误,但这是李翱亲眼所见的记录,反映了唐代邗沟中水流有着不同流向的真实情况。至于高邮是邗沟水流方向的变换点,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清代研究《禹贡》的著名学者胡渭曾形象地说:“高邮、宝应地势最卑,若釜底然。”[61]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条运河中,水流方向不同的现象客观上是否存在?答复应该是肯定的。这是因为运河的水流方向取决于运河所在的地势。如果地势平坦,或呈整体倾斜,则运河的水流方向从头到尾保持不变;如果所在的地势,呈现两端高、中段低,或两端低、中段高的不平坦状况,则就会导致运河水流方向发生变化。例如,这里所说的邗沟运河,由于南端长江和北端淮河的地势,均高于运河中段的地势,因而导致其水流状况呈南北相向而流,相会于中段地势最低的射阳湖(隋唐以后,邗沟运河改道西移,相向而流的运河水,相会于中段地势较低的高邮一带)。而本书第八章所述及的桓公沟运河,由于运河所在的地势呈现中段高、南北两端低,而其水源则来自中段地势较高的薛训渚(系由汶水潴聚而成的湖泊),这就导致该运河的水流,自薛训渚相背而流,分别流向南端的泗水和北端的济水。其实,在我国历史上除了上述邗沟运河和桓公沟运河外,还有不少运河的水流,呈现相向而流或相背而流的状态。如开通于唐朝、位于岭南地区的相思埭运河(详见本书第十一章)以及首开于元朝、改建于明朝的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即会通河(详见本书第十七章、第十八章)都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