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牟延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顾颉刚.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7]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8]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陈建宪.文化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
[11]郭宪.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实践.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12]黄传寅.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丽梅.古韵悠扬水磨腔昆曲艺术的流变.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4][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等译.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5]刘守华.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6]刘守华.口头文学与民间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17]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8]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9]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www.xing528.com)
[20]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2]白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3]江帆.生态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4]刘光华主编.甘肃通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25]胡潇,胡秉俊.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
[26]柯杨.民间歌谣.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7]武文.甘肃民间文学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
[28]柯杨.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29]雪犁,柯杨.西北花儿精选.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30]苏有文.保安族文化概要.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31]段平.河西宝卷的调查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32]降边嘉措.格萨尔论.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33]刘雁翔.伏羲庙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34]李建成.伏羲文化概论.天水: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35]雍际春.陇右文化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36]蔡智忠.壳子棍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