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基础、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如果上述理解不错的话,那么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充分发展了主体能动性的全面的反映论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机械的片面的反映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基石,是难以动摇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研究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全面反映论

知识论还是认识论,这不是一个名词之争,不是一个要我们经过协商作出某种规定的问题。如果大家一致同意,确认我们的认识论以大知识论为模式,其他问题划归“意识论”或“精神活动论”等去研究,当然并无不可。但是,问题的实质在于,非知识性的精神活动能否排除在认识过程之外?换言之,我们是否应该在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全面关系基础上,在实践—认识活动的整体范围内来理解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句话,知识论型的认识论是否真正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身所划定的界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基础、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这个认识论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论,即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和出发点,把实践作为认识过程的基础、动力、归宿和检验标准来说明人类认识、思想和精神活动的学说。在这个认识论中,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认识决不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射和静态直观,也决不只是人对外物的观照而不包括对自身的反映和反思,而是对客体的受动反应与能动改造的统一,是对外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统一。正是在上述意义上,它才能够被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或“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既然如此,在考察某一范围同认识论的关系时,就不应该把认识与实践分隔开来而撇开实践,不应该把主体受客体的作用同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分隔开来而只看到前者,不应该把主体对客体的观照同主体在客体身上对自身的观照分隔开来而抹杀后者,那样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而是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正如马克思所说,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

这里,马克思明确地表示,对待事物,不能只看到它是客体,不能只对它作直观的理解,而应该把它同主体联系起来,从实践方面,包括从主体的“主观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对事物、现实、世界的认识,本身已经内在地要求把对客体、主体和实践的反映都包括进去。如果上述理解不错的话,那么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充分发展了主体能动性的全面的反映论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机械的片面的反映论为基础的。

所谓全面的反映论,首先是反映论,即在认识论中贯彻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原理,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观点。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4]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在列宁看来,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这些话都表明,反映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块最重要的基石,抽掉了它就等于抽掉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就等于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反映”二字,是就意识对物质、思维对存在的最根本、最普遍的本质关系而言的,决不能把它混同于某一种或

几种特定的反映形式,如反射、感觉、直观、经验等。就我们的常识而言,思维反映存在往往是以反射、感觉、直观、经验等形式进行的,但决不能以为“反映”仅仅有这些形式。概念的实质内容和它的多种具体形式处于不同的抽象水平,因此不能互相等同。

近来,由于以往对反映论的某些理解过于狭隘和僵硬,使得一些人对于反映论内容的丰富性和辩证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开始用信息过程的复杂性、认识中的主体性新材料和新问题来反对反映论本身。其实,这些材料正是应该用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反对狭隘的、机械的片面反映论的。唯物论不等于机械论,反映论也不等于直观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反映论基石,是难以动摇的。

所谓“全面的反映论”,是根本不同于机械反映论的。机械反映论是一种片面的反映观点,它只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而看不到思维对存在的反映中还包含着对主体的反映和对实践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一种全面的反映观点,即认为意识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各个侧面或环节的、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综合反映。具体说来,这种“全面”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多样性统一:(www.xing528.com)

就内容来说,认识不仅反映着客体,也反映着主体,更反映着实践及其条件。在一切认识的过程和结果中,都不仅有客体的存在和运动、属性、规律等,也有主体的动机、目的、感觉、想象,有主体感觉和思维的结构和方式,还有以往的和现时的实践方式(以往的实践方式积淀为主体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结构,促成人的感觉功能的进化;现时的实践方式构成现实认识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并成为检验认识的标准)。

就形式来说,内容的全面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是单一类型的、直线式或平面式的,而是多类型的、立体的或四维的。反映不仅有关于客体的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它们都可以被看作是关于客体的意识形式,而且有关于主体自身的和关于实践的潜意识、下意识、情感、情绪、愿望、幻想、目的、意志、选择、评价等形式,这后面的各种形式,同样也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反映。恩格斯认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这就明白地表示了对反映的多种形式的理解。如果我们用“对于主体自身及其活动的反映(不论是自觉的、理性的还是不自觉的、非理性的)”这个含义来规定“自我意识”这个术语的话,那么后面这些形式就是自我意识的形式。

关于客体意识的形式和自我意识的形式不仅同时存在着,而且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列宁的一段话很值得注意,“智慧(人的)对待个别事物,对个别事物的复制(=概念),不是简单的、直接的、照镜子那样死板的行为,而是复杂的、二重化的、曲折的、有可能使幻想脱离生活的行为”,“即使在最简单的概括中,在最基本的一般观念(一般‘桌子’)中,都有一定成分的幻想”[5]。关于幻想,列宁还特别注明,“就是在最精确的科学中,否认幻想的作用也是荒谬的:参看皮萨列夫论推动工作的有益的幻想以及空洞的幻想”[6]。这表明,幻想作为包含了主体愿望、要求等自我意识成分的形式,是渗透在关于事物的概念之中的。反过来,人的自我意识也不能脱离关于客体的意识,因为自我意识在本质上是主体通过实践而在客体身上实现的对自己本质及其发展的反映。

反映的全面性和能动性是不能彼此脱离的。只有能动的反映论才能真正揭示反映的全面性,也只有在全面的反映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反映的能动性。唯心主义仅仅从自我意识的方面发展能动性,并且使它脱离了物质基础,从而根本否认反映论;机械唯物主义仅仅从对客体的意识方面强调反映论,并且轻视实践的作用,从而根本抛弃了能动性。这两者都是片面的。只有从全面意义上来理解的能动的反映论,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石。

可见,马克思主义对“认识”和认识过程的理解,只能是以意识对存在的“反映”及其过程为实质和核心。而反映又是全面的、能动的。不应该把认识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些特定形式的反映,而应该以全面的、多样形式的反映之统一为基础来理解人类的认识和认识过程,以全面的能动的反映论为基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容,其中包括对客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意识的统一,知识性和非知识性认识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反映和改造的统一,认识形式的多层次化、多样化的统一,等等。这种理解,不仅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实际,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身的精神实质和原则。

这种理解,有利于从两个方面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界限。一方面,它与否认反映论的唯心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另一方面,它也与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片面的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区别。这两个方面的区别都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来说,强调后一个方面更为重要。

马克思在评论英国唯物主义的发展时指出:“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本身还包含着多方面发展的萌芽。一方面,被赏心悦目的、诗意的魅力环绕着的物质似乎以迷人的微笑吸引着人的整个身心。”但是,“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片面了……以感觉为基础的知识,失去了它的诗的绚丽色彩……唯物主义开始憎恨起人类来了。既然唯物主义要克服自己的对手,即憎恨人类的、不要肉体的唯灵论,并且是在后者自己的范围内予以克服,它就只好禁锢自己的肉体而变成禁欲主义者。这样,它就从感性的东西变成理性的东西;可是,它因此也就发展着理智所特有的不顾后果的全部彻底性”[7]。唯物主义不应该忽略“人的整个身心”,不应该排斥“情欲”和“诗意”而只承认知识和理性,不应该“憎恨人类”,它应该成为关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意识和物质的全面关系的学说。以全面的反映论为基础的认识论体系,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把那些日益显露出来的、属于实践和认识的普遍基本内容的东西,那些不仅同认识的客体有关,而且也同主体有关的东西,那些对认识来说具有不可避免性和重要影响的东西,纳入到认识论研究之内。

李德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