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工程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工程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工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表现,这种思想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超越了前人。实践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与工程研究的桥梁,也为深入研究工程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工程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个不同时期的工程物所构建的工程形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

马克思主义工程思想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工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表现,这种思想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超越了前人。实践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与工程研究的桥梁,也为深入研究工程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和恩格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视为人的实践过程的重要方面,这一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工程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活动实现了工程实在(Engineering Reality),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构建人的精神世界,从而也实现了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工程实践本身使得人是关系的存在物,所谓社会历史不外是人的工程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14]。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工程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个不同时期的工程物所构建的工程形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工程具有直接的实践属性,工程是人类通过实践行为作用于天然自然,使之成为人工自然,并运用于社会实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谈到:“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随着市民等级的发展,步兵和炮兵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兵种;在炮兵的压力下,军事行业不得不增加新的纯粹工业的部门——工程部门。”[15]“行军磨,马车磨或由畜力推动并可用马车从一处运到另一处的磨出现了。据认为,它们是意大利人波姆彼奥·塔尔冈勒在16世纪为了战争需要而发明的。他是斯皮诺拉伯爵的工程师。18世纪出现了更完善的行军磨,它的磨盘是在进行中由马车本身的车轮带动的”[16]。这表明,在恩格斯看来,军事活动是西方大规模工程活动的肇端。恩格斯认为,一方面,工程及其物化形态——工程物,是随着战争应运而生的产物,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是指机械的操作、制造等军事活动,而早期的工程师主要指对于火炮等战争装备的建造者和使用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工程这一概念产生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工程”产生的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是社会等级关系的变革刺激了工程作为社会一大部类出现。

第二,工程作为生产力,其发展状况是人的解放、自由与发展的现实基础。“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的是有限的生产力”[17],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18]。在马克思看来,由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活动,人们可以和“思维中的具体”取得进一步的印证,可以使自己的形象思维转化为现实力量。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蜜蜂构建蜂巢”,人类在进行工程活动之前,首先会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一个框架,这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我们暂且将其称为“工程思维”。思维所形成的人的观点和理念是人从事实践行为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运用于工程实践,人们根据这种工程思维,结合已经掌握的工程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工程实践,从而有机会把思维转化为存在,把工程思维转化为工程实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活动是人类解放自我的重要表现,人类取得解放和自由,就必须首先要在思想上突破自我,才能取得发展,从而达到工程创新的目的。(www.xing528.com)

第三,社会工程思想。根据田鹏颖、张秀华等国内学者的研究,马克思关于工程的思想还涉及“社会工程哲学”以及“作为社会工程的科学社会主义”,前者主要是从马克思关于社会工程、社会工程哲学前提批判、社会工程哲学家思想探究、基础理论、社会工程与改变社会世界,并通过研究现代性重建的理论实践问题,对马克思社会工程哲学进行深入探讨;后者主要讨论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构想是社会工程的社会制度及体制模式的设计,与其他设计模式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工程设计模式是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性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19]。

另外,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基于系统理论,从组织与管理的角度讨论过社会工程的有关问题;中国科技哲学专家黄顺基教授则认为社会工程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方法。从讨论的语境来看,上述“社会工程”是借用“工程”一词对于社会发展进行统筹管理以及改造社会关系的一个概念,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改造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实践形式,区别之处则在于,“社会工程”是人类改造社会所形成的抽象概念,“自然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界所构建的工程实物,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表述中,有时也会将社会工程与自然工程结合起来讨论。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就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土地所有制的关系等问题,以及水利工程与国家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的专门职能等方面进行研究。水利工程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当地环境的空气、土壤以及气候等客观条件制约,更为重要的是,大规模水利灌溉工程就决定了必须由国家层面的社会公共机构主导和组织完成,也需要充分掌握社会公共资源的权力机构来组织和管理[20][21][22]。

总之,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们进行工程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人的工程活动所产生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之间的互动;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之间的转换等等,共同构成了社会历史的演化过程;工程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也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使世界成为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