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浙江大学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浙江大学成立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中心”整合了相关专业领域的优势创新力量,长期立足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现状,将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视野。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120多个农村调研与规划设计;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18人,硕士160余人;为地方培训3 000余人次。“中心”从6个方向开展系统的研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将最新研究成果用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中。

浙江大学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程度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其可持续发展适宜性途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已成为学科的前沿。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战略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要求,加强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乡村人居环境提供技术支持。2011年,浙江大学成立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主任由王竹教授担任,副主任及各专业方向负责人由李王鸣教授、葛坚教授、贺勇教授、毛义华教授等担任。“中心”整合了相关专业领域的优势创新力量,长期立足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现状,将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视野。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120多个农村调研与规划设计;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18人,硕士160余人;为地方培训3 000余人次。

“中心”在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攻关中的合作与沟通,积极促进多学科交叉与协作,实现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从而使每个成员的综合能力和视野得到全面拓展;建立了实用、高效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评价机制,并与国家和地区的重大科研计划、人才培养实现对接,努力造就一批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批奋发向上、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青年科技英才。建立一支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领域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人才队伍,力争在地区乃至全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心”按照国家和地方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发展目标,整体部署、统筹规划,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强化村镇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科技能力建设,开展重大科技工程和应用示范。(www.xing528.com)

“中心”从6个方向开展系统的研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将最新研究成果用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中。(1) 村庄建设规划途径与技术体系研究;(2) 乡村社区建设及其保障体系;(3) 乡村建筑风貌以及营造技术体系;(4) 乡村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体系;(5) 乡村人居健康保障与环境治理;(6) 农村特色产业与服务业研究。

“中心”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三角洲地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研究”、“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及其机理研究”、面上项目“长江三角洲绿色住居机理与适宜性模式研究”、“基于村民主体视角的乡村建造模式研究”、“长江三角洲湿地类型基本人居生态单元适宜性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增长边界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长三角农村乡土特色保护与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模式及其风貌特征”、“建筑用能系统评价优化与自保温体系研究及示范”、“江南民居适宜节能技术集成设计方法及工程示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