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用学翻译研究:修辞语的美学与文化观

语用学翻译研究:修辞语的美学与文化观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在苏州举行的第五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了与修辞学关系密切的语用学等学科问题。人们通常把修辞语用行为过程中所关涉到的各因素,称作语境。

语用学翻译研究:修辞语的美学与文化观

4.6.2 修辞语用学的美学文化

关于语用学视野的修辞研究,以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为代表的符号学者,提出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研究符号,提出语法、修辞和语用的相互关联性。格赖斯从会话含义理论试图解释语用含义。格氏把反语、隐喻、夸张、委婉等言语现象看做说话人有意违反了会话的质量准则以求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的结果。例如,格氏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反语的解释拓展了对反语语言现象的解释理据。威尔逊运用关联论否定了传统修辞学关于“字面意义表达”和“非字面意义表达”之间的区别,强调在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字面表达。他们运用提及理论解释反语,并提出,隐喻以及其他相关的修辞如借代、夸张和提喻等都是非常普遍的语言使用现象,和传统所谓的“字面意义表达”一样,是语言使用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做出的某种关联性选择。中国20世纪的修辞学关注修辞的效果,探索语言艺术化的表现技巧及其选择,但对语言使用的本质与语用隐含的意义关注不够。随着语用学和修辞学研究的深入,语用学与修辞学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指导性成果,例如,高万云的《简论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系》(1993),张会森的《修辞学与语用学》(2000),何自然的《语用学对修辞研究的启示》(2001),王德春等编著的《现代修辞学》(2001)里专辟一章——“语用修辞学”,探讨语用学与修辞的关系及多种语用修辞分析方法,李军的《语用修辞探索》(2005)。2000年在苏州举行的第五届汉语修辞和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了与修辞学关系密切的语用学等学科问题。从这些科研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越来越关注语用学和修辞学之间的关系。修辞学与语用学结合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语言使用者如何运用具体的社会情景因素进行语义表达,总结具体的语用规则,并进一步研究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功能,并探索如何利用语境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修辞语用学关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取得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强调对话语进行组织、调整、修饰和润色活动,即是在调动和运用语气、语调、语音、词汇、句式、句法等一般的语言手段来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以独特的方式方法组织并调整话语以适应特定语境中的表达要求,或者为造成特定语境中理想的表达效果而选择并确定最佳的言语组合形式。在修辞活动中被人们反复运用并形成了一定模式的、富于特殊表达效果的言语组合方式即修辞手段。修辞手段多种多样,具有适宜于表现一定的语言风格的功能。如比喻、排比、比拟、摹状、错综、复迭、回环、同语等修辞手段适合于表现繁丰、藻丽的语言风格;借代、节缩、反缀、参互、合说等修辞手段适合于表现简练、平实的语言风格;排比、复叠、夸张、比喻、明喻、较物等修辞手段适合于表现明快、豪放的语言风格;借代、双关、谐音、曲喻、借喻、隐喻、婉曲、反衬、移就等修辞手段适合于表现含蓄、柔婉的语言风格;移就、移情、移觉、反缀、转类等修辞手段适合于表现新奇、工巧的语言风格;倒辞、反语、易色、别解、仿拟、降用、升用、飞白、巧缀、断取、移时等修辞手段则适合于表现富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诙谐的语言风格。因此,不同的作品在作家对某些修辞手段的习惯性运用,也是形成其独特的言语风格的重要因素。如李白豪放飘逸的语言风格,就与他经常大量地运用夸张、比喻、比拟、较物、复叠、对比、反衬、拟问、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段不无关系。这些修辞手段是实现语用价值和语用美学的保证。下面是一个同语修辞格的翻译例子:

潘月亭:顾八奶奶是天下最多情的女人。

顾八奶奶(很自负地):所以我顶悲剧,顶痛苦,顶热烈,顶没有法子办。(曹禺《日出》)

PAN: Mrs Gu,you’re the most sentimental woman in the world!

GU( gratified) : That’s the reason why I’m most tragic,most distressed, most passionate,most helpless.(www.xing528.com)

在使用几个词组时,故意在每个词组里安排同一个字,这里“顶”为同字。译文采用了4个most来应对原文的4个“顶”字,运用非常得体,体现原语的语用修辞效果。

此外,修辞语用学关注如何运用修辞手段传递语用意义:言外之力、会话隐含、修辞意义、所指意义、情感内涵及言外效果。这些意义的获得与传递都离不开言语环境。人们通常把修辞语用行为过程中所关涉到的各因素,称作语境。言语环境可以概括为:一是指语内语境即上下文语境,二是指语外语境即非语言性环境。语境对修辞的理解和使用具有极大的制约功能。修辞语用的使用环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作品的上下文等,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语体环境等。修辞语用学是关注并追求理想效果的言语交际活动,通过对言语交际所依托的客观时空、客观事件进程诸方面因素的关注,获取最佳认知关联,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顺应性地选择语言,使言语交际取得理想效果。

修辞语用学强调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更富有感染力,这主要通过对语气语调、语音、词汇、句法以及修辞手段的独特选择和习惯性运用体现出来。根据修辞手段的性质、修辞手段与语义联系的性质,辞格可分为表现手段辞格和描绘手段辞格两大类。表现手段辞格是赋予固有语法形式以修辞色彩,如对偶、排比、顶真、回环等。描绘手段辞格是以意义立格,通过转义补充表情色彩,如比喻、借代、双关、婉曲等。描绘手段辞格虽然以意义立格,但都有一定的言语格式,有的甚至可以概括出简明的公式,如比喻修辞格。明喻的公式是“甲像乙”,暗喻的公式是“甲是乙”。修辞是一门艺术,应用于各类语篇之中,并折射不同的语用价值。修辞艺术手法的表示主要体现在形式上修辞艺术的形式和功能,这不仅取决于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而且在与词语和结构的精选妙用。语言的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等多方面的美感通常要通过修辞手段来表现,例如汉英文都具有独特的方式去构成美的形式和美的音韵。语言内在的美学特性,要求我们在说话和写作时选择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词语,以加强语言的感染力,使语言应该具有最高程度的优雅,给人美的感受。

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定势,以及用于认知和思维的物质形式即语言和修辞手法。任何交际活动中的修辞、比兴、赋喻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由某个群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和生息繁衍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的一种反映。修辞脱离不了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否则,修辞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本。因此,修辞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语言是一种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们赖以思维的物质形式,而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表现形式如修辞、体裁等必然反映一种文化中的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一文化群体或民族与另一文化群体由于上述差异,包括地理、历史、风俗等的差异,势必影响其修辞表达与行文的差异。另外,文化社会学者们还指出,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修辞,甚至在某一文化中的不同时期修辞也会发生变化,它受到某一时期某一文化鉴赏标准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为了实现交际行为和传递思想,形成了各具特色,并自成一体的言语系统,其中包括语音体系、词汇符号体系和语言逻辑体系,还形成了各自特色鲜明的符合本民族思维、行为习惯和审美心理的修辞手法。修辞语言符号承载着符号之外的文化信息、语用含义与语用价值,只有通过研究才能透视和运用修辞语用的功能与作用。

TTom,be careful. Your boss is a piece of chopping block.

这个例子属于实体性隐喻,即本体是由表示事物的名词组成,作为隐喻联想思维基础的相似性特征隐含在本体中,也就是由A与B共有某一特征,在表达时就用A来称谓B。这里我们看到那些“狡诈的”、“八面玲珑”的人被称为“切菜板两面光滑的”人,其根据就是这一事物的外形相似形特征。为此,译时应保持原语的语用特点与修辞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