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汉语口语调查与分析:现场促销语言研究

商业汉语口语调查与分析:现场促销语言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对于商业领域外语的语言学研究,在研究范围和研究的深入程度上都领先于对商业汉语的研究。而有关商业领域的汉语使用情况及特点,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除了对广告语言的研究之外,近年来,我国语言学学者对商务谈判等其他商业领域语言也有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商业汉语口语调查与分析:现场促销语言研究

1.5.2 国内外对于商业领域语言的研究

欧美国家的一些语言学家以英语德语等印欧语言为背景,对商业领域语言有一些零散的研究。笔者搜集到的此类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从话语分析的层面进行,重在话语或语篇的基本规则、结构、语境以及社会功能分析。其中,很有影响的是美国W. Mann和S.Thompson主编的一本论文集《话语描写:资金筹措篇章的多样化语言分析》,组织了一批世界知名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美国“人口零增长组织”常务主任写的一封集资信,这可以看作是对商务信函的话语分析研究(Mann和Thompson 1992)。其他的我们所了解的类似研究还有Alan Firth(1995)、Czerniawska(1997)、Hundsnurscher(2001)、Bhatia(1993)、Nickerson(2002)等。这些研究较少涉及到词汇、句法等语言结构成分层面。

国内的外语学界也对商业领域的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过一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广告、商业谈判领域,比较具体地研究了外语的特定情境或特定语篇的特点。具体的角度一是运用语境分析、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等语用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如黄小勇(1999)、刘文梅(2001)、刘葭(2003)、陈楚君(2004)、郑涛(2001)、吴洁(2003)、李执桃(2005)、王海杰(2006)等;二是从语篇或话语分析角度进行分析,其中的代表作是黄国文(2001)的《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方法全面分析英语广告语篇特征。还有王秀红(2005)、庄宇梅、廖瑛(2005)、邓艳玲(2006)、王蕾(2004)、陈晓燕(2004)等,也针对商务英语的语篇和话语方面的具体特征作了一些研究。三是对商务英语的一些语言成分以及修辞方式的分析,如王芳(2003)、那茗和于晓华(2003)、李先进和江瑞(2004)、甘长银(2005)等的论文。

国内外对于商业领域外语的语言学研究,在研究范围和研究的深入程度上都领先于对商业汉语的研究。而有关商业领域的汉语使用情况及特点,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语言学界对商业领域语言研究得最多的是广告语言,多数是从广告创作的角度说明广告语言的应用特点,如侯玉敏和宫日英(1988)、何新祥(2003)等人的研究。最早分析广告语言本身特点的研究专著当推曹志耘(1992)的《广告语言艺术》,第一次分析了语言文字对广告的制约、广告语言中的新用法、新形式等,并提出应该以调查为基础研究广告语言。屈哨兵(1997)在对广告用词的研究方面开始走向深入,提出了称名信息词、范畴信息词、受众指称词等一系列的分类概念,对广告中各种词性的使用频率作了粗略统计,这种研究比较偏向语言学的方法。于根元(1998)的《广告语言教程》是一部影响较大的广告语言专著,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广告语言的语法、修辞、词汇方面的特征;刘艳春(2004)则深入研究了电视广告语言的特征,对电视广告语言形式作了较细的分类;范亚刚(2000)的《广告语言与讯息》(英文)则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分析广告语言,其有关广告中的信息如何实现为语言形式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新近出版的《广告语言》(王军元2005)可以看作是一部整体上从语言学角度客观分析广告语言的形式和语用特点,而不注重广告创作优劣的研究专著,它归纳总结出广告语言的语体特征、辞格运用、语言变异以及句型特点,对广告语言进行了比较成系统的分析描写,这种单纯的语言学研究也许会成为今后广告以及商业领域语言研究的发展方向。(www.xing528.com)

除了对广告语言的研究之外,近年来,我国语言学学者对商务谈判等其他商业领域语言也有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最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的“商务语言丛书”推出了有关商品说明书语言(唐余俊、王军元2006)、商店名称语言(钱理、王军元2005)、商标语言(吴汉汇、曹炜2005)的专著,对这些商业领域语言的特征作了初步的系统性分析。

以上这些对于商业领域语言的研究,对于我们研究现场促销语言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