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埃德娜·文森特·米莱:美国诗歌研究中的迷惘与不确定性

埃德娜·文森特·米莱:美国诗歌研究中的迷惘与不确定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美国诗人兼剧作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广泛关注和极大争议,她试图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企图表现的爵士时代的“迷惘一代”,她的后期作品也紧跟二战的时代脉搏,创作了许多反战的作品,被称作“时代的声音”。直到“二战”爆发前米莱一直是反战主义者,但“二战”的爆发使她彻底放弃了反战主义,她写了许多鼓励美国参战、宣传战争和揭露法西斯暴行的作品。

埃德娜·文森特·米莱:美国诗歌研究中的迷惘与不确定性

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Edna St.Vincent Millay,1892—1950),美国诗人兼剧作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到广泛关注和极大争议,她试图用诗歌的形式表达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企图表现的爵士时代的“迷惘一代”,她的后期作品也紧跟二战的时代脉搏,创作了许多反战的作品,被称作“时代的声音”。

米莱1892年2月出生于缅因州的洛克兰德市,八岁时父母离异,米莱的母亲珂拉是一名独立坚强的女性,鼓励她的女儿们要有远大志向,同时培育了她们的独立精神以及她们对音乐文学的欣赏能力。米莱对诗歌创作很有天分,孩童时期便给一本著名的儿童杂志《圣尼古拉斯》投稿,并且在各种诗歌竞赛中获奖。

1912年,米莱的诗歌《复兴》在《抒情年月》上发表,让19岁的米莱名噪一时,因为《抒情年月》是出版商米切尔·肯纳利出版的百人百诗选,是从近2 000位诗人的近万首作品中选出的,认为这些诗都体现着时代精神,而此时的米莱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而已。这一殊荣也为她提供了获得奖学金进入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上大学的机会。1917年大学毕业后米莱发表了第一部诗集《复兴及其他诗歌》(Renascence and Other Poems)并孤身一人来到纽约流浪知识分子成堆的格林威治村,过着穷困潦倒但却放荡不羁的生活。就在这里,她创造了所谓的“米莱传奇”,她的基本生活方式就是一边进行诗歌诗剧等创作,一边过着开放前卫的生活,与无数的作家保持着亲密关系,由于米莱的双性恋身份,使她的个人生活更添神秘色彩。20年代她混乱的私生活与她的诗作一样成为人们讨论的中心,她本人在格林威治则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1923年,米莱赢来了写作事业的第一次高峰,她1922年发表的第四部诗集《竖琴织工集》(Ballad of the Harp-Weaver)获得了该年度普利策诗歌奖,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诗人。1927年的Sacco-Vanzetti事件使她再次成为风云人物,Sacco和Vanzetti为意裔美国人,无政府主义者和工人运动领袖,他们由于受到政治迫害而被杀,这引起了许多正义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出面抗议,米莱因此向州长上书但却被捕入狱,这一事件使她更加看清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公,加深了对政治的失望和怀疑,其后作品多偏向表现社会问题。直到“二战”爆发前米莱一直是反战主义者,但“二战”的爆发使她彻底放弃了反战主义,她写了许多鼓励美国参战、宣传战争和揭露法西斯暴行的作品。如1939年的《猎人,猎物》是一部作者对战争感受的畅销诗集,而1942年《利迪泽谋杀案》(The Murder of Lidice)则是一部为广播电台而作的揭露法西斯分子暴行的民歌集。1927年,米莱为大都市歌剧公司创作的剧本《国王的追随者》大获成功,成为美国当时最受欢迎的剧作,后来以书的形式出版,在20天内连续印刷四次全部销售一空。(www.xing528.com)

米莱用诗歌展示了她所处时代的精神和特征,其诗歌独到之处在于用貌似传统的形式,尤其是她的十四行诗来表现反传统的内容,如对性的大胆直接的描写,对女性解放和社会公正积极奔走呼吁等。由于她对抒情诗的高深造诣,评论家一般称其为“抒情诗人米莱”,她早期作品多是描写个人的爱情和人生方面的经历和感悟,有的风格清新,充满纯真乐观积极色彩,有的则对生活和爱情持有怀疑和嘲讽态度,含有强烈的愤世嫉俗的精神,主要代表作品包括她的第二部诗集《蓟的无花果》(A Few Figs from Thistles,1920),里面有她著名的诗句“我的蜡烛从两头点燃”,第三部诗集《第二春》(Second April,1921),而最能展示她对十四行诗高超驾驭技巧的诗集《致命访谈》,《十四行诗节选》及《抒情诗节选》。

从20年代后期起她的作品更加成熟,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多于抒发个人的感情,以自己的笔揭露社会的阴暗丑陋,始终站在呼唤真善美的时代前沿,一直持续到40年代的创作。主要作品有预示人性泯灭的《葡萄美酒》,描写作者对战争感受的畅销诗集《猎人,猎物》等。但是米莱也尝试过为数不多的叙事诗如《子夜微语》,最终还是发现抒情诗更能表达自己。米莱的诗歌最擅长于把非传统的诗歌内容融入传统的诗歌形式之中,把自由奔放的内容与严谨的传统诗歌格律完美统一起来。她最喜爱的诗歌主题包括战争、死亡、爱与自然等。她常常以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从普通事物出发,通过思考,揭示自然、人生、世界及死亡的内在美。她的诗歌感情浓重,措辞严谨,语言简单、朴实、生动,自然贴切,富于想象力,因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