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新区规划研究:园区生态化制度保障措施

高新区规划研究:园区生态化制度保障措施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少、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繁重的中国,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解决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持续提高经济效益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其关键是构建工业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高新区规划研究:园区生态化制度保障措施

7.4.1 园区生态化制度保障措施

建设生态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少、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繁重的中国,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解决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持续提高经济效益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其关键是构建工业生态系统、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循环经济范式还处于较为脆弱的时期,需要政府支持和保护来推动循环工业,构建支撑的政策体系,如资源环境产权税收激励、污染责任制度及公众参与等。工业循环经济政策和公众参与是工业循环经济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公众参与是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带动民众参与环境实践、培育绿色消费、引导绿色生产、加快绿色技术革新、优化生产环节和过程、提高环节产品的竞争力的保障。

1)发挥政府引导

社会结构与管理特征来看,我国各级政府历来具有很高的行政调控能力,在生态化园区建设之初尤其需要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扶持。高新区管委会要通过综合利用传媒、教育等各种手段加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普及清洁生产知识,建立高新区公众利益表达和民主参与机制;加速立法和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及时清理与高新区清洁生产相悖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制定高新区一系列扶持性政策,支持高新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评审验收和监督检查工作;巩固和完善高新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机制;完善高新区清洁生产标准体系,并把实施清洁生产同实施环境标准的最终目标结合起来,加强高新区清洁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新区管委会在清洁生产行动中的引导作用。

2)培育企业行为

高新区企业要及时建立产业生态化调整的技术跟进制度,由于清洁生产是先进技术的代表,企业要加快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淘汰的力度;强化对污染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注重产品设计、制造的先进性,使用和回收再利用的技术跟进与开发应用,这种技术的跟进不仅培育了清洁生产的自觉行为,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压力下,其环境责任也在逐步加强,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终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赢家。企业应以环境社会责任为切入点,建立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延伸机制,并作为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驱动要素,建立企业环境的社会形象,提高公众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实施绿色采购(www.xing528.com)

循环技术研发的高额投资、高风险特征以及市场运作不成熟推高的运营成本,意味着企业将为此付出较高代价,并负担其学习改进成本。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在幼稚时期需要得到政府采购的支持。政府应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导向,促使公众接受政府购买成本推高的循环技术产品,在支出受益合理的情况下,可优先购买环境友好的替代品,尤其是购买实施国际环境标准企业的绿色产品,来推进对环境负责的采购方式。高新区的基础设施技术(包括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等),都应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优先使用绿色产品。当然政府的采购行为应建立在正确评估产品绿色含量的基础上,并将生态效益作为产品的附加值来抵冲成本的推高费用。企业在政府采购的推动下可以加强“干中学”效应,以循环技术为支撑生产成本会不断下降,市场运作经验会不断提高,企业的环境形象在市场支持下,会比以线性技术为支撑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4)完善生态补偿

生态保护用地、农业空间可以优化周边的建设空间环境从而使其增值,也可以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但现行价格体系下,绿化、农业本身的经济收益相对低下。所以对生态、农业和各类建设空间采取差别化管理,如采用税收、财政、直接补贴等手段,使建设空间收益的一部分反哺绿化、农业等。同时,培养当地居民科学的经营方式,在生态保障的前提下,逐渐实现“自我富裕”(可以在不改变生态用地性质的前提下自主经营)。

5)推进生态移民

从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来讲,南京高新区西北片区工业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目前西北片区仍属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和东南片区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缩小两区之间的差距,必须要针对该区的散户居民,逐步进行生态移民。一方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建设新农村、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