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汉语感叹句:动词和副词构成

现代汉语感叹句:动词和副词构成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常见的由“抗议”、“佩服”、“钦佩”等词构成的独词句。从前面的分析来看,除施为动词外,那些进入独词感叹句的动词很少保持动词的特性。也就是说,副词只能起修饰和限制作用,因而一般不能单说,当然也就难以构成独词感叹句了。

现代汉语感叹句:动词和副词构成

四、由动词和副词构成的感叹句

(一)动词性独词感叹句

典型的动词都是用来表述动作行为的,其语用功能主要是描述,很少直接用来抒情,因而能够进入独词感叹句的只有极少数边缘动词。如:

(53)A.吹牛! B.刺激! C.嫉妒! D.抗议!

E.捏造! F.佩服! G.误会! H.值!

上面所列的感叹句除“D抗议!F佩服!”外,均不表述动作行为。也就是说,这些词语在进入感叹句以后,凸显的并不是动词的主要功能。从我们搜集到的不多的例子看,由动词构成的独词感叹句体现两大主要功能:一是给对象定性。如:

(54)他平静地说:“哦,你们为这事来的吗?嗬,大伙误会啦,怎么能说把江水山放跑了?难道有谁把他押起来过?乡亲们,江水山的事我们开过会,正在处理。我们琢磨,这事有蹊跷,不像是江水山干的。”“包庇!诬赖咱军属!”王镯子打断他的话。

(《迎春花》)

(55)“这性格就不行!在这个时代就不允许!冷若冰霜,道貌岸然,既不会去爱别人也不允许别人爱自己,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难者牺牲者的形像沾沾自喜——没人需要你这个样子!”

“胡说!诬蔑!我根本不是你说的这种人!”慧芳气哭了(王《刘慧芳》)

例(54)“包庇”是对对方行为的定性,例(55)是对对方话语内容的定性。这种句子许多都可以用“这是V”加以扩展。如例(54)的“包庇!”可以说成“这是包庇!”,例(55)的“诬蔑!”可以说成“这是诬蔑!”。再比如:

(56)利用!——这是利用! 威胁!——这是威胁!

虐待!——这是虐待! 吹牛!——这是吹牛!

这说明这些动词都已指称化了。但我们也发现,通常被看成动词的“刺激”、“抠(门)”、“值”等进入独词感叹句后虽然也起给对象定性作用,但不能用“这是V”加以扩展,却能用“太/真V”扩展。如:

(57)刺激!——*这是刺激!——太/真刺激!

抠(门)——*这是抠(门)——太/真抠(门)!

值!——*这是值!——太/(真)值!

这就说明,这类动词没有指称化,但实现的却是形容词的功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另一功能是表明说话人的情感态度。最常见的由“抗议”、“佩服”、“钦佩”等词构成的独词句。如:

(58)玉婷道:“七哥!佩服!为了一个丫头,家都不要了!”(《大宅门》)(59)“抗议!法官大人,这是无中生有!”

(60)州官(看见桌上的纸张)哎呀,老前辈,偌大年纪,还如此用功,钦佩!钦佩! (《老·青霞丹雪》)

这种句子通常可以用“我VX”扩展,但绝对不能用“这是V”加以扩展。如:

(58)′佩服!——我佩服你!——*这是佩服!

(59)′抗议!——我抗议这种说法!——*这是抗议!

(60)′钦佩!——我钦佩你!——*这是钦佩!

这说明只有这样的词才真正保留了动词的特性,才可以说是严格意义上的动词性独词感叹句。这样的动词具有施为性,即说话人在说出这个动词时就实施了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施为动词有:反对、感谢、道歉、欢迎、抗议、佩服、钦佩、讨厌、喜欢、羡慕、谢谢、同意、拥护、愿意、赞成、支持、祝贺等。这些词中有一部分是不能独立地作为始发句来说的,缺少自主成句的能力,如道歉、喜欢、羡慕、同意、拥护、赞成、支持等,这些词一般不能作为独词感叹句来使用。因此只有具有〔+施为〕、〔+自主成句〕这两项特征的动词才能自由进入独词感叹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感谢、欢迎、谢谢、祝贺等词常常用于客套场合,说话人未必是由衷而发的,这会影响到这些动词在独立成句时的感叹性。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一个动词就是“讨厌”。这个词在独词感叹句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用法却较为特殊。这个词具有〔+施为〕这一语义特征,但在进入独词感叹句后往往既有给对象定性又有表明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的作用,但不能用“这是V”加以扩展,一般也不能自由地用“我VX”扩展,却可以用“X讨厌”来扩展,用“太/真V”扩展则比较自由。如:(www.xing528.com)

(61)“讨厌!你怎么老这德性就改不了啦!自尊心真那么强你就像个强的样子——这强的也不是地方呵!”

(王《无人喝采》)

(62)“讨厌!有些人就是爱没事议论别人。我混得好坏碍着他们什么了?” (王《刘慧芳》)

我们对这两例中的“讨厌!”进行如下变换:

(61)′讨厌!——*这是讨厌!——?我讨厌你!——你讨厌!——太/真讨厌!

(62)′讨厌!——*这是讨厌!——?我讨厌这些人!——这些人讨厌!——太/真讨厌!

可以看出这些句子中的“讨厌”体现的也是形容词功能。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除施为动词外,那些进入独词感叹句的动词很少保持动词的特性。因此,我们不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总体上说,独词感叹句排斥动词。我们考察了《动词用法词典》中1200多个动词,现把勉强可进入独词感叹句的动词(包括进入独词感叹句后实现的是其他词类特征的词)列在下面:

吹(牛)、刺激、讽刺、奉承、嫉妒、抗议、抠(门)、浪费、利用、迷信、捏造、虐待、佩服、钦佩、抬举、讨厌、威胁、侮辱、误会、羡慕、享受、糟蹋、值得、诬陷、污蔑、包庇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没有为上面每一个词都找到书面例证。

(二)副词构成的独词感叹句

关于副词的语法性质,语法学界虽然一直有着不同的意见,但对于其语法作用大家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代表:“副词的主要用途是做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修饰整个句子。”也就是说,副词只能起修饰和限制作用,因而一般不能单说,当然也就难以构成独词感叹句了。从总的情况看,基本上如此。但陆俭明先生(1982)在考察现代汉语副词独用的情况时发现了副词单说的情况。在搜集语料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极少数副词构成独词感叹句的例子。如:

(63)“可要保守秘密呀,连大嫂也别告诉。”老三声音很低地说。

“当然!” (老《四世同堂》)

(64)我不是!我从不考虑是否会伤害别人,事后也从不内疚,别指望我良心发现!你和我接触就应该小心,谁也别想讹我,我只选择志愿者,一切都是自找,活该!

(王《玩的就是心跳》)

(65)他拿到小英子家门前试了一试,果然!(汪《受戒》)

(66)万筱菊:“敢情!他叫得好,都在报节儿上,那叫内行!”

(《大宅门》)

(67)“一天到晚圈着你,叫老师管着,该!看你还淘气,拿大板子打,我才没有工夫去劝呢!” (老《牛天赐传》)

我们在近300万字的书面材料中只搜集到“当然、果然、敢情、该、活该”这几个副词充当独词感叹句的例证。从表达的内容看,这五个词可分两大类:一是表示确证,通常用于对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当然、果然、敢情”属于这一类,只是“果然”和“当然、敢情”在表达口气上略有不同。“当然、敢情”表明说话人带有无可辩驳的口吻,“果然”则带有不出所料的神情。二是理应如此,通常用于说话人对某人因自己的言行而招致不良后果进行评价,有时带有解气或幸灾乐祸的口气。主要成员是“该、活该”。这两个词作为独词感叹句的频率极高。如:

(67)洪进田你这不是存心跟我过不去?

墨子庄活该!今天就是今天了!我不能叫这把老骨头都碎在这里! (老《张自忠》)

(68)“老实点!看你们现在还老实不老实!该该该,活该!让你们闹!” (王《一点正经没有》)

需要说明的是,“当然、果然、敢情”只有在有上文的情况下才能作为独词感叹句使用,因而不是完全自由的,属半自由性质。真正可以自由表达感叹的是“该、活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