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防生法制教育研究成果

国防生法制教育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从国防生培养教育的评估制度上来说,国防生评估制度也有一系列规定和标准。随着国防生培养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该评价体系和标准还将所有修改。

国防生法制教育研究成果

第三节 国防生培养的发展历程

国防生成为新时期我军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和打赢未来多样化战争的急先锋,其培养制度和模式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今天已经积累起了丰富的培养经验。

一、国防生发展历程

我国最早一批拥有国防生的高等院校应该归属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1999年,复旦大学与武警部队签署协议并开始招收和培养国防生。由于国防生刚开始招收,其培养模式和军队院校相类似。复旦大学招收的武警国防生自入校时起就取得军籍,正式成为武警部队现役警官,获得与同期部队院校相类似的待遇,其学费、书费、住宿费等一系列学杂费用全部予以免除。从1999年至今,复旦大学每期招收国防生30余人,招生专业主要围绕复旦大学的优势科目展开,如新闻学、法学、中文等。[9]

200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决定》后,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和武警部队相继与各个高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开始招收国防生,由最初的几所高校到几十所再到如今的117所高校。国防生招生专业由最初的电子信息类等理工科专业为主逐渐地开始少量招收文史类国防生,招收类型由最初的非指挥类国防生逐渐到指挥类国防生和非指挥类国防生兼招。国防生招生人数由最初的几十名到如今每年1万余名。如今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国防生4万余名,已毕业的国防生5万余名,国防生规模和人数创历史新高,全军成立后备军官选培办由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81个。

十年的发展,十年的经验。国防生规模的壮大从侧面显示出部队对国防生军事人才的需要和培养质量的重视,10余年间各驻校选培办和高等院校逐渐总结出了一系列国防生培养模式和方法,由最初简单地模仿军队院校培养方式到逐步探索出具有国防生特色的培养模式。如今,各选培办和高校正联手不断革新国防生培养方式方法,提升国防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牢固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我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培养更多合格、优秀的军事人才。

二、国防生培养模式探究

1.国防生培养模式概念浅析

国防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军队特定的军事人才培养目标和军事人才规格,以相对较为稳定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训练方法、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军事人才培养和教育过程的总和。从国防生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国防生培养模式包含四层意思:

(1)培养目标和规格。国防生培养目标致力于适应军队未来发展需要,提升我军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和能力,推动我军军事实力的全面提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规格通常是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国防生培养模式中的军事人才规格就是国防生培养的质量要求。国防生培养的质量要求则是:坚定的政治素质、过硬的军事素质、强健的身心素质。在能力要求上则应该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2)为适应部队发展需要和推动我军军事变革的整个教育过程。国防生培养模式就是要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对军事人才的总体要求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并非单纯地模仿军队院校教育和培养学员的方式方法,抑或单纯地以培养国防生学习和创新能力为主或者单纯注重其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技能为要义,而是要注重和适应我军未来作战的总体要求和打得赢局部战争的现实需要,发现和探索国防生在校期间、任职培训以及基层任职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不同阶段的总体要求,有所侧重地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10]

(3)实现培养我军现代化军事人才过程的一整套具体的管理和评估制度。首先,从国防生管理制度上来说,国防生在校期间受驻校选培办和高等院校双重管理,其管理有一整套具体的操作规程。驻校选培办主要负责国防生日常的思想教育、平时训练等工作,高等学校主要负责国防生的专业教育等事宜,某些方面两者既有分工又存在交叉。其次,从国防生培养教育的评估制度上来说,国防生评估制度也有一系列规定和标准。在学习上,国防生必须修完所有学分,获得学士学位毕业证书;在军事技能和身体素质上,有专门的国防生毕业考核标准等。随着国防生培养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该评价体系和标准还将所有修改。

(4)一系列与国防生培养相匹配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国防生教育在我国仅有10余年的发展,相比外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官的制度体系和培养模式,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前,国防生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等与普通生相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军队院校教学模式,例如,某些院校采用国防生教育学院的形式管理国防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与军队院校接轨。

2.国防生培养机制对策探究

国防生具有普通大学生和未来部队军官的双重身份,首先在校期间国防生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必须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争取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其次国防生又不同于普通大学生,作为将来要肩负责任,执行特殊任务的共和国军官,在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上又要与普通大学生有所区别。培养人才,关键在高等院校,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肩负着主要责任。[11]驻校选培办和高等学校要积极协作,清醒地认识到国防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国防生自身的特点,军地双方又要合理规划,科学制定国防生学习和军政训练的详细计划,并随着时间和具体实践的变化而更新。[12]

(1)驻校选培办和高等院校合理规划,科学制定国防生培养计划。制订培养计划分为军地双方在国防生学习方面和军政训练方面制订详细计划。制订学习计划和军政训练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国防生学习与军政训练的冲突,协调好国防生专业学习和各种辅修专业的学习。选培办还应定期邀请军队院校的教员或者科研机构的教授为国防生作相关报告或者与国防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部队、信息化战争相关的军事理论课程,拓宽国防生的知识面。鼓励国防生参加创新项目,提升国防生创新能力。在军政训练方面,军地双方应该对本校国防生身体素质、体能状况等进行深入摸底,根据国防生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训练计划。除了每年定期的集中军政训练外,驻校选培办还应该定期举办各类军事技能等比武竞赛,提高国防生的训练热情和荣誉感。

(2)军地双方联合加强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牢从军报国思想基础、坚定献身国防理想信念”是国防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3]针对国防生入伍动机多元化的实际状况,选培办和高等院校应该对国防生思想状况定期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研数据及时作出教育方向和内容的调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驻校选培办要不断完善国防生教育管理的队伍建设。根据国防生教育管理的需要,要建设好国防生教育的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教师队伍、国防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员骨干队伍等三支队伍。[14]驻校选培办内部要分工合理、明确职责,在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监督和引导国防生的日常活动。驻校选培办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干事的职责,同时加强国防生骨干队伍建设,轮流担任国防生骨干,使每一位国防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学带兵、会带兵、能带兵,为以后担任基层指挥军官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国防生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驻校选培办要创造条件多组织相关活动,调动国防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掌握好军人最基本的理论和军事技能。[15](www.xing528.com)

【注释】

[1]驻校选培办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某大学(学院)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分普通高校设立的专门负责依托普通高等教育选拔培养军队干部的职能机构,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重要组织基础。驻校选培办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总部关于依托普通高等教育选拔培养军队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和指示,在本校和上级指定的高校,通过从在校生中选拔培养、招收国防生、直接接收应届毕业生和选送现役干部到高校学习深造等多种方式,为军队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

[2]大多数高校允许国防生的学习成绩与普通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起进行评比,允许国防生享受普通大学奖学金。选培办根据各军区或军兵种部的要求,设立“优秀国防生”、“国防生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该荣誉的国防生,由各军区或军兵种部颁发给相关荣誉证书和奖金,以鼓励国防生在校期间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

[3]根据要求,一般为工作1—2年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4]参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章第五条、第六条规定。

[5]总政治部干部部.中国国防生.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24-28.

[6]国防奖学金的标准随普通高等院校学费、杂费和市场物价等综合情况的变动作出相应调整。

[7]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核心内容是把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位置,增强国家的军事科技实力,全面提高军队建设的科技含量。主要是加强国防科研,改善武器装备,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质,建立科学的体制编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8]总政治部干部部.中国国防生.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6.

[9]复旦大学自2008年起,其招收的国防生与其他高校国防生待遇相同,不再享受“入学即入伍”的待遇。

[10]这一过程并非简单地将国防生培养教育划分为若干阶段,而是在每一阶段上的教育方式和过程有所侧重,把握其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各个阶段相互照应相互补充。若干具体要求,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军人基本素质和作风的养成就必须常抓不懈,不可分为若干阶段。

[11]张烨.我国高等学校国防生法制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2):75.

[12]张烨.基于SWOT分析法的国防生培养机制研究——以西北大学国防生培养为例.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8):43.

[13]陈平,曾兴雯,赵韩强,赵东方.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5.

[14]王立丁.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张烨.基于SWOT分析法的国防生培养机制研究——以西北大学国防生培养为例.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8):43-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