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军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及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研究

我军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及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整个教育过程应当符合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信息化战争呈现出许多的特点和规律,军事人才的培养教育过程应当具有针对性。

我军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及国防生法制教育问题研究

第一节 我军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我军目前军事人才培养模式

军事人才培养在进入21世纪后便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推动军事院校的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军事院校发展的目标。如今,世界已经全然处于新军事变革的巨浪之中,国防和军队的发展进入到又一个发展阶段,这对军事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也已经把培养新型军事人才作为军队发展改革的重要突破点。现代军事是一个几乎应用人类全部知识与全部智慧的领域,也是最早应用现代新型科学技术成果的领域,可以这样说,战争时期的军事较量已经向前延伸到非战争时期军事人才的培养层面。军事人才在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专业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需要均衡全面发展,需要具有符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具体来讲,现代军事人才首先需要具有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应当包括个人价值观、理想信念、自身品质等方面。作为一名军人,应当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共同,具备强烈的政治意识,同时具备军人的血性和英勇奉献的精神。其次,军事技能素质是军人的基本素质,当代革命军人应当具有综合的军事技能素质。

我军军事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以军事院校培养为主。军队院校进行军事人才培养有着优良传统和优势,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地方高等院校,几乎每所学校都有着其传统文化,军队院校也不例外,如某边防学院便是一所拥有70多年历史的军事院校,其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该校“严格、求实、团结、创新”的红色传统和“抗大精神”对后人的影响深远。军校对于军队红色文化的传承都是军校自身的传统资源和优势。国防生教育培养的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军队特定的军事人才培养目标和军事人才规格,以既定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训练方法、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国防生培养和教育过程。我军军事人才的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军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未来战争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的战争,这将直接导致世界军事人才的培养革命。我军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定位高远,要定位到能够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能够驾驭指挥未来高科技战争的新军事人才上。军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全局视野,依靠社会资源,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我军新型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

2.整个教育过程应当符合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信息化战争呈现出许多的特点和规律,军事人才的培养教育过程应当具有针对性。在军事人才的培育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军事人才的全面素质,还应当根据每名军事人才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单个军事人才特点的发挥。教育培训的内容多样化,具有层次性,才能培养出符合信息化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www.xing528.com)

3.军事人才考核评估机制

专业考核是军事人才考评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化战争要求下,评估机制应当根据军事人才的教育内容而不断发展,建立长期全面的军事人才考评机制是革新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当务之急。

4.军事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亟须革新

军事教学是军事人才教育的主要手段,不管是军事院校还是地方院校,对于军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参照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主要依靠以往的教学经验,依靠任课教师的自身经验,这也是军事教学的重要特点。

二、我军目前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随着新军事变革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军事院校培养方式凸显出一些问题。首先,军事院校自身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条件滞后的问题。军队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参照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缺少军事院校教育的特色,课程设置中的部分科目没有专业性的深度,又缺乏知识的广度,科目学习仅限于浅尝辄止,已经成为培养信息化时代的合格革命军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信息化战争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数字化的教学平台已经成为了开展信息化军事教学的必要条件,而军事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经跟不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其次,需要重新确定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在培育军事人才的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工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