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智谋故事:孔明智败美人计三国

中外智谋故事:孔明智败美人计三国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明智败“美人计”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为攻城夺地,互相争斗不休,或金戈铁马相见,或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或玉帛财礼暗藏杀机。一日,正与孔明闲谈,人报东吴使者吕范到来。当晚,与孔明商议。

中外智谋故事:孔明智败美人计三国

孔明智败“美人计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为攻城夺地,互相争斗不休,或金戈铁马相见,或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或玉帛财礼暗藏杀机。而孙权招亲、刘备娶妻一事,则又是另一种斗争形式,只是红裙智谋相杂,花烛雪刃互见,更具有奇情异彩,因而被传为千古佳话。

荆州周瑜设计

建安十四年9月,从柴桑通往荆州的大道上,行走着十余骑。为首的一位一副儒生打扮,一脸忠厚长者的气度。他便是东吴的赞军校尉鲁肃,也是东吴之主孙权所敬重的人,东吴前部大都督周瑜的好友。

鲁肃同随从乘船、骑马,已奔走于道两天了。他一路都在为这次使命忐忑不安:刘备、孔明会顺顺当当地把荆州送还我东吴吗?我该用什么办法说服他们呢?

他细想起来,觉得刘备、孔明这伙人真有些可恶,也后悔自己失言惹来麻烦。

那是赤壁之战,周瑜乘着胜势,经东吴精锐,来攻夺曹军占领的荆州等城,经过无数次浴血奋战,终于杀得曹兵弃城而逃。可当东吴兵从战场收兵,要以胜利者的姿态入据荆州城时,谁料那胜利的“桃子”已被别人摘走了——刘备已在城头插上了自己的旗帜,布置了自己的军队。

周瑜一见,气得箭伤迸裂,昏厥过去。苏醒后,决意要与刘、孔决一雌雄,夺回城池。鲁肃担心孙、刘两家失和,会导致曹操回军复仇。因此他劝周瑜暂且忍耐,待他去以理劝说刘备交还荆州。周瑜只好忍气同意一试。

鲁肃见着刘备、孔明,将东吴花费钱粮军马战败曹军,而你等却安享其成,于理不顺的道理讲来。谁知孔明竟搬出荆州的旧主人刘琦来,说是代他守荆州。鲁肃见刘琦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估计他将不久于人世,便要求待他死后,刘、孔须将荆州归还东吴。孔明爽快地同意了。鲁肃是个忠厚长者,竟相信了这“君子协议”。欣然回吴复命。其实孔明哪里会把到手的宝物送人呢!他答应鲁肃只是个“缓兵之计”。他清楚目前不能跟东吴干仗。己方需要赢得时间与力量去扩大地盘,等强壮了再与东吴兵戎相见不迟。

不出一年,刘琦果然一命呜呼。东吴获讯,急遣鲁肃前来索债。这就是鲁肃此行的使命。

又经一日的行程,鲁肃一行抵达荆州城下。被刘备、孔明接入城中,置酒相待。酒席上,鲁肃着重申明来意,问刘备何时还东吴荆州。谁知孔明、刘备一反前言,竟放刁耍赖,不但说占着荆州合理,而且抢白了鲁肃一顿。最后论来争去,孔明作了一个退让的姿态说:“我劝我主公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夺得西川,有了立身之地时,再将荆州交付东吴。”鲁肃无奈,只得听从。当下刘备亲笔写成借条一张,签了名,保人孔明也签了名,又让鲁肃作东吴一方的保人,签名押字。鲁肃就这样糊里糊涂收了文书,宴罢辞回。

他先到柴桑郡见到周瑜。周瑜急问他:“荆州可曾讨到?”

鲁肃说:“有文书在此。”将借条呈与周瑜。

周瑜阅毕将文书掷于地,顿足说:“你又中孔明的诡计了,他名为借地,实是混赖。他说取西川便还,知他几时取西川?假如十年不得西川,十年不还?这样的文书,如何中用,你却与他做保人!他若不还时,一定会连累你,主公要怪罪你怎么办?”鲁肃闻言又气又惧。周瑜念他是好友,便安慰他:“你且宽心住几日,待江北探子回来,再想对策。”

过了几日,探子作回报:“荆州城中扬起布幡办丧事,城外建坟,军士挂孝。”周瑜惊问:“什么人过世了?”探子答:“刘备的甘夫人过世。”

周瑜急唤来鲁肃说:“我有计了。保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手可得!”鲁肃请教何计。周瑜说:“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正当妙龄,又颇有姿色,且性格雄毅,足配刘备。我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做媒,说刘备来迎亲。骗到南徐,妻子不能得到,囚禁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他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再处理刘备。这样,你担的干系也就勾销了。”鲁肃拜谢。周瑜写了书呈,选快船送鲁肃投南徐见孙权。

鲁肃飞抵南徐拜见孙权,先说借荆州一事,呈上借条。孙权阅毕批评鲁肃说:“你怎如此糊涂?这样的文书,要他何用!”鲁肃忙说:“周都督有书呈在此,说用此计,可得荆州。”孙权看毕,点头暗喜。寻思一下,召来吕范。说明要差他做媒的意思,吕范欣然领命。即日收拾船只,带数个从人,望荆州而来。

吕范提亲,孔明代允

却说刘备自从死了甘夫人,昼夜烦恼。一日,正与孔明闲谈,人报东吴使者吕范到来。孔明笑说:“这必是周瑜为荆州而来耍花样了。亮在屏风后暗听,对方有什么话,主公先不妨应承下来。然后留来人在馆舍中安歇,再作商议。”

刘备请吕范入。礼毕坐定,刘备问:“贵宾前来,必有所教。”吕范说:“节近闻皇叔丧偶,现有一门好亲,特来做媒,未知尊意如何?”刘备说:“中年丧妻,人生大不幸,但死者骨肉未寒,怎忍心就议亲?”吕范说:“人若无妻,如屋中无梁。岂可久使屋中无梁呢?我主公有一妹,貌美而贤惠,足可侍奉皇叔。若孙、刘两家共结秦晋之好,则曹贼不敢窥视东南。这事于家于国两有利,请皇叔勿疑。但国太吴夫人甚爱此女,不肯远嫁,必求皇叔到东吴结婚。”刘备问:“此事你主公知否?”吕范答:“不先禀主公,如何敢造次来说!”

刘备寻思一会儿说:“我年已半百,鬓发斑白,你主之妹,正当妙龄,恐不般配。”吕范说:“我主之妹,身虽女子,却志胜男儿。常说:‘若非天下英雄,我不侍奉。’现在皇叔名闻四海,万人仰望,正所谓淑女配君子,岂以年龄相限呢!”刘备说:“公暂住下,来日回报。”于是设宴相待,安置于馆舍。

当晚,与孔明商议。孔明说:“来意我已知道了,欲用‘美人计’赚主公。刚才我用《易经》卜卦,得一大吉大利之兆。主公不要拒人盛情,只管应允他。先诱孙乾和吕范回见孙权,面许已定,择日便去成亲。”

刘备说:“周瑜定计欲害我,岂能轻入危险之地?”

孔明大笑说:“他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我诸葛亮之料呢?我只略用小谋,将使周瑜一筹莫展;孙权之妹,又属主公;荆州又万无一失。”

刘备还是犹豫不决。孔明竟教孙乾往江南说合亲事。孙乾面领了言辞,与吕范同到南徐,来见孙权。孙权好好款待他,当面答应许嫁小妹给刘备。

孙乾拜射,回荆州见刘备,说:“吴主专候主公结亲。”

刘备怀疑不敢往。孔明却一力撺掇他去,说:“我已定下三条计策,并派子龙同往,可保无虞?”于是唤赵云近前,附耳说:“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个妙计,你可按次序使用。”即取出三个锦囊,给赵云贴肉收藏

孔明又派人往东吴纳了聘礼,一切手续完备。

10月中旬,刘备与赵云、孙乾取快船十只,壮士五百余人,离了荆州,前往南徐进发。一路上,刘备怏怏不快,心里极不踏实。

国老贺喜,国太训子

刘备一行晓行夜宿,好不容易来到南徐。船一停岸,赵云暗思:军师吩咐三条妙计,依次而行。今已到此,当先开第一锦囊来看。于是开囊看了计策。便唤五百随行军士,一一吩咐如此如此,众军领命而去。

赵云又请刘备先往拜会乔国老。那乔国老乃是在东吴备受尊崇的人物。他有两个姿容绝代的女儿,被人称“二乔”。小女嫁周瑜,大女嫁孙权的哥哥孙策。乔国老现正居于南徐。刘备牵羊担酒,以后生之礼拜候国老。说是吕范为媒,自己前来娶亲之事。国老高兴作贺。

那五百军士,俱都披红挂彩,入大街小巷采办物件,逢人便说主人已入东吴做女婿。弄得城中尽人皆知,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孙权知刘备已到,教吕范相待。暂就馆舍安歇。

却说乔国老已见刘备,便入见吴国太贺喜。吴国太就是孙权之母。国太不解地说:“我有什么喜事值得国老前来相贺呀?”

国老睁大眼睛说:“咦?公女已许刘备为夫人。现在刘备已到,何故相瞒?”

吴国太大惊说:“老妇却不知道这回事!”

便使人去请孙权来问虚实,一面先使人在城中探听。探人回报都说:“果有此事。女婿已在馆舍安歇,五百随行军士都在城中买猪羊果品,准备成亲。做媒的女家是吕范,男家是孙乾,都在馆驿中相待。”国太大吃一惊。

不久,孙权处理完公事入后堂见母。国太捶胸大哭。孙权慌问:“母亲何故烦恼?”国太说:“你长大了,眼里竟丝毫没有我了!”

孙权大惊说:“母亲有话明说,何苦如此?”

“男大须婚,女大当嫁,古言常理。我是你母亲,大事当禀告于我。你招刘备为婿,如何瞒我?你妹妹是我的女儿!”国太的话飞口而出。

孙权又吃了一惊忙问:“哪里听到这话来?”

国太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满城百姓,哪个不知?你倒瞒我!”

乔国老笑着说:“老夫已知多日了,今特来贺喜。”

孙权见瞒不住了,便说:“这是周瑜之计,因要取荆州,故假借娶亲名义,赚刘备到此拘囚起来,要他把荆州来换;若其不从,先斩刘备。这是计策,并非实意。”

国太大怒,遥骂周瑜:“你做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竟无一条计策去取荆州,却拿我的女儿来使什么‘美人计’。须知杀了刘备,我女儿便是‘望门寡’,日后再怎么说亲?这不是误了我女儿一世!你们做的好事!”

国老说:“若用此计,即得荆州,也被天下人取笑。此事如何干得!”

说得孙权默然无语。

国太不住口地骂周瑜。国老劝道:“事已如此,刘皇叔乃汉天子宗亲,不如真个招他为婿,免得出丑。”

孙权说:“年纪恐不般配。”(www.xing528.com)

“刘皇叔乃当世英杰,若招到这个女婿,也不委屈了令妹。”国老说。

国太说:“我没见过这刘备。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的意,任凭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给他。”

孙权乃大孝之人,见母亲这么说,随即应承。出外唤吕范,吩咐来日在甘露寺方丈设宴,国太要见刘备,可通知他。吕范说:“何不令贾华统领三百刀斧手,伏于两廊;若国太不中意时,一声号举,两边齐出,将他拿下。”

孙权遂唤贾华,吩咐预先准备,到时只看国太的喜怒而行动。

甘露寺相亲,洞房夜惊夫

却说乔国老辞别吴国太而归,使人速报刘备说:“来日孙权、吴国太亲自要见你,好生在意!”

刘备与孙乾、赵云商议。赵云说:“来日此会,凶多吉少。云自引五百军保护主公。”刘备点首。

次日,吴国太、乔国老先在甘露寺方丈坐定。甘露寺座落在镇江市北固山上。高宇宏阔,树木排映,浩浩长江从眼前流过,好一派江山胜景。

不久,孙权引一班臣僚亦到寺,便教吕范去馆骖中邀请到刘备。

刘备内穿精细铠甲,外着锦袍。从人背剑紧随,上马投甘露寺来。赵云全副武装,引五百军随行。

来到寺前下马,先见孙权。孙权细观刘备,见此仪表非凡,心中有畏惧之思。二人叙礼毕,遂入方丈见国太。

国太见了刘备,左右上下打量个遍,然后大喜,笑对乔国老说:“这真是我的女婿!”国老说:“刘备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遍布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贺。”

刘备一一拜谢。于是与众人共入酒席。酒宴就设在方丈内,大家谈些闲话,气氛融和。

酒过二巡,忽赵云带剑而入,立于刘备之侧。国太问道:“这是什么人?”刘备答:“常山赵子龙!”国太忙问:“莫非就是当年长坂坡出入百万曹军,救护阿斗者?”刘备答:“正是!”国太肃然起敬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起身赐赵云美酒一杯。赵云饮毕谢过。轻声对刘备说:“刚才云在廊下巡视,见房内有刀斧手埋伏,必无好意!可告知国太。”

刘备乃跪于国太席前,哭着叩头说:“若要杀刘备,请就席前诛戮!”

国太吃惊说:“为什么说这种话?”

刘备说:“廊下暗伏众多刀斧手,不是要杀刘备是干什么用?”

国太大怒,责骂孙权:“今日刘备已为我婿,即是我的儿女。何故伏刀斧手于廊下?”

孙权佯作不知,唤吕范来问,吕范推贾华,国太唤贾华责骂,贾华默然无语。国太喝令推下斩首。

刘备忙求情说:“若斩大将,于亲事不利,刘备就难于久侍大人了。”乔国老也从旁相劝。国太方叱退贾华。刀斧手都抱头鼠窜而去。

出此风波,孙、刘皆无心饮酒。无奈国太已喜欢刘备。苦劝留饮,所以饮至午后方散席。

刘备回馆后,与赵云、孙乾谈起今日酒席间的风险,都有些后怕。孙乾说:“主公只有急求乔国老,让他去求国太,早早毕婚,免再生别事。”

次日,刘备复至乔国老宅,拜见国老,告道:“江南之人,多有要害刘备的,恐不能久居。”

国老说:“贵人请宽心。我为你告国太,令作护持。”刘备谢自回。

乔国老人见国太,说刘备恐人谋害,急急要回。国太怒道:“我的女婿,谁敢害他!”即时便教搬入书院暂住,择日完婚。

刘备自入告国太说:“只恐赵云在外不便,军士无人约束。”国太教尽搬入府中安歇,不要留在馆驿中,免得生事。刘备暗喜。

几天后,国太府内张灯结彩,大排宴会,宾至如云,刘备与新妇举行婚宴。

至晚客散,两行红炬,接引刘备入房。明耀的灯光下,只见枪刀簇满,侍婢皆佩剑悬刀,排列两旁。刘备疑是东吴伏兵洞房,吓得魂不附体,转身要跑。

一个穿着体面的管家婆见状,忙笑着拉住刘备说:“贵人莫要惊惧,夫人自幼喜欢武事,平常也令侍婢击剑为乐,所以洞房才布置成这模样。”

刘备这才放下心来,对管家婆说:“这不是夫人所应热衷的事。我心里有些恐惧,可命暂时将兵器去掉。”

管家婆回禀孙夫人说:“房中摆列兵器,新姑爷不安,今可暂时撤去。”

孙夫人笑说:“厮杀半生,还惧兵器吗?”命尽撤去,令侍婢换装改服。

夜深了,刘备与孙夫人同眠于床,情浓爱密,非常欢洽。

次日晚起,刘备很是欢心,将金帛遍散侍婢,以买其心。又教孙乾回荆州报喜。自此连日饮宴,国太十分爱敬。

周瑜设计困蛟龙,刘备携妻逃虎穴

在吴国太的干预下,一场假戏变成真演。孙权暗暗叫苦,但也无奈。只得差人来柴桑告知周瑜。周瑜闻讯大惊,叫苦不迭,行坐不安。冥思苦想,又得一计,修下密书一份,交付来人持回见孙权。孙权拆书细览,见大意说:

“既已弄假成真,便可将计就计。刘备有如蛟龙,又有孔明、关、张等人为云为雨。所以这条龙不可放归江海。我认为不如软困于东吴,为他大筑宫室,以丧其志;多送美色珍玩,以迷其耳目,使他与关、张、孔明分隔,以疏远他们的感情。然后以大兵进伐,大事必成。今若放走,恐蛟龙得云雨,必为东吴劲敌。”

孙权阅毕,又给大夫张昭看,张昭说:“都督之谋,正合我的心意。刘备出身低贱,一生奔走天下,未曾享受过富贵。今若以华堂大厦,美女金帛,供他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使他们各生猜疑,然后荆州可图,主公可迅速实施都督之计。”

孙权大喜,即日差工役修整东府,广栽花木,盛设用品,请刘备与妹妹居住;又送女乐数十人,外加无数金玉锦奇好玩之物。吴国太只说儿子是一番好意,喜不自胜。

那刘备自搬进新居后,果然被声色珍玩所迷,全然不想回荆州。

岁月如梭,转眼已到年终,赵云猛然想起临行孔明付与三锦囊,教我一到南徐开第一个,住到年终开第二个,临到危急无路再开第三个。此时岁已将终,主公贪恋女色,难得见面,何不拆开第二个锦囊,看计而行。

于是拆开看了,马上就径到府堂。让侍婢通报,有急事要见主公。玄德唤入。一入门,赵云作失惊之状说:“主公,大事不妙!今早军师使人来报说,说曹操要报赤壁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请主公速回应敌。”

刘备大惊,说:“待我告了夫人,即便起程,”赵云说:“若和夫人商议,必不肯放主公归。不如别说,今日便好起程,”刘备说:“你且暂退,我自有办法。”

刘备入见孙夫人,暗暗流泪。孙夫人问:“丈夫何故不乐?”刘备答:“新春将临,人人都准备祭祖,而备孤单飘落异乡,有祖宗不能祭祀,所以忧郁伤心。”孙夫人笑道:“你休哄我,我已听到了!刚才赵子龙报说荆州危急,你欲返回!”刘备跪告说:“夫人既知,备岂敢再瞒。备若不去,荆州必失;欲去,又舍不得夫人,因此烦恼。”夫人说:“妾已事君,君到哪,妾相随。”刘备说:“感谢夫人!只是国太与你兄怎肯让你去?”言毕,泪如雨下。孙夫人劝说:“丈夫不要烦恼。妾当苦告母亲,必放妾与君同去。”刘备说:“纵然国太肯时,你兄也必然阻挡。”孙夫人沉吟良久,才说:“妾与君元旦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行吗?”刘备又跪下谢道:“若如此,生死难忘。”

建安十五年新春元旦,孙权大会文武于朝堂,庆贺新春,刘备与孙夫人入贺国太。孙夫人说:“夫君念父母坟墓,俱在北方,今日欲往江边。望北遥祭,请母亲恩准。”国太说:“这是孝道,岂有不从之理?你亦当与夫同去祭拜,以尽为妇之礼。”孙夫人同刘备拜谢而出。

此时只瞒着孙权。夫人乘车,只带随身一些细软。刘备上马,引数骑跟随出城,赵云早领军士在城外大道等候,众人会齐,离了南徐,趋程而行。

当日,孙权在宴会上大醉,左右近侍扶入后堂,文武皆散。等到众官探得刘备夫妇逃遁时,天色已晚。要报孙权,他又酒醉不醒。待到他酒醒,已是五更天气。

孙权闻知走了刘备,急唤文武商议。张昭说:“今日走了此人,早晚必生祸乱,可急追之。”孙权令陈武、潘璋选五百精兵,不分昼夜,务必捉拿回报。

二将去后,孙权深恨刘备,将桌上玉砚摔得粉碎。大将程普在旁冷笑说:“主公空有冲天之怒,普料二将必擒不来此人。”孙权说:“二人岂敢违我命令!”程普说:“令妹自幼好观武事,严毅刚正,诸将都惧怕她。二人即使追上,若公妹阻拦,岂敢下手?”孙权大怒,拔身上佩剑,唤蒋钦、周秦吩咐道:“你二人拿这口剑,去取我妹及刘备头来,违令者斩!”蒋、周二将领命,引一千军马赶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